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太后政治】

【大漢天威-太后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傳說中,漢朝初年的盛世,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原本是漢朝對抗匈奴第一線的代王。
在軍事叛亂中崛起登基,憑藉著自己跟核心謀臣與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鬥爭。
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權,更廣布恩澤溫養百姓。

不論在政治面還是政治面,漢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他的人生並非完全沒有缺憾。
不能解決藩國問題,是其一。
對於匈奴的侵擾,只能靠和親經濟與防守戰來支撐下去,是其二。

還有一個,就是立了劉啟為太子。

漢文帝原本不想的。
但即位初期,為了安撫朝廷,斷絕藩王的野心,漢文帝只得將自己年僅八歲的「長子」立為太子。
並奉其母為后。

文帝自己是在艱苦中成長起來的。
而後來成為漢景帝的劉啟,卻是一百分的養尊處優。

漢文帝手下,有一個執法嚴謹出名的張釋之。
張釋之可是真正做到,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鐵面廷尉。

但他並不是傻子。
既然得罪過太子,等到太子成為新帝再不跑,那就等著跟商鞅一樣五馬分屍好了。

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闖過司馬門。
(三國時代曹植因此而被曹操屏除在繼承候選人之外)
又打死了吳王太子,埋下吳王叛亂的因子。

成為皇帝後,碰上七國之亂,靠著竇嬰跟周亞夫努力平定。
後來這兩個大將也被他一個廢了一個弄死。

這些算是比較有名的事蹟。

文景二帝合起來,差不多就像是一個孫權。
早年勵精圖治,下半場昏庸無道。

跟漢文帝本紀各種討論優待民眾的記錄不同。
在景帝本紀裡,你只找得到各種大官員與諸侯廢立記錄,以及頻仍的天災與對應的大赦。

然而,為什麼在整體統治的評價上,漢景帝還是得了個「好」,並且留下強大的國家給兒子劉徹?

不客氣的說,大漢榮光,全部都應該感謝呂后。
雖然後代多誇文景之治,但漢朝的休養生息跟強大的開端,就是呂后執政。

呂后的執政,也讓為劉氏宗親所苦的漢文帝,指點了一盞明燈。

太后與外戚政治,就是劉邦過世後,漢朝茁壯的不二法門。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東漢死的很難看,此一時彼一時也。

漢文帝在加強外戚勢力的同時,也沒忘了媽媽薄太后。
簡單說,呂太后,薄太后,一直到竇太后。
這三大漢初太后,對於政治都有著莫大影響力。

而真正信奉黃老之術,無為之治的,也一直都是這三太后。
不是皇帝,皇帝都喜歡儒家那一套古聖賢加天子VIP制度。

也就是在漢武帝之前,漢朝一直是一種雙首長制度。
太后派不只是對抗劉氏藩王的利器,同時也是在任用官員跟推行政策上的決策者。

而且,事實上,漢文帝劉恆的竇皇后,是呂后派去的「刺客」。
竇后本是趙人,乃是訓練有素的「趙女鄭姬」。

呂后沒能把劉恆送去趙國,就乾脆把這個「天下第一毒」送到代國給劉恆。

果然,劉恆被這個趙國「鬥雞」迷得暈頭轉向,馬不停蹄夙夜匪懈的生了一女兩男。
被冷落的代王后,不久也莫名過世。
她跟劉恆生下的四個兒子,也紛紛夭折病逝……

竇姬所生的長子,突然之間就成為有繼承權的第一人。

「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

看看太史公的春秋筆法,那可是多麼滿肚子疑竇又不敢說啊。

竇姬的家庭,只是一般平民。
父母早亡,因為養不活弟弟竇少君,就把弟弟給賣了。
(這差不多就是劉邦末年的事情)

竇少君後來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安,想方設法見到竇皇后,終是大富大貴。

雖然竇后只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但漢文帝身邊的劉邦老臣也不敢放鬆。
是這樣的,竇少君如此貧賤,聽到皇后姓竇又是同鄉,就來攀附……接下來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竇氏前來呢。

周勃跟灌嬰就提出了,應該幫竇后的兄弟挑選好的老師和門客,重新教育一番,免得重蹈呂氏覆轍。
這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新創舉,基本上跟劉邦處理藩王的手法差不多。

竇氏兄弟也知道,這就是不被信任的表率,從此夾著尾巴做人。

禍不單行,竇后生了一場重病,雙眼失明。
後宮的鬥爭總是隱晦而猛烈,漢文帝忘不了趙女的好,又從邯鄲要來了兩個美女,好好寵幸一番。

但年少時彈無虛發,子孫滿堂的漢文帝,這時候卻生不出孩子來了。
有些事,不能退讓。

劉啟不倒,竇氏就不會倒。

不過,竇后其實也清楚,劉啟是個廢渣。
她更疼愛次子劉武。

為了讓這個廢渣長子能夠坐得穩帝位,竇后開始學習黃老之術,並且推廣到竇氏門人跟王孫太子之間。
一方面穩定國家。
一方面,竇后也尋思著廢掉漢景帝這件事。

才剛平定七國之亂,漢景帝年間的太子之爭,隨即將要浮上檯面……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