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同時是無性戀,也同時支持性解放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種反問法標題根本猜都不必猜,當然是可以啊(゚∀゚)
人的交流只有性最重要嗎?
問題是,什麼是無性戀?什麼又是性解放?
而無性的同時又要放浪的性,不矛盾嗎?
如果你有以上疑惑,那就太誤解無性戀跟性解放啦!

無性戀是什麼?

無性戀(Asexuality)如字面意義:無:沒有、性:性交、戀:戀愛。
沒有性交的戀愛。泛指在戀愛中對性沒有喜好、或無法感受性吸引力的個體。
無性戀與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等,都是一種性傾向。
就像是異性戀只喜歡異性、同性戀只喜歡同性、有兩者都喜歡與不限於二元性別的雙性戀與泛性戀,當然也有全都不喜歡的無性戀。
但無性戀真的完全不接觸性嗎?一點都不行?噁心想吐?或是無性戀因為對性不感興趣,所以對人類都沒興趣?
無性戀會自慰嗎?無性戀可以接受被觸碰嗎?無性戀會閱讀色情創作嗎?
讓我們用食物來比喻吧!
總有一些食物是你覺得還好,還可以吃兩口但不會特別想吃;有可能特殊情境下吃會特別好吃;有些則是一吃就會吐永遠無法接受,對吧?
同時你可以很喜歡做甜點,但不喜歡吃甜點,不是嗎?
食物是生存必須,但某些食物你不吃也不會怎樣。
在這種狀況下,要說「我很喜歡這個食物!」是很困難的。
而無性戀也處於這樣的光譜之上。雖然對「性」興趣缺缺,但不等於無性戀沒有親密的需要,也可能會有自己偏好的浪漫對象性別。要更深刻的理解無性戀為何也是個性向,就必須瞭解性傾向浪漫傾向本身是分開的兩個概念。
每個無性戀都不同,尊重、理解、詢問都是不二法門。

那性解放又是什麼?

性解放,故名思義──不是,當然不是。此解放非彼解放啊!
有人聽到解放,會先聯想到亂交、不負責、私生活混亂、多人運動等。或誤以為開放式關係同時也等同於「性的解放」。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性解放不等同於你要來者不拒,誰想跟你做愛你都說好,
而是理解什麼是「性」,並在「性」上抱持不厭惡、不摒棄、不羞恥的態度,
公開且誠實地談論每個人實際的經驗,而非被學校貧乏的性教育或是網路流傳的色情讀物限制想像。
如果能夠理解以上的「解放」意涵,那麼同時是無性戀又支持性解放,就不是那麼矛盾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為何要性解放?

我自己其實過了很久才自我認同自己是無性戀。而這份認同實在來得艱難。
我被質疑無性慾是一種病徵,而不是一種偏好。
但同時我會閱讀色情讀物,也會自慰。要說自己是無性戀簡直說不過去。
再來,自我認可無性戀本身,似乎就是在推開他人,也拒絕他人在性上傳達的親暱感與需要。而另外一種恐懼是,我拒絕走入性關係,是否也等同於我不願意跟誰變得更親暱?
我自己待在泛性戀的框架下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我曾經喜歡過異性與同性。
同時,我不認為我被吸引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而是思想與陪伴的時間。
但我又在有可能踏入交往的階段時感到退卻或說厭惡:
如果沒有性意圖,為何要改變關係?從朋友升級成情侶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如果我拒絕性交是否就會因此被分手或不再享有其情緒照護?或因此讓對方覺得委屈受挫不夠公平?
我在此找到的解答,正是無性戀認同;
同時,讓我感到困惑的性框架,自然要透過性解放來闡述。
而這也是我身為無性戀者,同時支持性解放的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19內容數
哪些作品超級讚,有夠女性主義同溫層?哪些作品呼聲很高,實際上隱含了令人不舒服的性別問題?本專題將嘗試整理、推薦、分析這些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貳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來會寫這篇文章的動機,莫過於我遇到最奇妙的事是: 你和你的朋友/對象明明在交友軟體上相遇, 卻會彼此提醒「交友軟體是垃圾場,不要抱持太多期待」的這件事情了。 於是於是,今天,我想在此,替交友軟體除去污名化!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說來會寫這篇文章的動機,莫過於我遇到最奇妙的事是: 你和你的朋友/對象明明在交友軟體上相遇, 卻會彼此提醒「交友軟體是垃圾場,不要抱持太多期待」的這件事情了。 於是於是,今天,我想在此,替交友軟體除去污名化!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甚麼是無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感覺是怎樣的,都不是兩言三語說得清楚的事。在這篇文章,我嘗試舉出例子,用你可能有過的經驗,來說明感受不到性吸引的感覺是怎樣的。
情人節閒來無事 分析一下最具爭議的話題【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首先純友誼的定義"沒有浪漫或性愛意圖" 換句話說不能有情人間的親密幻想 還有其他觀點居然也列入純友誼 "互相尊重"或是"共同興趣"還有"價值觀" 定義模糊難怪一堆人觀點混淆 以身為男性的角度來說【沒有浪漫或性愛意圖
Thumbnail
我的困擾不是性向或是性別認知(至少目前不是XD) 但我的確有些事情不想公開讓別人知道 當然那些我不想說的事情對我而言一點都不可恥 反而某方面來說可能還很勵志?! 但我評估了很多事情以後 我還是選擇不出櫃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深櫃 我還是會和一些我覺得能夠講的
不會刻意避開愛情,也不會需要愛情,來去自在,隨緣而處,因為男女之愛變得是可有可無的小品。
現在對談戀愛、男女愛情真的提不起興趣 很久以前最大的渴求就是從愛情中解脫 沒想到其實從來沒有什麼從中解脫過,再有意識到的時候,看都看不上眼了,無聊又無趣的東西。 但我還是能談戀愛的情況,可是和過往不一樣了,我可能還是會很喜歡一個人、會心動,可是掉不下去那種愛情境界,我可以徜徉在其中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甚麼是無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感覺是怎樣的,都不是兩言三語說得清楚的事。在這篇文章,我嘗試舉出例子,用你可能有過的經驗,來說明感受不到性吸引的感覺是怎樣的。
情人節閒來無事 分析一下最具爭議的話題【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首先純友誼的定義"沒有浪漫或性愛意圖" 換句話說不能有情人間的親密幻想 還有其他觀點居然也列入純友誼 "互相尊重"或是"共同興趣"還有"價值觀" 定義模糊難怪一堆人觀點混淆 以身為男性的角度來說【沒有浪漫或性愛意圖
Thumbnail
我的困擾不是性向或是性別認知(至少目前不是XD) 但我的確有些事情不想公開讓別人知道 當然那些我不想說的事情對我而言一點都不可恥 反而某方面來說可能還很勵志?! 但我評估了很多事情以後 我還是選擇不出櫃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深櫃 我還是會和一些我覺得能夠講的
不會刻意避開愛情,也不會需要愛情,來去自在,隨緣而處,因為男女之愛變得是可有可無的小品。
現在對談戀愛、男女愛情真的提不起興趣 很久以前最大的渴求就是從愛情中解脫 沒想到其實從來沒有什麼從中解脫過,再有意識到的時候,看都看不上眼了,無聊又無趣的東西。 但我還是能談戀愛的情況,可是和過往不一樣了,我可能還是會很喜歡一個人、會心動,可是掉不下去那種愛情境界,我可以徜徉在其中
Thumbnail
友人E說,唯有在性愛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當時的我,聽完一頭霧水,我從來都是在性的過程中感受過情慾,卻從未體驗過自由。 何謂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回歸個人,是超脫政治之外的。人是社會性的,不免俗地會受到各種意識形態與立場的影響,舉例而言,性愛的政治可以涉及女性主義、自我賦權、A片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情事。 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以上四點,我覺得剛好集結了對自己甚至對他人最不適合的戀愛條件,先前也提到自己沒有想要和需要婚生,總之戀愛這方面我是直接斷開放棄了。 我很容易對人產生好感,僅止於好感,很怕對方因此喜歡我,尤其是男性朋友,我也為了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