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錮之禍:然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十月,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
距離大將軍竇武圖謀叛變被誅,隔了十三個月。

第二次黨錮是如何引爆的呢?
一言以蔽之,可稱為「禍起山陽」。

很多人知道「山陽」這個地名,大概是因為漢獻帝退位之後,被曹丕封為山陽公。

第二次黨錮的雙主角,恰巧都是山陽人。
士人名張儉,為「八及」之一。
名稱是幹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渾號即黨魁。

宦官名侯覽。
在東漢歷史上,算不得什麼戲劇性人物。
於是《三國演義》,就把他加進了十常侍的名單。

很多人喜歡嘲笑《三國演義》多與史實不符,其實就一個虛實混合的作品來說,《三國演義》絕對是中國的巔峰之作。

能夠在桓靈時期手握大權者,實乃非凡之人。
桓帝因梁冀而立,梁冀跟自己的妹妹太后其實不對盤。
而後桓帝又殺梁冀,但不久士人崛起以抗專權,後立靈帝。

然後靈帝派又除去了士人。

簡單說,這個時期的掌權派系:梁太后派,梁冀派,桓帝派,竇武派,靈帝派……五大派輪流執政。
而且幾乎全部都是不死不休的逼前任下台。

想在這個年代當兩三朝老臣的難度,遠遠大於其他時間段。

尤其宦官不同地方士人,不依附著皇帝太后,抹脖子還快一點。
能夠長時間待在權力核心地帶,不是手底下有真功夫,就是機變巧詐勝人。

侯覽原本算是梁冀派,在梁冀主政時,就擔任漢桓帝身邊的中常侍。
基本上是梁冀安排在小桓帝身邊的監視者。

咦?桓帝不是依靠宦官打倒梁冀嗎?
照這樣看,宦官應該都是桓帝派的啊。

可侯覽當時就能夠廣收賄賂。

梁冀可是管皇宮管得嚴嚴實實,桓帝想造反只能趁上廁所議事。
侯覽卻能在這時大刮油水,沒有梁大將軍的默許,又怎麼可能辦得到?

梁冀自己也是嗜財如命,最好有宦官沒得到他許可收錢,還能夠爽爽過的。

但侯覽也懂得為自己打算。
搜刮來的財富,侯覽趁著國庫空虛殺出買空,換得了一個關內侯爵位。

而他雖然不是漢桓帝信得過的宦官,但在單超等五宦秘密要除去梁冀時,侯覽也伸出了熱情的援手。

這讓他更進一步,在桓帝執政後受封高鄉侯。
漂亮轉換派系的侯覽,跟著四侯一起成為朝廷百姓之毒。

喔,單超其實人還不錯,但死得早。
這個好宦官一掛,其他四個就開始作威作福了。

但聰明的侯覽,並沒有像四侯一樣在檯面上耀武揚威。

魚肉鄉民的事,侯覽沒少幹了。
但他不常露面,倒是收了一個小弟:段珪。

段珪就是歷史上正牌十常侍之一了。

由於侯覽在朝廷聲名不顯,當太學黨事轟轟烈烈之時,朝堂士人的砲火,也沒對上他。
可地方士人就注意到這個豪族型宦官了。

就在第一次黨禍爆發前,八及之一的張儉為山陽郡督郵(督郵是郡級監察,就像刺史是州級監察一樣的意思),就舉發了侯覽跟他的母親。

也算張儉倒楣啊,由於黨事越演越烈,漢桓帝心裡不快,事情都改由宦官中轉,少過士人。
張督郵的檢舉奏章,便給侯覽親信攔了下來。

侯覽心裡當然是不快,可事情的演變出人意表。
黨人牽扯上了宦官,到最後誰也不敢辦誰。

侯常侍是個聰明人,自然不會在此時出手。

結果天有不測風雲,隔年陳蕃老兒搶先出手,建請桓帝處置不肖官員。
饒是侯覽深藏,也未能逃過陳蕃法眼。
畢竟山陽郡盯著侯覽私人財產瞧呢。

侯覽財產皆被沒收,中常侍的官也給罷了。
陳蕃還想追殺,漢桓帝就覺得你太超過,不開心了。

這一不開心,漢桓帝就氣死了。
大將軍竇武,隨著漢靈帝一起上台。
背後還掛著一串漢靈帝乳母與她的快樂宦官夥伴。

上回說到,王甫有膽有謀,找了老牌曹節合作得掌大權。
侯覽這一身功夫,王甫也不敢落下,就詔了侯覽復職。

而接下來不到半年,黨錮1.5就轟轟烈烈來了。

這時候,宦官們的心思,就關注著怎麼除去竇武陳蕃的餘黨。
可天又不測了一次風雲。

幾個月後,建寧二年,侯覽的母親過世了。
窮極奢侈的侯覽,哪管民生疾苦,自是要好好盡一盡孝道,幫母親隆重的處理一下喪事。

他媽的山陽東督郵張儉又來函舉發了。

侯爺那是一個新仇舊恨全湧上心頭。
麻煩的事情,一起解決吧。

侯覽找了另一個山陽人朱並,上書反舉報張儉。
「與同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稷。」

這邊有點趣味,跟後代很多人容易搞錯。
搞錯八及八俊八顧等二十四人的名單。

比方說,范瞱列了原版士人自號,劉表為八及之一。
但朱並告發版中,劉表就變成八顧之一。

要知道這種稱號,當時沒有一個官方網站供大家查詢的。

民間肯定是亂七八糟,大概能確定某些人士為黨魁而已。
而政府留下的資訊,基本上也「不會」以朱並告發版為基準。

范瞱在非常近的段落寫下兩種資訊,其實就在告訴我們,當時的東漢士人,一定有很多馬上就知道這是誣告。
連孫中山的渾號你都寫錯嘛。

但大宦官曹節才管你們誰是鐵拳無敵誰是孫大炮。
要的,就只是一個有限度誅除陳蕃竇武餘孽的「證據」。

那你說嘛,這些人犯了你大老爺,有證據殺光就是。
一年前誅殺竇武陳蕃三族,不是更簡單直接嗎?

為什麼叫做「黨錮之禍」?

「錮」還有一個意思,其實就是類似現代的「褫奪公權」。

東漢人當然沒有「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之資格」
最主要是廢止這些人「為公務員之資格」、「公職候選人之資格」

太學生也是公務員的一種,後面你看成禁止舉孝廉方正就好。

黨錮之禍跟一般的政治動亂屠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此。
那為什麼宦官不以屠殺來結束這個回合,鞏固自己的權力?

他們在害怕什麼?

如果弄錯了因果關係,這些問題將永遠沒有答案。
真正的答案就在於,為什麼李膺等兩百人下獄,被稱為「第一次黨錮之禍」?

就因為一旦當時展開屠殺,宦官子弟亦不能免。
時間只是過去了四年多,大家之間的關係也不會說斷就斷。

正因為不能夷「黨人」三族,所以宦官給皇帝提出了大赦,禁錮(褫奪公權)終身的解套方式。

一般不會走進這個思路,因為第一次黨錮的主角李膺,後來還是在朝廷當官。
我會這樣解讀:李膺不是一般士人。

本為河南尹又司隸校尉的他,是九卿平級,位次三公。

即使他作人再怎麼機歪,三公九卿等級的官員,也一定有李膺的人脈在。
檯面上就有陳蕃了。

在這個核心重臣圈裡,即使是執法超級嚴格的漢武帝時代,也大有繞過法律的手段。

簡單說,到了某個層級之後,皇帝可以廢你,但法不能禁你。
高官犯罪,皇帝都是叫他們去自首接受調查的。
除非直接用政變罪名逮捕。

但禁錮仍能去除掉廣大的異議份子進入朝堂。

是以,黨錮之禍的「錮」,作用於消滅社會運動本身。
而針對黨魁們,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了。

三君之一的劉淑,以與竇武等通謀下獄,自殺。
李膺在獄中被反覆拷問,死。
其他我們沒提到的:
杜密自殺。
魏朗自殺。
夏馥逃亡,在黨禁解除前過世。
范滂處死。
尹勳自殺。

事主張儉反而逃過一死,活過了黨禁,再次效力於靈帝與獻帝。
最終曹操執政,張儉遂不問政事。

這邊只是簡單列幾個人出來。
二次黨錮,除了錮之外,更將黨魁們跟竇武陳蕃掛勾。

掛上的,死路一條。

當然也有很多其實審理之後無事的,比方劉表就沒他的事。
說到底,第一次黨錮,是社會運動。
而第二次黨錮,則是政治鬥爭的延伸。

只是第二次披上了第一次的皮,處理掉1.5的事。

八年之後,其實還有第三次黨錮。
直到又八年之後,因著黃巾亂起,漢靈帝才大赦黨人。

合計超過二十年,一整個世代。
從社會運動開始,到領袖被殺,相關人員褫奪公權。

屬於東漢的白色恐怖時代。

來自於社會運動與極權統治的衝突與爭鬥。
不是宦官。

是這個朝代百年累積的歷史共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2會員
882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 時間再稍微早一些,現在是桓靈二帝的年代。 對於三國有識(字)之士而言,桓靈二帝根本欠噴到一個極致。 原因無他,這兩位皇帝親信宦官,引爆東漢最大的災難。 受災戶基本以士人為主。 凡是你跟士人有沾上邊,不批評一下,都讓人覺得你不愛台灣了。 錯了,是不愛大漢。
東漢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傳說中,黨錮之禍就是東漢士人跟宦官爆發的大型衝突。 不過事實上,第一次非但跟宦官沒甚麼直接關聯,更由於宦官跟士人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而由宦官出面請皇帝大赦。 但第二次就真的不死不休了。 會走到這個地步,跟死硬派的陳蕃,絕對有關係……
西元159年,漢桓帝誅殺大將軍梁冀。 三國群雄們,差不多也在這前後一個個誕生了。 七年後的黨錮之禍,對於群雄們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凡提到黨錮之禍,兩大筆頭永遠是李膺陳蕃。 李膺是個臭脾氣的人,也是當時覺醒到「兵法」重要性的人。 時代的齒輪,隨著這場社會運動開始咬合了……
什麼是黨錮之禍? 首先要了解「黨」,再了解「錮」,你才能真正明白,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禍害。 這場史上第一黨爭,在《後漢書》中被詳細描寫了前因後果。 但過去老師們都沒有說的是,黨錮之禍,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不是革命。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 時間再稍微早一些,現在是桓靈二帝的年代。 對於三國有識(字)之士而言,桓靈二帝根本欠噴到一個極致。 原因無他,這兩位皇帝親信宦官,引爆東漢最大的災難。 受災戶基本以士人為主。 凡是你跟士人有沾上邊,不批評一下,都讓人覺得你不愛台灣了。 錯了,是不愛大漢。
東漢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傳說中,黨錮之禍就是東漢士人跟宦官爆發的大型衝突。 不過事實上,第一次非但跟宦官沒甚麼直接關聯,更由於宦官跟士人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而由宦官出面請皇帝大赦。 但第二次就真的不死不休了。 會走到這個地步,跟死硬派的陳蕃,絕對有關係……
西元159年,漢桓帝誅殺大將軍梁冀。 三國群雄們,差不多也在這前後一個個誕生了。 七年後的黨錮之禍,對於群雄們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凡提到黨錮之禍,兩大筆頭永遠是李膺陳蕃。 李膺是個臭脾氣的人,也是當時覺醒到「兵法」重要性的人。 時代的齒輪,隨著這場社會運動開始咬合了……
什麼是黨錮之禍? 首先要了解「黨」,再了解「錮」,你才能真正明白,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禍害。 這場史上第一黨爭,在《後漢書》中被詳細描寫了前因後果。 但過去老師們都沒有說的是,黨錮之禍,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不是革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前面我們把朝廷派到地方的一把長官說的跟二傻子似的,那是不是這光杆司令就不重要了呢? 絕對不是。 地方上會很尊重這個花架子領導。 因為很有可能你家出息的大官在你現在領導的老家當地方官呢,咱們都是一個圈兒里的。 一般來講,高級圈兒里往往是互相捧的。(討論的概率哈) 因為利益互相牽扯,而且總會有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前面我們把朝廷派到地方的一把長官說的跟二傻子似的,那是不是這光杆司令就不重要了呢? 絕對不是。 地方上會很尊重這個花架子領導。 因為很有可能你家出息的大官在你現在領導的老家當地方官呢,咱們都是一個圈兒里的。 一般來講,高級圈兒里往往是互相捧的。(討論的概率哈) 因為利益互相牽扯,而且總會有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