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英雄:大將軍何進】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如果說,黃巾之亂是廣義三國時代在民間的起點,那麼何進絕對是官方代表無誤。

大將軍何進,屠夫出身。
妹妹是何太后。

這些在三國故事裡耳熟能詳的設定,確是史實。

不過要當太后,總也得先當皇后。
何后是漢靈帝的第二任皇后,身高七尺一寸,跟百年前的鄧后差不多,都是修長型。

所以我們大致會知道,東漢的女性審美觀中,身高也是挺重要的一環。

何氏兄妹均記為「南陽宛人」。
照東漢慣例而言,何氏根本不可能被選入掖庭。

「漢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非河南籍者的皇后貴人,當然也是有。
不過基本上就是家中長輩正在朝廷當官,隨之遷居中選。

或者是王侯嬪妃出身,那自然也不需要通過這套後宮選拔標準。

可何氏「家本屠者」
南陽屠夫有什麼必要什麼資格搬去洛陽?

「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

透過十常侍之一的郭勝,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說法。
不過你也可以看到,《後漢書》只是說他們的「貴幸」是靠郭勝,搬家跟入宮如果都在何進算計中,我還真的相信3D智勇雙全咧。

何氏「生皇子辯,養於史道人家,號曰史侯」
劉辯就是靈帝跟獻帝中間的少帝。

這個孩子被寄養了。

史道人家是什麼意思?
《獻帝春秋》記載,那是一個「道人」史子眇的家裡。
而這邊說的也不是「史侯」,而是「史佚」。

不敢稱呼其名的意思。
畢竟漢靈帝的兒子們都夭折了。

也有人說,何后是希望史子眇能以道術保護這個孩子。

按照《後漢書》的記錄,何氏最晚在熹平元年(172年)入宮。
這一年是劉辯受孕這樣。

漢靈帝頗是喜愛何氏,連帶著何進雨露均霑。
原本只是外戚小郎中,隨著皇子誕生,當上虎賁中郎將也是合情合理。

但後來何進就被外派去當潁川太守了。

這又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外戚基本上沒在當太守的,那是兩漢最重要的地方官員職。

出太守,入九卿。
這是任何一個外戚都不會走的經歷。

光和三年底,何貴人受封為后。
何進被徵還為侍中……又奇怪了,為啥不是武將?

好吧,蹲侍中等上車騎也是比較常見,但何進接著去擔任將作大匠,又拜河南尹。
將作大匠就是少府。

何進真的當了九卿,再去洗河南尹……他是要當三公啊。

外戚只要女眷當上皇后,每一個都是直上三公級的將軍職。
何進到底在忙什麼?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來看一下何進的「歷史定位」了。

「演義定位」,他就是一個粗鄙無文的屠夫,玩弄政治權謀失敗身死。
但《後漢書》給他的歷史定位,其實是第二個竇武。

「竇武、何進,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囂怨,協群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斷,至於殄敗。」

竇武是士人三君,不管肚子裡的墨水,還是在知識份子間的聲望,那都是一等一的。

而屠夫出身的何進,其實就是在打造自己在知識份子間的地位。
他花了七八年時間,讓知識份子認可自己。

細細一想,這件事情非常合理。

若是何進只是靠著賄賂宦官,親近皇帝得到富貴。
那麼即使他當上大將軍,想要誅除宦官,怎麼又會得到那麼多人的響應?

雖然我們很容易認為,老袁家親近何進自有所圖,董卓也是心懷不軌。
都不說丁原應詔,何進手下本也有劉表、王謙(王粲父)、山東名士鄭太、孔融、邊讓、王朗等人。

而除了老袁家,四世太尉楊賜、臭脾氣蔡邕,也都是何進的政治夥伴。
何進禮遇地方名士的記錄,也很容易找到兩條。
更不要說受何進舉薦上位的漢室忠臣們。

這不需要以「用心」來判斷何進作為的好壞。

事實上,何進之死,某種程度而言,就是一個「黨禍5.0版本」(沒有錮)。
也正因為這樣一脈相承,董卓一上來就平反黨人,那是會得到支持的。

順便補充一下,當何氏成為皇后時,朝廷追封他們的父親何真為車騎將軍。
其實何進是有資格上去的。

但他不去頂這個位子,就是孝行的表現。
孝道是兩漢最容易得到的道德地位。

攢聚了知識份子的力量後,連上天都幫了何進一把:
黃巾之亂發生了。

在光和年間,朝廷就已經知道黃巾黨為患
當時幾名大官提出加強管制,各個擊破的方案,未為漢靈帝採納。

相反的,漢靈帝決定還是採用老方法:徵兵募將,以力破賊。

但這裡一定需要一個「大將軍」。
論資格論聲望,沒有比何進更適合的人選了。

何進被徵還,開始準備對黃巾黨的討伐。
而就在出發之前,何進收到了濟南人唐周的上書。

原來,張角早已派遣弟子馬元義建立了荊揚分部,並且潛入洛陽,收買了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
準備裡應外合,一口氣攻下洛陽。

何進連忙上報靈帝,並且派兵逮捕馬元義。

漢靈帝勃然大怒,命人抄錄了唐周提供的名單,開始大肆搜捕洛陽地界黃巾黨人。
並且通告冀州刺史,即刻抓捕張角歸案。

但黃巾弟子先一步逃回冀州。
張角知道事情已經洩漏,隨即派人通知各州黃巾黨,立馬起兵,無須再等。

就這樣,黃巾之亂正式爆發。

派遣何進率兵攻打張角,已經變成不可行的戰略。
叛亂迅速延燒全國各地,潁川黃巾賊不日便將兵臨洛陽。

漢靈帝只能詔告各地刺史備戰,並且讓洛陽守軍鎮守八關已備。

何進洗了滿滿的士人官員經歷,但兵法戰事,他是不怎麼通的。
朝廷大議之下,決定由邊疆戰士出身,有勇有謀的皇甫嵩,輔以平亂經驗豐富的朱雋帶兵出征。

關於這兩將與黃巾之間的戰役,就等輪到他們當主角再說吧。
簡單說,九個月過去,兩大將連破黃巾,擒得張梁張寶兄弟,而張角病死。

黃巾大火瞬間熄滅,但也只是前奏。
內部叛亂與邊疆戰事仍是不休,到了中平四年,更突然在洛陽旁邊,出現了一支數千人的賊兵。

此時,何進的弟弟何苗正擔任河南尹,奉詔出征,大破賊兵。
何進順水推舟,請漢靈帝就地加封何苗為車騎將軍。

這是何進打算奪兵權的第一步。

隔年,何進又向靈帝進言,徵召各地部隊入京講武,編組西園軍。
西園軍的最高統帥,是漢靈帝本人,稱「無上將軍」。

下置八校尉。

但這一著,何進終究是失算了。
宦官們推出了一個壯健而有武略的校尉人選:蹇碩。

漢靈帝不但覺得蹇碩很好,命為上軍校尉,更兼元帥。
連大將軍何進也得聽元帥的命令。

饒是老袁家子弟入列,也未能奪帥,導致何進只是為人作嫁。
但他也留了一個心眼,把自己的友人安插到蹇碩手下擔當司馬。

這下子,臨有事發,西園軍該聽誰的,還難說得很。

更重要的是,其實這支西園軍到底是什麼?
就《後漢書》的記載來看,它並不是一支常備軍。

八校尉的性質,比較像新增了八個重號將軍。
有事帶兵出征,無事當你的官。

而不是虎賁、執金吾這種實兵官。

新增這樣的編制,跟當時叛亂蜂起有絕對的關聯性。
刺史雖然可以徵調兵力,但是將官不是他能管轄的。
由刺史調兵迎戰,敗績更是所在多有。

比起前幾年由中央直接派出的皇甫嵩軍團,地方自主對抗變得有些不堪一擊。
這邊針對的是「將」的問題。

而讓西園軍變成形同虛設的,則是該年年底的「立牧」政策。
沒有廢史。
當時能入選為州牧的「人才」也是有限的。

州牧的設立,就是在強化地方自治自衛系統。
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劉姓宗室的抬頭。

我們總說宦官外戚,偶爾加掛個士人,整齣東漢大戲,劉姓宗室幾乎讓人忘了他們的存在。
其實從西漢武帝之後就開始影薄了啦。

提出此議的劉焉,時為九卿。
很顯然的,士人黃琬也從中得利。

其實就可以判斷,拉攏劉姓宗室來鎮衛地方,是當時士人派的某種共識。

從三國往回看,你不知道這時候東漢士人首領為何人。
從後漢看下來,你就知道這時候東漢士人首領,正是姓何的那個人。

州牧之立,就算不是何進的意思,他也必然是支持的。

鬥爭面上,直接架空掉那支西園軍。
時政面上,對於地方直接防衛能力亦能加強。

何進到底不是正統士人科班出身。
他不會像竇武那些人,只做道德清高之事。

你可以說,州牧制毀掉了東漢的中央集權,陷入分裂割據。
曹操也是很不支持這套的,他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大多會將投降的州牧改回刺史。

但應對當時的民亂遍地,你光靠洛陽集結大軍,還真的能威壓天下啊?

百年大計流芳千古,還是先掙眼前一口飯活下去?
這恐怕就是屠夫何進跟君子竇武最大的區別。

但不論如何,宦官看著總是討厭。

宦官們要求讓何進帶兵去平西涼,何進也連忙調袁紹回來坐鎮。
這其中還有一些值得研究之處,等袁紹篇再看看。

重點是,建西園,立州牧,這場兵權大戰,就發生在中平五年。
隔年四月,漢靈帝駕崩。

而何進也僅僅多活了四個月。

在最後決戰開啟前,先了解一下背景。
何皇后生了皇子劉辯。
王美人生了皇子劉協。

何皇后下毒毒死了王美人。
漢靈帝很生氣,打算廢后。

但宦官們跳出來阻止,並且讓漢靈帝的媽媽,董太后收養劉協。
此事揭過,漢靈帝就覺得沒有很想立劉辯當太子。

很簡單,讀過三國的人都會知道這一段。

可是不正常。
任何一個讀過東漢史的人,都應該察覺到不正常。

東漢沒有立長不立幼的規矩。
同時,選擇皇后比選擇太子更重要。

而這些都是潛規則,皇帝絕對有權改變。

事實上,變異不是發生在漢靈帝末年。
他的母親董太后就沒有臨朝聽政。

因為迎劉宏為帝的臨朝太后是竇妙。
即使大將軍竇武為宦官所誅,竇妙失權,她仍是名義上的唯一太后。

在靈帝建寧二年到四年他元服之前,東漢沒有元首。
這叫作宦官無敵期。

上面也提到,是宦官出來制止漢靈帝廢何后。
是賣面子給何后,以便日後成為何太后時,宦官仍能繼續掌權嗎?

要知道,宦官們跟董太后交好,董太后其實是建議立劉協為太子的。
除非宦官們早已準備暗殺劉宏,不然誰也不能保證,何太后配幼帝劉協,能讓宦官繼續執政。

這裡有一個關鍵是:宦官派系。

十常侍歸十常侍。
蹇碩歸蹇碩。

漢靈帝死前,只有蹇碩在那邊跟何進不死不休。

對十常侍而言,事情很簡單:挺何后,續富貴。
太子立誰?十常侍才沒在管。

想要干涉太子之位的,是蹇碩那一派。
但就當時士人的角度看過去,都是宦官。

而更重要的是,也就是西園軍成立的最大歷史意義,其實是:蹇碩成為漢靈帝最親信的宦官。

凌駕於十常侍之上。
亦即中平六年,東漢朝廷的主流派系是:
靈帝蹇碩派(加掛董太后),十常侍何后派,何進士人宗室派。

很簡單我們可以看出來,後面兩派,挺的都是何后。

等到漢靈帝一死,蹇碩意圖政變失敗,轉投十常侍,才成就了我們熟知的三國開端。
那又是一個更錯綜複雜的故事,就留待三國英雄篇的後面再一次說吧。

《後漢書》把竇武何進並列一傳,並且在傳末與宦者列傳之首,都留下了一樣的評價。
其實就已經坐實了范曄對於這位屠夫大將軍的看法。

我從來不曾想過,何進會是一個士人經歷滿點,眾望所歸的大將軍。
有多少人在得到一步登天的機會同時,還能一步一腳印的把該學的事情學好學滿?

當然,也許何進就只是另一個來不及成功的王莽。

剛好也印證了「若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這句詩。
沒人知道何進是忠是奸。

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大傻瓜。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5會員
89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接上文,靈帝駕崩,太子少帝即位,太后掌控朝政。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接上文,靈帝駕崩,太子少帝即位,太后掌控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