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華
作家、專欄作者,目前居住西非洲拉哥斯。20歲開始自助旅行,曾旅居英、美、法、北歐、澳洲、非洲 20多年。喜愛關注國際社會、文化差異、親子教育與人文藝術發展,長期置身跨文化搬遷的世界角落裡。出版過幾本書,有暢銷書、誠品選書,有多處縣市政府文化局、教育局年度好書,也有其他語文版。
陳之華
作家、專欄作者,目前居住西非洲拉哥斯。20歲開始自助旅行,曾旅居英、美、法、北歐、澳洲、非洲 20多年。喜愛關注國際社會、文化差異、親子教育與人文藝術發展,長期置身跨文化搬遷的世界角落裡。出版過幾本書,有暢銷書、誠品選書,有多處縣市政府文化局、教育局年度好書,也有其他語文版。
31
篇文章
0
專題
2
NFT
0
勳章
73
追蹤者
6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我們家,只會當醫生!
原來只會當醫生,也是一種苦惱;原來,人們眼中傾羨的「家大業大」,也成為一種煩憂;原來孩子無法「傳承家業」,會讓人如此擔心! 回想當年在小學畢業現場,她眉頭深鎖、愁眉不展,整個人為女兒該念哪裡而憂心重重,現在簡直是判若兩人!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9-02
17
非洲的人口紅利:未來全世界每3~4人,就有1位來自非洲!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發佈於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2022-08-03
19
“孩子上美容院都在做什麼?” 期許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與青春期
台北週日的美髮工作室,讓我原先氣定神閒悠哉開懷的心境徒然沈重不堪,雖然我的孩子已成年,雖然我早已遠離中學數十年,但我卻莫名的感到萬分心痛與難過。因為我知道,青春可以不一樣,就如同一個國一升國二的 7/25 暑期考的必要性,以及為何國家教育體制可以允許這些「偷跑」、「違規」和「窄化」?!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7-18
14
To:正在拉拔孩子長大的爸媽
時光飛逝,才一晃眼,一個孩子就長大成人!有時不免思索:生命真奇妙。但,拉拔一個孩子長成,可從來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了孩子之後,你或許會有著媽媽的味道、爸爸的模樣,但這些都不會阻礙你繼續自我成長,因為新世代的你,絕不會只將養大孩子,視為生活裡的唯一目標,或只想當個「以孩子的成就為成就」的父母。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4-22
14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下)
「先見樹」的教學,讓不少學生在反覆操演、磨練過程中,覺得自己沒天份、缺乏慧根、沒興趣,而中輟放棄了某項科目與課程,讓一片原本能先看到的美麗人生學習森林,顯得如此遙不可及、事不關己,葬送了學生自然養成的學習樂趣。善用「先見林,再見樹」,能讓學生在漸進多元化的教學中,有機會看到事物學門的樣貌與樂趣。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4-13
10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上)
我一直認為,芬蘭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 有一種和亞洲或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 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 (Tree ) 與 「林」(Forest) ; 我們習慣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見再林」,但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 則是「先見林,再見樹」!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4-11
17
國語文課,也能擁有更多寬廣定義與文學空間
澳洲高中英文,可以是講述雪梨地區發展的澳洲小說,可以是其他類型的不同國家作品,從詩集、短篇故事到長篇小說都有,兒童文學、科幻小說、電影劇本、世界文學等也是。當我們以為增加必修時數、統一必修內容及古文比例,就能搶救語文力、提升語文興趣。其實已窄化了「國文課」的文學空間,也局限了語文課的豐碩內容與定義。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2-12
14
漢堡王進駐非洲最大經濟體!從速食店的全球擴展看見社會發展軌跡
非洲大城拉哥斯人在網路社群分享自己的點餐經驗,都說一小時只是基本,有人甚至等了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久。但為何一個全球連鎖速食店家,在西非可以成為如此炙手可熱的餐飲店,讓原本標榜的「速食」反而比高檔法式餐廳更緩慢?而當地人們又為什麼如此樂於買單,願意呼朋引伴、闔家捧場?開一間速食店是什麼大事?
發佈於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2022-01-25
15
非洲媽媽帶孩子
雖說,不同國度裡的教養有其文化之差異;但我始終相信也以為,從容、優雅與智慧,不因地區與文化而有所差異。也一直以為,好的教養不見得需要是在歐美,或在亞洲,可以是在世界上的任一角落,以人們所能去展現出的睿智與態度,在無時無刻的細微處自然地展現出來。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1-21
13
跟孩子講「不要忘本」?這些大人的杞人憂天~
當大人擁有一對一的場合,卻不經意間以「說教」形式,來講述如此任重道遠的提示時,開口前若能先稍加了解對方的背景與經歷,或許才會讓對話更具意義。否則直接以籠統或教條式的說法來涵蓋一些概念,不僅說服力不夠,也會適得其反。立論基礎要能巧妙融入生活,不做過多抽象言喻,只須讓孩子真誠感受再循著順水推舟力道達成。
發佈於
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
2022-01-15
8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陳之華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