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儒家重要經典,用以傳承聖之教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2、書經、書、尚書:中國最早散文,最早史書,也是第一本政書;主要在記載朝廷中的文誥;起自於舜,下迄於東周。

3、易、周易、易經:中國最早卜筮 (ㄕˋ) ,其主要在談論天人之間的關係,是第一本哲理書 (哲學) 。

4、周禮、周官:周公東征之後,平定天下,開始制禮作樂,規定文武百官的職權,周禮就是記載文武百官之職。

5、儀禮、士禮:主要記載禮的綱目。

6、禮記 (小戴禮記) :儀禮是禮的綱目,內容過於簡略,禮記一書乃是為了解釋綱目而作,是戰國時代的儒生所著,到了西漢戴德、戴聖 (叔、姪) 加以編纂成書。戴德編的為大戴禮記,戴聖編的為小戴禮記,今本禮記為小戴禮記 (大、小戴禮記現今並存) 。

註:4、5、6 稱「三禮」。

7、左傳、春秋左傳、左氏春秋:孔子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作有春秋一書,然而內容過於簡略,於是有春秋三傳的產生。其中左傳乃詳述史事,最具有歷史價值;以魯國為中心,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是ㄧ部編年史 (左傳一書所稱的「我」,一概是指魯國) 。

8、公羊傳、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主要在解釋春秋一書的筆法,著重於章句訓詁;以設問的方式寫成。

9、榖粱傳、春秋榖粱傳、榖粱春秋:主要在解釋春秋一書的義理,著重於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 (左傳偏重歷史,公羊、榖粱偏重於解經,此三傳皆以編年方式寫成) 。

註:7、8、9 稱「春秋三傳」。

10、爾雅:中國第一本字書,專門解釋字義,是ㄧ本訓詁書 (中國第一本字典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專門研究字形、字音、字義的專書,將中國文字分為六書,探討文字的組成基本架構) 。

11、論語: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主要記載孔子的學說及精神,其主要思想為「仁」;是中國第一本語錄本的書,非孔子所親著,而是夫子過世 30、40 年之後,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而成。

12、孝經:相傳是曾參所著,主要在談論孝的意義與行孝方式;十三經之中唯一由帝王作注者,唐玄宗為其作注;字數最少。

13、孟子:最晚加入十三經者,到了南宋才成為經書;主要在記載孟子的學說與思想,中心主旨為「義」,主張性善,其目的在於實施仁政。

109會員
705內容數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民間投資政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解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科詳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企業型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伊朗女數學家 - Maryam Mirzakhani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