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有愛,從安老做起

    一個社會,尊老愛幼,才有和諧氛圍,一個未富先老的社會,更需要有愛,那就從安老做起。
    台灣人說:安老,這個詞比養老好。
    每個人出生之後,就開始老去,長大的過程也是,無一例外,每一個家庭都有在慢慢老去的長者。特別是進入老齡化社會後,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國內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未來的一對年輕夫婦,要贍養上面兩代老人,所以他們感覺壓力山大,乾脆躺平的理由之一。贍養義務、居住地點、醫療費用、身後處置,都是實實在在要直面的事情。
    近年,安老產業開始興起,以往沒有找到盈利模式,觀念落後、週期太長,民間資本都不願意投資。現在時機差不多了,盈利模式逐漸顯現,很多的房地產企業都會來分一杯羹,這是趨勢。
    2013年,據說是中國養老產業的元年,那一年開始允許民營資本介入養老產業,標誌著一個新的起點。我也是那一年開始關注養老產業,專門寫了一份商業報告,提出社區養老結合居家養老,這個概念到現在也沒有過時,只是當時超前了,公司不願意涉足週期太長的項目。
    安老產業,未來一定是龐大的一個市場,無論是康養、醫養、旅居、老人用品、適老化設計,都會有很大的需求。據稱,成人尿不濕的市場用量已經要超過嬰兒尿不濕了,以後的產業會細分到很多領域。
    今天,去參觀了一個安老項目,之前也看過幾個,硬件略有高低,佈局、模式都差不多。入住的老人,一般是教師、醫生、公務員,他們的退休金都很高,兩夫婦可以拿出一個人的退休金入住,多餘的還能留存,若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就完全沒有財務壓力。
    那裡有老年學院、書畫室、小型電影院、舞蹈室、按摩足浴、理髮室、遊戲廳......最讓人難忘的是有一個展廳,展出的有適合老人吃的食物以外,還有日本進口的老人用品。有可以自動控制的輪椅、帶有磁鐵的飯盒、折疊式拐杖、可隨意換角度的勺子......同去參觀的中年人,都是為父母看的,然後一致認為:這是自己未來的去處和生活方式。
    休閒娛樂區
    休閒娛樂區
    但我認為,軟件更重要!服務和人文關懷,才是老人所需。日本早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安老模式和機構已相當成熟。記得聽一位設計師講他去參觀一個日本的寺廟時,在門口,遇到一輛大巴車,下來的都是已經垂垂老矣的失去自主能力的老人,每個護工推一輛輪椅,她們推著老人,停留在大門口,低頭在老人的耳邊細語,足足十幾二十分鐘。從遠處望去,他們的身後是五彩繽紛的秋天的樹葉......他被这一幕感动到了,我听到这里,同样被感动,想象着那一个画面,一定是非常的美。
    我期望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到安老的事业當中,因為關乎愛,特別是可以幫助老人樹立安穩的養老意識和臨終關懷。中國人害怕談死亡,特別不願意談及,人在老去的時候,經歷豐厚,身體卻軟弱了,他們忽略面對自己的身後事,至多只是去選一塊墓地。很多老人突然離世,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後輩手足無措,身後草草了事,子女還會因財產的分配糾葛數年,甚至不相往來。
    最近在看一部韓劇《遺物整理師》,差不多每一集整理一位故人的遺物,一個故事。他們素不相識,但非常敬業且尊重亡者,堅持為亡者完成他們生前的期望。日本有一部無論劇情還是配樂都非常經典的電影《入殮師》,也是宣揚人文和關懷,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期待國內也有這樣題材的作品,那時候,人們的生命價值可能已有所提升。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極其寶貴的,在他們為社會盡心盡力半輩子的時候,有理由得到足夠的尊重,過上體面的安老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