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常年被稱之為文化沙漠,然而自99年縣市合併後,原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合併成新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內設有文化發展中心、文化資產中心、表演產業中心、文創發展中心、影視發展中心、駁二營運中心、岡山文化中心、文化中心管理處、秘書室、會計室、人事室、政風室等單位負責推動大高雄藝文相關業務,以落實文化政策,發展文創產業。(引用自
高雄市文化局網站)
藝文機構隨著政策的推動、駁二藝文特區的興盛等,曾帶動高雄的參觀人潮與經濟。曾經如此令人雀躍、充滿希望,但現在回首卻又陷入低迷的景氣之中。
根據106年度交通部觀光局核定的統計資料指出,駁二藝術特區年觀光人次 426 萬 6,022 人次(較105年減少10萬5,997人次)、高雄市文化中心年觀光人次238萬4,426人次(較105年增加76,712人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年觀光人次198萬1,091人次(較105年減少36萬9,361人次)、高雄市立美術館年觀光人次75萬2,592人次(較105年增加10,724人次),另外有顯著下滑的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106年觀光人次47萬6,518(較105年減少42萬7,840人次),減少幅度達47.31%!(
資料來源)
觀光人次的數字只是較顯著的量化數字,文化的經濟效益著實不能仰賴觀光。客人來來去去,重要的是,藝文在有策略性的發展之下,究竟為高雄帶來了什麼?獲得何種成長?99年至今,文化及藝術曾被視為高雄發展觀光的最佳武器、藝文沙漠的掏金術,然而上述訪客數字除了文化中心與高美館顯示增加以外,其餘身負觀光使命的文化機構仍然顯示為下滑。
生活在高雄,我是一名對藝術愛好的小眾。默默觀察在地藝文商家的消長,面對無法撐過景氣低迷的藝文空間終將歇業的現實感到落寞。藝文商家們耕耘在地經濟,與地方的人們互動、交流,經營出自我風格與特色,且加入高雄在地的元素與故事,無論是返鄉洄流創業的高雄子弟,還是對這塊土地有所依戀的人們,都曾在這裡譜寫出港都的藝文篇章。然而:
2019 年 弔詭畫廊歇業、未藝術畫廊停業。
2018年 小畫廊、明儀書店、下次見see ya、就愛ze/就愛wei 歇業。
2017年 火腿藝廊 、火腿看書、絹窩歇業。
2016年 安全室、蹦米滂、七二便利屋歇業。
有的少數藝文店家改為預約制的方式,不對外公開運營,而是選擇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堅持下去,有的轉型以新的面貌呈現給大眾。
不僅止是高雄,臺灣各地充斥著網美店提供網友拍照打卡接業配,而藝文空間卻一間間倒閉。生活美學的普及無法單靠政策補助推廣,民間的藝文空間代表著一股有機的力量,若可以自行運營、獲利存在於社會之中,對於民眾的生活美學推廣、啟蒙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市場持續地萎縮,藝文業者倒閉或是轉而用較低的成本運營,走一步算一步的大有所在。
真理是,大家都知道,藝文無法溫飽你的肚子,卻是精神糧食。
真相是,依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總得先滿足基本需求,進而才去追尋自我實現。於是,藝文變成為了達到美好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即使你沒有藝術、人文、音樂、美學、電影,你不會餓肚子,更不會死亡。民間的藝文力量,漸漸成了可有可無、為賦新詞的強說愁。
而持續活躍存在高雄的畫廊,舉例如:義來藝去(雄崗建設)、新思惟人文空間(新思惟生活科技旗下品牌,另有帕莎蒂娜國際餐飲事業)、金馬賓館(御盟建設旗下永添藝術公司),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有股票上市,另有漢王飯店事業),大唐生活美學館(崇友企業),小島畫廊(以小島設計、旅店、茶酒館為主要營運事項)等藝術空間,皆有巧妙的共同點,即為大型企業附屬的子項事業。藝術在這裏,變成只有少數企業才有辦法持續負擔成本正常運營的產業。
即使業者或政策不斷高聲疾呼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面對藝文產業的衰退,我在意的是這些藝術、文化機構對民眾生活美學的養成,淺移默化之中是否能逐步提升民眾對藝術的好感與美感,進而促進對藝術、文化機構其硬體設備與內容的近用,增加使用頻率等等。
也許我們得重新思考市場上民眾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如何被滿足?面對再次沙漠化的藝文產業,要如何開創出新的局面?有限的文化藝術資源如何重新分配?如何重新定位找到顧客?否則,即使有再多的新創藝文空間,也只會淪為下一個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