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被質疑的影像:「政治不正確」的圖像背後,是藝術記錄下的不同社會與歷史

2021/09/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好的藝術作品及策展,想要表達的往往不是單一族群的感動與反思,其包容性與擴散力,可能比我們的想像來得更廣闊、更深層。 圖片來源:Nancy Chiu 提供,Matthias Wong 攝。
離開家鄉,飄洋過海到國外,就有機緣對自己原本的成長環境,產生或多或少不同的視角。許多原本不見得會特別關心,甚至沒碰過的議題,卻可能在海外因各式機會而遇上。它們可能透過學術研究、會議講座、電影影像、藝術繪畫、攝影紀錄、多媒體創作等,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展現。
如何去看待和解讀這些自己不大熟悉,或是沒機會在成長中接觸過的藝術、歷史、文字敘述,是許多年輕學子踏上不同國家之後的一門新課題。尤其對來自成長時期擁有不同歷史觀、教育背景文化的人們來說,以藝術形式所呈現出的人文省思與歷史對話,總會產生一種對於價值觀的微妙挑戰。

來自台灣戒嚴時期的影像,卻被中國學生視為「宣揚戰爭」

日前,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亞洲太平洋學院的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CIW)展覽館展出為期3個月的1970~1980年代台灣攝影:《找路》(Wayfaring)。這一系列影像特展來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和藝術家的私人典藏,以台灣1987年解嚴時期前後的影像作品為主,展出期間規劃了一系列的國際視訊講座與研討會。
《找路:1970-80年代台灣攝影作品》(Wayfaring)開幕影像。 圖片來源:劉沁潔攝。
7月下旬,CIW在社群媒體發布「憶起戒嚴」(Remembering Taiwan’s Martial Law)的4天研討會訊息,採用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印有「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的戒嚴時期婚禮請柬影像。請柬上的復古圖案與文字設計承載著一段歷史,卻意外引來中國學生的議論與不解。
CIW臉書官網有一則英文留言這樣說:「這樣的影像不適合用作活動海報。大學是一個包容的環境。這影像只是在宣揚戰爭,扭曲了中國目前的狀況。這張不妥當的海報,竟來自嚴謹澳洲國立大學的學術界人士,真是令人失望。搞什麼鬼啊!」
展覽訊息公布後,其他相關單位陸續轉發,澳洲國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也隨之分享,然而學院專頁卻同時收到上述中國學生的留言。學院的臉書小編因不諳中文,也未及時查證,在不想引起誤解、引發爭議的情況下,直接刪除這則台灣攝影展的消息。
這一份在現今台灣人看來已是歷史過往的戒嚴時期文物,卻被來自中國的年輕學生認為是「宣揚戰爭、扭曲中國現狀」。可見一旦人們不去理解藝術、影像、攝影作品展覽所寄望承載的時代故事、思維和想詮釋的樣貌時,便無法透過藝術去看待過往的歷史與文化。即便已置身於世界一流學府,也無法全然理解、欣賞藝術作品、策展者與主辦方的眼光、思維。
「憶起戒嚴」研討會訊息,採用台灣戒嚴時期婚禮請柬。圖片來源:CIW,請柬圖像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該如何使來自世界各方不同成長背景的人,有機會透過藝術呈現去欣賞、閱覽更多有別於自身成長時期的歷史文物,試著理解曾經發生在各地的歷史課題?
為此,CIW臉書官網對於這項留言做出回應:「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們舉辦研討會訊息所使用的反共口號與影像『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令人感到被冒犯或政治不正確,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做些說明。吉祥字「囍」(雙喜)與反共標語併置,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但台灣在戒嚴時期(1949-1987)的生活,就是如此!1952年的台灣保安廳制訂了《印刷品加反共抗俄標語暫行規定》,當然也包括了印刷喜帖。」
澳洲攝影史專家恩尼斯(Helen Ennis)教授依據澳洲攝影的發展,從原住民攝影的興起,到70-80年代的攝影藝術發展,講述她對於《找路:1970-80年代台灣攝影作品》(Wayfaring) 特展的觀察。影片來自: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CIW)。

藝術的目的不在呈現光鮮美好,而是反映社會的真實

類似這些中國學子「會錯意」、或對於各式獨立學術機構展覽作品訊息的誤解,早已不是第一回。2016年,中國知名錄像藝術之父張培力(Zhang Peili)受邀在CIW舉辦《張培力:從繪畫到錄像》個展,當時就有年輕中國學生在參訪簿中質疑:中國有這麼多現代摩登的角落和城市景象,一個澳洲這麼知名的學術殿堂與研究中心,為何要選擇展出這樣的作品呢?
張培力展出的錄像作品之一「 Q+A+Q / 問答問」,寫實的呈現出中國社會的樣貌,他並未拍攝當時最繁華的摩登城市景象,卻選擇了帶有陰暗、無奈的警局拷問照片,讓中國留學生看到後,忍不住想捍衛自己國家環境的成就。或許這樣的反應是其來有自,但也因為年輕學子可能不明白藝術的真正意涵,並非全然歌頌自己國家社會如何美好,反而是要去傳達、記錄更多不同角落的社會問題,讓人們走進展覽區時感受到衝擊、感觸,因而能在離開時有所思考,或者無奈,或者反省。
《張培力:從繪畫到錄像》個展簡介,「問答問」記錄警察連續審問被拘留的輕犯。圖片來源:劉沁潔提供。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只是因為影像畫質漂亮、繪圖逼真、讓參觀者自拍開心等等,而是因為它具有某個歷史階段的代表性,述說或反映了一段社會文化、日常飲食、市井生活裡的現實,以及當時的主流或非主流思想,敘述人們的內心想法、創作者所經歷的經驗等等。如果藝術創作只是為了歌頌美好,那它就不完全是反映真實的作品。
我也想起台灣戒嚴結束前後,社會各領域開始蓬勃發展,當時的國外電影、報導、紀錄片提到台灣或拍攝台灣時,我們也不免心生不滿:台灣也有像台北仁愛路的林蔭大道、繁華的台北東區等,為什麼要拍攝一些看似不像我們眼中的「美好」台灣?
但慢慢的,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開放,愈來愈民主,城鄉差距逐漸拉近,各地方開始擁有各自的特色之後,大家就愈來愈能理解,一個社會的影像,不應該只局限於其中一種。而藝術之所以可貴,就是可以去承載不同角落裡的故事與聲音,讓我們透過藝術,遇見沒機會遇見的人、看見沒機會看見的事,更讓身處其中者,也能產生心有戚戚的同理感覺。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能夠理解這些來自不同歷史觀與教育背景的中國年輕學生,對於某些藝術展覽作品會感覺不滿、質疑。畢竟,如何面對、理解自己不熟悉、甚至從來不知道的歷史文化,對任何族群而言,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劉沁潔《近鄉.回溯》(Drawing Near)個展導覽。圖片來源:Nancy Chiu 提供,Matthias Wong 攝。

從台灣的角度,讓澳洲人認識一段東亞近代史

今年2月,CIW展出了小女兒的首次藝術個展「近鄉.回溯」(Drawing Near),她在這系列作品中,呈現台灣的一段近代史。展出初始,她在研究中心同事曾欲言又止的詢問過她:「如果妳的作品被塗鴉,或被破壞的話,該怎麼辦?」
小女兒說:「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那就讓它發生吧。」是啊,如果發生了,又何嘗不也是一種形式的藝術?
小女兒在展覽中,透過手繪、文字敘述、多媒體等呈現方式,讓澳洲人認識台灣近代戰亂、遷徙的歷史。她在作品中有反思、有記錄,也帶入不同歷史角度。許多台灣觀賞者覺得她很「勇敢」,去碰觸目前大家不見得特別感興趣的近代史議題。她繪製了眷村時期的人物、文物、大環境與當時生活的縮影,試著呈現出當時的時空背景。因此當遇上「為何沒有本土文化」的質疑時,她溫和堅定的表示,那些印在泛黃紙上的英文文字陳述,就是本土的聲浪。而為了讓其他澳洲人也能進入場景,她還手繪了當時英文的國際頭版新聞,讓大家看見西方的視角。
不同角度的藝術展示,提供人們看待一段歷史的不同眼光,創作者真實誠懇的拋出疑問,讓這段來自遠方的歷史,也在同樣由移民組成的澳洲人眼中感同身受。好的藝術作品及策展,想要表達的往往不是單一族群的感動與反思,其包容性與擴散力,可能比我們的想像來得更廣闊、更深層。
劉沁潔《近鄉.回溯》以文字敘述做為藝術媒介,藉以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本土的心聲。圖片來源:劉沁潔提供。
小女兒說,在負責這次台灣攝影展的行政工作與佈展期間,她曾遇到大學裡的菲律賓裔快遞人員詢問她,是否可以進來看看?瀏覽完後,這個菲裔快遞員表示:裡面好多影像,都好像他自己的家鄉啊!
其實,誰不想將那些曾經發生過的痛苦、創傷給遺忘或深藏?誰會希望看到什麼東西都得被迫印上「消滅朱毛、驅逐俄寇、反攻大陸、建設台灣」的字樣?但當一個社會已經成長到可以從容地看待這些過往事蹟,像是在講述一段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時,這些曾經的無奈現實就成了歷史。而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們,也已經躍進一步,那藝術家以各種形式去面對、探討那些過往,應該就不再被視為是一種挑釁、忤逆了。
當愈來愈多的亞洲藝術作品在述說近代社會與歷史變遷,愈來愈多中國年輕一代學子有機會在海外遇見這些作品時,到底該如何反應、怎麼看待,它本身就是一個新課題。同樣的場景或概念,也可能會發生在台灣的年輕人身上。當面對看似政治不正確的藝術影像時,請耐心地瀏覽、閱讀完藝術家的說明與思維,或是策展者的解說,仔細地看完展覽之後,再做評論,應該都不遲。

本文發表於作者 陳之華 在《獨立評論@天下》專欄: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本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文章原始來源
謝謝抽空閱讀這篇長文,若喜歡此文,歡迎在右上方點擊「小愛心」,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的綠色拍手給讚,以及持續支持我的書寫。更歡迎前往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專題閱讀其他文章。更多出版專題:一起看見不同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0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