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好的藝術作品及策展,想要表達的往往不是單一族群的感動與反思,其包容性與擴散力,可能比我們的想像來得更廣闊、更深層。 圖片來源:Nancy Chiu 提供,Matthias Wong 攝。
離開家鄉,飄洋過海到國外,就有機緣對自己原本的成長環境,產生或多或少不同的視角。許多原本不見得會特別關心,甚至沒碰過的議題,卻可能在海外因各式機會而遇上。它們可能透過學術研究、會議講座、電影影像、藝術繪畫、攝影紀錄、多媒體創作等,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展現。
如何去看待和解讀這些自己不大熟悉,或是沒機會在成長中接觸過的藝術、歷史、文字敘述,是許多年輕學子踏上不同國家之後的一門新課題。尤其對來自成長時期擁有不同歷史觀、教育背景文化的人們來說,以藝術形式所呈現出的人文省思與歷史對話,總會產生一種對於價值觀的微妙挑戰。

來自台灣戒嚴時期的影像,卻被中國學生視為「宣揚戰爭」

日前,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亞洲太平洋學院的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CIW)展覽館展出為期3個月的1970~1980年代台灣攝影:《找路》(Wayfaring)。這一系列影像特展來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和藝術家的私人典藏,以台灣1987年解嚴時期前後的影像作品為主,展出期間規劃了一系列的國際視訊講座與研討會。
《找路:1970-80年代台灣攝影作品》(Wayfaring)開幕影像。 圖片來源:劉沁潔攝。
7月下旬,CIW在社群媒體發布「憶起戒嚴」(Remembering Taiwan’s Martial Law)的4天研討會訊息,採用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印有「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的戒嚴時期婚禮請柬影像。請柬上的復古圖案與文字設計承載著一段歷史,卻意外引來中國學生的議論與不解。
CIW臉書官網有一則英文留言這樣說:「這樣的影像不適合用作活動海報。大學是一個包容的環境。這影像只是在宣揚戰爭,扭曲了中國目前的狀況。這張不妥當的海報,竟來自嚴謹澳洲國立大學的學術界人士,真是令人失望。搞什麼鬼啊!」
展覽訊息公布後,其他相關單位陸續轉發,澳洲國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也隨之分享,然而學院專頁卻同時收到上述中國學生的留言。學院的臉書小編因不諳中文,也未及時查證,在不想引起誤解、引發爭議的情況下,直接刪除這則台灣攝影展的消息。
這一份在現今台灣人看來已是歷史過往的戒嚴時期文物,卻被來自中國的年輕學生認為是「宣揚戰爭、扭曲中國現狀」。可見一旦人們不去理解藝術、影像、攝影作品展覽所寄望承載的時代故事、思維和想詮釋的樣貌時,便無法透過藝術去看待過往的歷史與文化。即便已置身於世界一流學府,也無法全然理解、欣賞藝術作品、策展者與主辦方的眼光、思維。
「憶起戒嚴」研討會訊息,採用台灣戒嚴時期婚禮請柬。圖片來源:CIW,請柬圖像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該如何使來自世界各方不同成長背景的人,有機會透過藝術呈現去欣賞、閱覽更多有別於自身成長時期的歷史文物,試著理解曾經發生在各地的歷史課題?
為此,CIW臉書官網對於這項留言做出回應:「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們舉辦研討會訊息所使用的反共口號與影像『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令人感到被冒犯或政治不正確,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做些說明。吉祥字「囍」(雙喜)與反共標語併置,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但台灣在戒嚴時期(1949-1987)的生活,就是如此!1952年的台灣保安廳制訂了《印刷品加反共抗俄標語暫行規定》,當然也包括了印刷喜帖。」
澳洲攝影史專家恩尼斯(Helen Ennis)教授依據澳洲攝影的發展,從原住民攝影的興起,到70-80年代的攝影藝術發展,講述她對於《找路:1970-80年代台灣攝影作品》(Wayfaring) 特展的觀察。影片來自: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CIW)。

藝術的目的不在呈現光鮮美好,而是反映社會的真實

類似這些中國學子「會錯意」、或對於各式獨立學術機構展覽作品訊息的誤解,早已不是第一回。2016年,中國知名錄像藝術之父張培力(Zhang Peili)受邀在CIW舉辦《張培力:從繪畫到錄像》個展,當時就有年輕中國學生在參訪簿中質疑:中國有這麼多現代摩登的角落和城市景象,一個澳洲這麼知名的學術殿堂與研究中心,為何要選擇展出這樣的作品呢?
張培力展出的錄像作品之一「 Q+A+Q / 問答問」,寫實的呈現出中國社會的樣貌,他並未拍攝當時最繁華的摩登城市景象,卻選擇了帶有陰暗、無奈的警局拷問照片,讓中國留學生看到後,忍不住想捍衛自己國家環境的成就。或許這樣的反應是其來有自,但也因為年輕學子可能不明白藝術的真正意涵,並非全然歌頌自己國家社會如何美好,反而是要去傳達、記錄更多不同角落的社會問題,讓人們走進展覽區時感受到衝擊、感觸,因而能在離開時有所思考,或者無奈,或者反省。
《張培力:從繪畫到錄像》個展簡介,「問答問」記錄警察連續審問被拘留的輕犯。圖片來源:劉沁潔提供。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我也想起台灣戒嚴結束前後,社會各領域開始蓬勃發展,當時的國外電影、報導、紀錄片提到台灣或拍攝台灣時,我們也不免心生不滿:台灣也有像台北仁愛路的林蔭大道、繁華的台北東區等,為什麼要拍攝一些看似不像我們眼中的「美好」台灣?
但慢慢的,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開放,愈來愈民主,城鄉差距逐漸拉近,各地方開始擁有各自的特色之後,大家就愈來愈能理解,一個社會的影像,不應該只局限於其中一種。而藝術之所以可貴,就是可以去承載不同角落裡的故事與聲音,讓我們透過藝術,遇見沒機會遇見的人、看見沒機會看見的事,更讓身處其中者,也能產生心有戚戚的同理感覺。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能夠理解這些來自不同歷史觀與教育背景的中國年輕學生,對於某些藝術展覽作品會感覺不滿、質疑。畢竟,如何面對、理解自己不熟悉、甚至從來不知道的歷史文化,對任何族群而言,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劉沁潔《近鄉.回溯》(Drawing Near)個展導覽。圖片來源:Nancy Chiu 提供,Matthias Wong 攝。

從台灣的角度,讓澳洲人認識一段東亞近代史

今年2月,CIW展出了小女兒的首次藝術個展「近鄉.回溯」(Drawing Near),她在這系列作品中,呈現台灣的一段近代史。展出初始,她在研究中心同事曾欲言又止的詢問過她:「如果妳的作品被塗鴉,或被破壞的話,該怎麼辦?」
小女兒說:「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那就讓它發生吧。」是啊,如果發生了,又何嘗不也是一種形式的藝術?
小女兒在展覽中,透過手繪、文字敘述、多媒體等呈現方式,讓澳洲人認識台灣近代戰亂、遷徙的歷史。她在作品中有反思、有記錄,也帶入不同歷史角度。許多台灣觀賞者覺得她很「勇敢」,去碰觸目前大家不見得特別感興趣的近代史議題。她繪製了眷村時期的人物、文物、大環境與當時生活的縮影,試著呈現出當時的時空背景。因此當遇上「為何沒有本土文化」的質疑時,她溫和堅定的表示,那些印在泛黃紙上的英文文字陳述,就是本土的聲浪。而為了讓其他澳洲人也能進入場景,她還手繪了當時英文的國際頭版新聞,讓大家看見西方的視角。
不同角度的藝術展示,提供人們看待一段歷史的不同眼光,創作者真實誠懇的拋出疑問,讓這段來自遠方的歷史,也在同樣由移民組成的澳洲人眼中感同身受。好的藝術作品及策展,想要表達的往往不是單一族群的感動與反思,其包容性與擴散力,可能比我們的想像來得更廣闊、更深層。
劉沁潔《近鄉.回溯》以文字敘述做為藝術媒介,藉以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本土的心聲。圖片來源:劉沁潔提供。
小女兒說,在負責這次台灣攝影展的行政工作與佈展期間,她曾遇到大學裡的菲律賓裔快遞人員詢問她,是否可以進來看看?瀏覽完後,這個菲裔快遞員表示:裡面好多影像,都好像他自己的家鄉啊!
其實,誰不想將那些曾經發生過的痛苦、創傷給遺忘或深藏?誰會希望看到什麼東西都得被迫印上「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的字樣?但當一個社會已經成長到可以從容地看待這些過往事蹟,像是在講述一段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時,這些曾經的無奈現實就成了歷史。而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們,也已經躍進一步,那藝術家以各種形式去面對、探討那些過往,應該就不再被視為是一種挑釁、忤逆了。
當愈來愈多的亞洲藝術作品在述說近代社會與歷史變遷,愈來愈多中國年輕一代學子有機會在海外遇見這些作品時,到底該如何反應、怎麼看待,它本身就是一個新課題。同樣的場景或概念,也可能會發生在台灣的年輕人身上。當面對看似政治不正確的藝術影像時,請耐心地瀏覽、閱讀完藝術家的說明與思維,或是策展者的解說,仔細地看完展覽之後,再做評論,應該都不遲。

本文發表於作者 陳之華 在《獨立評論@天下》專欄: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本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文章原始來源
謝謝抽空閱讀這篇長文,若喜歡此文,歡迎在右上方點擊「小愛心」,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的綠色拍手給讚,以及持續支持我的書寫。更歡迎前往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專題閱讀其他文章。更多出版專題:一起看見不同世界

avatar-img
80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之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澳洲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從去年疫情開始至今,這些此起彼落因疫情而產生的不同爭議從未停息。一些民眾有感的雙重標準,主其事的政府卻覺得沒什麼、很公平。這些所謂的「雙標」,無疑是一種感受問題,尤其當弱勢與多元族裔面對較優勢或較強勢階層的對照下所發生的不對稱待遇感時,其產生的反彈必然更加顯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