皮膚的「pH值」與「角質細胞的分化和剝落、神經醯胺的合成、及維持皮膚微生物組的生態平衡」息息相關──若皮膚pH值異常,無法維持「酸性地幔(Acid mantle)」,往往皮膚生理紊亂或疾病接續發生...
許多研究已證實:皮膚表面維持「酸性pH值」,構成「酸性地幔(Acid mantle)」層──對皮膚的健康很重要。
因為:
pH值會影響~角質的分化和剝落
皮膚角質的最後階段,就是從體表剝落(=去除老廢角質)讓位給下方新生的角質細胞,繼續維持健康的角質屏障結構──而這「去角質」的過程中,關鍵在:把角質細胞橋粒體(corneodesmosomes)蛋白破壞分解,將這用來連結固定角質與角質之間的「鉚釘」作用去除,使體表老廢角質能夠順利剝落;同時激活表皮底部的角質形成細胞持續增殖分化,及時補充新的角質,維持屏障結構完善。
這整個「角質的分化和剝落」過程中,包含「激肽釋放酶相關肽酶(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 絲氨酸蛋白酶(Serine endopeptidases)和組織蛋白酶(Cathepsin)」等3大類酵素參與──然這些酵素的活化程度(反應率)受pH值影響,不同的pH值梯度,會有不同的反應活性──根據研究,它們在 pH 5 左右時,酵素活性最佳、最適當。
pH值會影響~神經醯胺(ceramide)合成
神經醯胺是角質間脂質的重要組成之一,占比超過50%,有助角質間脂質展現層狀液晶型態──除能幫助肌膚保濕(降低TEWL)外;也充當半滲透性屏障,使活性成分得以逐步被肌膚吸收。
而參與神經酰胺(ceramide)合成的兩種關鍵酵素「β-葡萄糖腦苷脂酶(β-glucocerebrosidase )&酸性鞘磷脂酶( acidic sphingomyelinase)」就分別需要pH=5.5~4.5的環境下,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 另外角質間脂質組成,除了神經醯胺(>50%)外,還有膽固醇(25%)與脂肪酸(10~20 %)成分,因此保持「酸性pH」狀態是最好的──若轉變成鹼性(e.g. pH>8),那些脂肪酸分子,可能出現水解(皂化)反應,分子的電性改變,進而影響角質間脂質層狀排列(液晶型態)結構,導致屏障功能受損。
pH值會影響~皮膚微生物組(Microbiome)的生態平衡
皮膚表面「酸性地幔」最早的假定作用之一是抗菌保護──酸性pH環境,並不利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生長,反而有助正常的皮膚微生物群,而後者的佔據佈滿皮膚表面,更進一步競爭壓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間,因而更加提升肌膚對病菌/微生物的防護能力。
此外,皮膚正常菌群所產生的分泌物,會間接影響肌膚的免疫系統的"火力"強度。
- 強化方面:如表皮葡萄球菌,能刺激皮膚的「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system)」產生「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成分,來殺死其它微生物;
- 抑制方面:如表皮葡萄球菌產生的一種獨特的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可以抑制皮膚損傷期間不受控制的皮膚炎症,避免:持續發炎不止,導致傷口癒合延遲。
而皮膚微生物失衡,往往直接或間接地負面影響皮膚病症,如異位性皮炎、銀屑病、皮癬病、痤瘡......等,導致症狀惡化,或遲遲無法治癒。
從臨床觀察中,也能反向佐證「皮膚維持酸性pH」的重要性──例如異位性皮炎、魚鱗病、接觸性皮炎、尿布疹......等患部的皮膚pH值,往往高出正常值(範圍)不少。
MSMF觀點:
想要保持肌膚健康良好狀態──控制皮膚維持酸性pH值(範圍:男性=4~5.5、女性=4.5~5.5)是一項日漸被認可的關鍵指標。
然而「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每天24Hr,都在面對各式「內在/外在」的因素(如:飲食、日夜作息、陽光UV、空調、溫度/濕度、空污、化妝/保養品、清潔......等)影響,隨時都可能讓肌膚本身的平衡狀態被打破。
雖然,正常肌膚本身就具有「自我糾正/回復」的平衡機制──像是經鹼性清潔劑洗臉後肌膚,往往能在2~6hrs內就回歸酸性pH值範圍(因人而異)──但是站在「護膚保養」的立場:能減少這類「異常波動」的出現(頻率),對於肌膚本身和與我們共生的正常微生物群,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未來的相關肌膚保養品(配方)──盡量控制在「酸性pH」範圍,不會過度干擾皮膚正常pH值者──對「健康護膚」的需求,或許會有更好效益!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