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9/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誰知我所求——文明的輓歌

《百年陸沈》三部曲,每部分上下兩闕,「闕」又稱闕門、觀,是中國和中國文化輻射的周邊東亞地區獨有的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一種塔樓式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兩闕之間空缺作為道路,故稱「闕」,與「缺」字通。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卷二十三:「蓋為二臺於門外,人君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闕然為道,謂之闕,以其上可遠觀,謂之觀。」因以為宮門的代稱,《漢書·朱買臣傳》:「詣闕上書。」也有大闕旁更建小闕的,主闕帶一個副闕稱二出闕,又名「子母闕」,主闕帶兩個副闕稱三出闕,只有天子宮殿纔能用。
四川出土漢畫磚雙闕,這是一對單闕。
四川出土漢畫磚雙闕,這是一對單闕。
四川出土漢畫磚雙闕,這是一對二出闕。
洛陽龍門青山對峙,伊水中流,宛如天然門闕,古稱「伊闕」。
闕也會出現在重要寺廟、道觀門前,以及帝王和貴族的陵墓前。
宮殿外的闕為宮闕,其上有樓觀,常用來代指朝廷,《蘇軾·水調歌頭》:「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夕?」
城外的闕為城闕,其上亦有樓,《詩經·鄭風·子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孔子故居即在曲阜「闕里」。
陵墓前的闕為陵闕、墓闕,其上無樓,有的用石雕砌而成,作為記官爵、功績和裝飾之用,如東漢王稚子闕、高頤闕等,《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而「闋」則指曲調,《文選·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絃更興。」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闋」也作量詞,計算歌、詞、曲的單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歌數闋,美人和之。」
「闋」也指空缺,通「缺」。漢·王符《潛夫論·邊議》:「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闕」和「闋」均通「缺」,現在常有人把二字通用,如《千千闕歌》就以「闕」用於指歌曲。
書中提到「闕」是在卷壹上闕中,雲鵬說半山堂的碉樓很像闕;提到「闋」則是在卷貳上闕,修武寫信給賀蘭,說他要把《湘君》《湘夫人》譜成一支曲子的上下闋。
之所以用「闕」而不是「闋」命名每卷的上下兩部分,一是取其闕門之意,暗指半山堂的碉樓如闕,是中國傳承數千年傳統的代表,而被焚毀的半山堂,就是被共產黨毀滅的中國傳統社會的陵墓,半山堂的碉樓也成為陵墓前的墓闕。
《百年陸沈》三部六闕,就是我用華夏傳承一系至今、也是人類唯一連續使用三千五百年的古老文字,為亡於共產的古典華夏墓前豎立的墓闕;同時「闕」也涵蓋了「闋」,每卷上下闕,也是一支曲子的上下闋,取意本書如長調三曲六闋,是獻給古老華夏文明的輓歌。
四川雅安高頤闕,為東漢建安年間益州(四川)太守高頤陵墓前的石雕墓闕中雙闕之右闕,形制為子母闕,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石雕漢闕是中國存留至今最古老的地表建築,數量以四川為最。
作者鸞鳳
封底作者簡介選的這張照片,是覺得很憂鬱,符合這部書充盈黍離之悲的氣質,好像隔著太平洋,滿懷憂鬱凝望我的故國,為百年來的血火滄桑黯然神傷。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詩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偟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宗周即鎬京,幽王時因犬戎入侵而化為灰燼,周室東遷。詩歌作者重回舊地,撫今追昔,見黍稷叢生,慨嘆故都荒蕪若此,不禁心搖神失,竟致氣憤凝噎。此後「黍離之悲」乃成表達故國哀思之成言。
正如今日之中國大陸,被蘇俄外來武裝入侵,徹底毀滅了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綿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斷絕,只留下一片荒蕪。
書中鄭氏一族五胡亂華時從中原故土南遷,蒙古入侵時西遷,滿清入關再遷入川,蘇俄武裝的共產傀儡肆虐,又東遷臺灣,每一次都是躲避野蠻異族對文明的毀滅;任家則是為驅逐野蠻異族而從中原西遷入雲貴苗疆,灑血潑命,開疆拓土,在血火中艱難求存。最後鄭任兩家殊途同歸,都流散到太平洋彼岸的北美新大陸,在美國加拿大拓展新的生存空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