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東海郯人,東海恭王的後人。
東海恭王名彊,是劉秀的「真」長子,由郭聖通所生。原本是皇太子,劉秀廢后改立之後,本來是沒有動太子的。不過劉彊自己辭職,所以劉秀給他「大封」東海王,並食一郡。
東漢諸侯原本的上限是「四縣」,但這個廢太子食了二十九縣。
先曉得一下厲害就好。
傳到劉虞?老實說跟劉備家是差不多的破落戶。
劉虞本來在縣裡當個小吏,因為認真勤懇,被郡裡召募過去。關係應該也打得不錯,郡中就幫他舉孝廉,入宮當郎官去了。
劉虞一步步往上爬,當到了幽州刺史:他後來因為這個經歷被舉幽州牧的。刺史本來不大,六百石吧我印象中。
幽刺之後,劉虞才上到二千石的「甘陵國相」。這地方就在劉備後來出名的平原國附近而已。
這邊他當一當就告病回鄉,後來又復原職。
休養期間,他常常跟平民百姓一起玩,玩到大家有官司不去找官府,都要叫劉虞幫忙公斷。
曾經有人丟了一頭牛,跟劉虞說你家那隻是我的牛,劉虞就說拍謝喔那你帶回去吧。等到主人發現牛牛回家了,才趕快來跟劉虞道歉。
不久,因為甘陵亂起,朝廷就請劉虞回去治理。
這個時間點,范曄的《後漢書》認為,就是黃巾之亂。
「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應之。」
甘陵大治之後,劉虞才回京擔任尚書令,轉光祿勳,繼而來到《三國志》所記的宗正之位。
最終在中平六年,接手幽州牧,與公孫瓚一同討平張純之亂。
以上主要採《吳書》記錄,跟《後漢書》有些微出入。
《英雄記》則補充劉虞還曾擔任過博平縣令。這縣也就在平原南邊而已,基本上劉虞早年主要都在這一帶。
接下來,漢靈帝要劉虞接任太尉,封容丘侯。
《英雄記》說,劉虞推給別人:趙謨劉焉黃琬羊續,都是一時之選。
重點是劉虞沒有回京,他不要回去。
這是個風起雲湧的時間點:漢靈帝在發布以劉虞替馬日磾太尉之後,約莫十天,駕崩了。除了討伐黃巾賊的將軍們外,漢靈帝後期的朝廷政治勢力,大概可以分成:何進、蹇碩,與十常侍三大塊。
大將軍何進是士人領袖,本來建立西園軍要鞏固自己的地方能量與軍力,結果漢靈帝指派蹇碩接任。
所以過去我會推斷,何進是支持「廢史立牧」的。
理論上來說,劉虞的派系自然是傾向何進多點。
漢靈帝過世,何進也立刻誅殺蹇碩。劉虞為什麼不回去?
在去脈絡化的情況下,我們常常誤以為「劉氏宗親州牧」都是貴冑出身。
事實上,不管劉焉還是劉虞,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就算沒有豐臣秀吉那麼低,了不起也就是明智光秀那個等級。
說白了,若非桓靈世道亂,他們這種落魄皇親,又怎麼能上到州牧之位?
底層上來的劉虞,根本不可能是什麼傻瓜爛好人。
事實上,劉虞以清貧聞名,常常穿得很破爛,但公孫瓚殺他之後,卻表示他的妻妾都打扮華美。
是抹黑?還是又一個三國影帝?繼續看下去。
四個月後,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入京,對劉虞與公孫瓚二人進行封賞。
劉虞晉升為大司馬,加封襄賁侯:這就在容丘南邊相連的縣。
而且,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劉虞或公孫瓚拒絕了董卓的、少帝的加官進爵。
那我們就可以修正一下:劉虞滅張純而不歸不受官,可能是對當時朝中三股勢力都有顧忌。
畢竟輪到董卓,前面的三批都滅亡了。
董卓更開始平反黨錮士人……這很重要。
何進雖為之前的士人之首,但我們看到劉虞對他信任不高。也就是說,漢靈帝末的士人,最少都還可以分成黨錮受害者與其他。
何進只是「其他」的老大。
為什麼我可以確認,劉虞接受大司馬?因為當董卓被關東諸侯逼到遷都長安之後,就又要求劉虞入京,接任袁隗的太傅。
很顯然,董卓認為劉虞是自己人。
不過這次的詔命,大家都說沒有送到劉虞手中。《三國志》更追加攻擊:冀州的袁紹韓馥,決定奉劉虞為帝。
但劉虞拒絕。
就連袁紹他們請他在幽州建尚書台理事,代替天子稱制(發布命令),劉虞也不幹。
陳壽明顯認為,董卓的詔命被袁紹他們攔截。不過,劉虞到底支持哪邊?
這個你沒看出來不打緊,反正老裴是看出來了,所以找其他資料來補充。
《九州春秋》表示,劉虞的台詞是:「望諸州郡烈義之士勠力西面,援迎幼主。」
劉虞認為董卓是亂臣,才會這麼說。
《吳書》就是我常講的,袁紹他們提出「劉協不是漢靈帝的兒子」說法,要依漢文帝上位模式奉迎劉虞。
劉虞卻認為「國有正統」,繼續對幽州塞外徵收貢賦,送往董卓那邊。
附帶一提,《後漢書》直接說劉虞沒有上繳朝廷,拿來強化幽州了。
陳壽則繼續說,不是,劉虞他兒子劉和就在漢獻帝身旁當侍中啊。而且後來天子就派劉和先向南去,再繞路去找劉虞來「救駕」。意思是:劉虞前面「只能」挺董卓,因為有質子。
當質子逃離長安?才會是劉虞真實的行動。
很多衝突是沒有衝突,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但劉和出走之後,四雄的衝突就真的是衝突了。
四雄者,袁紹袁術,劉虞公孫瓚。
這段爆炸複雜,以前「話說三國」有整理過一次。雖然我覺得可以再做一次,但劉虞故事很長還是盡量略過吧。
總之,劉和被袁術逮捕,劉虞被迫與袁術聯手,但公孫瓚反對,雙方開始有嫌隙。袁術跟袁紹也因為爭奪地盤開始衝突。
這時,公孫瓚的弟弟在支援袁術的時候身亡,因為敵方是袁紹的人,所以公孫瓚決定找袁紹算帳。
事實只是個藉口:公孫瓚本來就有討滅袁紹入主冀州的打算。
於是,界橋之戰開打,首波由公孫瓚勝出。
不巧的是,好不巧,劉和從袁術那邊逃走北上,結果又被袁紹留下。
劉虞,這次成了袁紹的盟友。
局勢逆轉,袁紹開始佔優,而劉虞跟公孫瓚也正式衝突。
從給朝廷的文書戰,到互相奪取糧草……注意明面上,這兩個跟袁術還是支持董卓朝廷,袁紹則是反朝廷。
最後開戰,劉虞兵敗被擒。
這時,董卓被呂布刺殺,朝廷更遣人來拉攏劉虞公孫瓚。
公孫瓚直接跟使者說,劉虞曾跟袁紹共謀稱帝,應當斬殺。然後公孫瓚就理直氣壯地去討滅劉虞啦。
雙方都是軍閥,真要說劉虞的兵力跟資源也比公孫瓚豐富,怎麼就輸了呢?
劉虞的敗因,主要被說是他陣營有內賊,加上士兵訓練不良。但劉虞非常有人望,死後也有人引進烏丸鮮卑兵來打敗公孫瓚……
劉虞跟公孫瓚,本身是兩漢魏晉的一個主要結構,但很容易被忽略。
即劉虞是行政主管,公孫瓚是軍事主管。他們本來是「同一個勢力」管區。
行政主管治理得好,拉攏民心,如果軍隊也歸他管,那就坐地稱王了。這是戰國時代的基本,所以後來郡縣制郡國制,都要分治。
那我們看到公孫瓚勝出,軍閥在漢末更大,這機制有問題嘛,槍桿子出政權,分治有屁用。
是這樣,正常情況下,行政主管收稅,上繳朝廷跟分配給軍事主管。
軍事主管如果叛變,你就把城門關起來:你有糧食可以等到朝廷來救,他沒有。
公孫瓚的模型之所以經典,在於他也有幽州四結義。他是大哥,而三個弟弟「富皆巨億,或取其女以配己子」。
公孫瓚沒有資金方面的問題,一開始就沒在怕劉虞的。
相反,劉虞越是讓幽州富裕,公孫瓚的靠山就越強大。
劉虞雖然招兵買馬以自保,但戰爭都是公孫瓚在打:所以前面支援袁術,也是劉虞談判,公孫瓚出人出力。
都不要說公孫瓚的野心如何,劉虞這個老闆本身就牆頭草,對於手下軍心傷害是很大的。
諸葛亮兵法說很多了。
其實如果不要這樣交替著比對,劉虞的事蹟,建議看《後漢書》。邏輯整理得比較通順。
比方說,《後漢書》強調劉虞的節儉是天性,而很多奢華的有錢人為了歸順討好他也跟著做。
差點以為是楊堅了。
對,就像楊堅愛儉,但楊廣愛奢。所以一定也有一些有錢人,會傾向跟著公孫瓚混。
劉虞嚴格來說,並沒有稱帝。但曹操這邊的政戰,就是咬緊了袁紹刻璽作印,以劉虞為尊建立朝廷。
這不是戰時說法,而是「戰後說法」。所以陳壽幫劉虞翻案翻得很低調。
劉虞還有一部分故事,在《田疇傳》中,主要顯示他個人在關東諸侯討董之後的立場。
很容易看錯,我之前也沒看懂。
幽州牧劉虞歎曰:「賊臣作亂,朝廷播蕩,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備宗室遺老,不得自同於衆。今欲奉使展效臣節,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陳壽寫關東諸侯是「義兵」,但劉虞其實說他們是「賊臣」。但劉虞也沒有支持董卓:真的支持當時就該派公孫瓚去背刺關東聯軍了。
要說起來,劉虞不過就是一個當代有資本,但始終無法做出正確決斷的諸侯。
只看結局就是這樣,就像袁紹優柔寡斷,劉表優柔寡斷,劉璋優柔寡斷。
但他們真正活過的年代,就是有人認為董卓忠,有人認為董卓奸。
呂布是朝廷義士,呂布是三姓家奴。
跟你現在生活的年代,一模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