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英雄-劉虞的正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劉虞,東海郯人,東海恭王的後人。
東海恭王名彊,是劉秀的「真」長子,由郭聖通所生。原本是皇太子,劉秀廢后改立之後,本來是沒有動太子的。不過劉彊自己辭職,所以劉秀給他「大封」東海王,並食一郡。
東漢諸侯原本的上限是「四縣」,但這個廢太子食了二十九縣。
先曉得一下厲害就好。
傳到劉虞?老實說跟劉備家是差不多的破落戶。
劉虞本來在縣裡當個小吏,因為認真勤懇,被郡裡召募過去。關係應該也打得不錯,郡中就幫他舉孝廉,入宮當郎官去了。
劉虞一步步往上爬,當到了幽州刺史:他後來因為這個經歷被舉幽州牧的。刺史本來不大,六百石吧我印象中。
幽刺之後,劉虞才上到二千石的「甘陵國相」。這地方就在劉備後來出名的平原國附近而已。
這邊他當一當就告病回鄉,後來又復原職。
休養期間,他常常跟平民百姓一起玩,玩到大家有官司不去找官府,都要叫劉虞幫忙公斷。
曾經有人丟了一頭牛,跟劉虞說你家那隻是我的牛,劉虞就說拍謝喔那你帶回去吧。等到主人發現牛牛回家了,才趕快來跟劉虞道歉。
不久,因為甘陵亂起,朝廷就請劉虞回去治理。
這個時間點,范曄的《後漢書》認為,就是黃巾之亂。
「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應之。」
甘陵大治之後,劉虞才回京擔任尚書令,轉光祿勳,繼而來到《三國志》所記的宗正之位。
最終在中平六年,接手幽州牧,與公孫瓚一同討平張純之亂。
以上主要採《吳書》記錄,跟《後漢書》有些微出入。
《英雄記》則補充劉虞還曾擔任過博平縣令。這縣也就在平原南邊而已,基本上劉虞早年主要都在這一帶。
接下來,漢靈帝要劉虞接任太尉,封容丘侯。
《英雄記》說,劉虞推給別人:趙謨劉焉黃琬羊續,都是一時之選。
重點是劉虞沒有回京,他不要回去。
這是個風起雲湧的時間點:漢靈帝在發布以劉虞替馬日磾太尉之後,約莫十天,駕崩了。除了討伐黃巾賊的將軍們外,漢靈帝後期的朝廷政治勢力,大概可以分成:何進、蹇碩,與十常侍三大塊。
大將軍何進是士人領袖,本來建立西園軍要鞏固自己的地方能量與軍力,結果漢靈帝指派蹇碩接任。
所以過去我會推斷,何進是支持「廢史立牧」的。
理論上來說,劉虞的派系自然是傾向何進多點。
漢靈帝過世,何進也立刻誅殺蹇碩。劉虞為什麼不回去?
在去脈絡化的情況下,我們常常誤以為「劉氏宗親州牧」都是貴冑出身。
事實上,不管劉焉還是劉虞,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就算沒有豐臣秀吉那麼低,了不起也就是明智光秀那個等級。
說白了,若非桓靈世道亂,他們這種落魄皇親,又怎麼能上到州牧之位?
底層上來的劉虞,根本不可能是什麼傻瓜爛好人。
事實上,劉虞以清貧聞名,常常穿得很破爛,但公孫瓚殺他之後,卻表示他的妻妾都打扮華美。
是抹黑?還是又一個三國影帝?繼續看下去。
四個月後,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入京,對劉虞與公孫瓚二人進行封賞。
劉虞晉升為大司馬,加封襄賁侯:這就在容丘南邊相連的縣。
而且,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劉虞或公孫瓚拒絕了董卓的、少帝的加官進爵。
那我們就可以修正一下:劉虞滅張純而不歸不受官,可能是對當時朝中三股勢力都有顧忌。
畢竟輪到董卓,前面的三批都滅亡了。
董卓更開始平反黨錮士人……這很重要。
何進雖為之前的士人之首,但我們看到劉虞對他信任不高。也就是說,漢靈帝末的士人,最少都還可以分成黨錮受害者與其他。
何進只是「其他」的老大。
為什麼我可以確認,劉虞接受大司馬?因為當董卓被關東諸侯逼到遷都長安之後,就又要求劉虞入京,接任袁隗的太傅。
很顯然,董卓認為劉虞是自己人。
不過這次的詔命,大家都說沒有送到劉虞手中。《三國志》更追加攻擊:冀州的袁紹韓馥,決定奉劉虞為帝。
但劉虞拒絕。
就連袁紹他們請他在幽州建尚書台理事,代替天子稱制(發布命令),劉虞也不幹。
陳壽明顯認為,董卓的詔命被袁紹他們攔截。不過,劉虞到底支持哪邊?
這個你沒看出來不打緊,反正老裴是看出來了,所以找其他資料來補充。
《九州春秋》表示,劉虞的台詞是:「望諸州郡烈義之士勠力西面,援迎幼主。
劉虞認為董卓是亂臣,才會這麼說。
《吳書》就是我常講的,袁紹他們提出「劉協不是漢靈帝的兒子」說法,要依漢文帝上位模式奉迎劉虞。
劉虞卻認為「國有正統」,繼續對幽州塞外徵收貢賦,送往董卓那邊。
附帶一提,《後漢書》直接說劉虞沒有上繳朝廷,拿來強化幽州了。
陳壽則繼續說,不是,劉虞他兒子劉和就在漢獻帝身旁當侍中啊。而且後來天子就派劉和先向南去,再繞路去找劉虞來「救駕」。意思是:劉虞前面「只能」挺董卓,因為有質子。
當質子逃離長安?才會是劉虞真實的行動。
很多衝突是沒有衝突,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但劉和出走之後,四雄的衝突就真的是衝突了。
四雄者,袁紹袁術,劉虞公孫瓚。
這段爆炸複雜,以前「話說三國」有整理過一次。雖然我覺得可以再做一次,但劉虞故事很長還是盡量略過吧。
總之,劉和被袁術逮捕,劉虞被迫與袁術聯手,但公孫瓚反對,雙方開始有嫌隙。袁術跟袁紹也因為爭奪地盤開始衝突。
這時,公孫瓚的弟弟在支援袁術的時候身亡,因為敵方是袁紹的人,所以公孫瓚決定找袁紹算帳。
事實只是個藉口:公孫瓚本來就有討滅袁紹入主冀州的打算。
於是,界橋之戰開打,首波由公孫瓚勝出。
不巧的是,好不巧,劉和從袁術那邊逃走北上,結果又被袁紹留下。
劉虞,這次成了袁紹的盟友。
局勢逆轉,袁紹開始佔優,而劉虞跟公孫瓚也正式衝突。
從給朝廷的文書戰,到互相奪取糧草……注意明面上,這兩個跟袁術還是支持董卓朝廷,袁紹則是反朝廷。
最後開戰,劉虞兵敗被擒。
這時,董卓被呂布刺殺,朝廷更遣人來拉攏劉虞公孫瓚。
公孫瓚直接跟使者說,劉虞曾跟袁紹共謀稱帝,應當斬殺。然後公孫瓚就理直氣壯地去討滅劉虞啦。
雙方都是軍閥,真要說劉虞的兵力跟資源也比公孫瓚豐富,怎麼就輸了呢?
劉虞的敗因,主要被說是他陣營有內賊,加上士兵訓練不良。但劉虞非常有人望,死後也有人引進烏丸鮮卑兵來打敗公孫瓚……
劉虞跟公孫瓚,本身是兩漢魏晉的一個主要結構,但很容易被忽略。
即劉虞是行政主管,公孫瓚是軍事主管。他們本來是「同一個勢力」管區。
行政主管治理得好,拉攏民心,如果軍隊也歸他管,那就坐地稱王了。這是戰國時代的基本,所以後來郡縣制郡國制,都要分治。
那我們看到公孫瓚勝出,軍閥在漢末更大,這機制有問題嘛,槍桿子出政權,分治有屁用。
是這樣,正常情況下,行政主管收稅,上繳朝廷跟分配給軍事主管。
軍事主管如果叛變,你就把城門關起來:你有糧食可以等到朝廷來救,他沒有。
公孫瓚的模型之所以經典,在於他也有幽州四結義。他是大哥,而三個弟弟「富皆巨億,或取其女以配己子」。
公孫瓚沒有資金方面的問題,一開始就沒在怕劉虞的。
相反,劉虞越是讓幽州富裕,公孫瓚的靠山就越強大。
劉虞雖然招兵買馬以自保,但戰爭都是公孫瓚在打:所以前面支援袁術,也是劉虞談判,公孫瓚出人出力。
都不要說公孫瓚的野心如何,劉虞這個老闆本身就牆頭草,對於手下軍心傷害是很大的。
諸葛亮兵法說很多了。
其實如果不要這樣交替著比對,劉虞的事蹟,建議看《後漢書》。邏輯整理得比較通順。
比方說,《後漢書》強調劉虞的節儉是天性,而很多奢華的有錢人為了歸順討好他也跟著做。
差點以為是楊堅了。
對,就像楊堅愛儉,但楊廣愛奢。所以一定也有一些有錢人,會傾向跟著公孫瓚混。
劉虞嚴格來說,並沒有稱帝。但曹操這邊的政戰,就是咬緊了袁紹刻璽作印,以劉虞為尊建立朝廷。
這不是戰時說法,而是「戰後說法」。所以陳壽幫劉虞翻案翻得很低調。
劉虞還有一部分故事,在《田疇傳》中,主要顯示他個人在關東諸侯討董之後的立場。
很容易看錯,我之前也沒看懂。
幽州牧劉虞歎曰:「賊臣作亂,朝廷播蕩,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備宗室遺老,不得自同於衆。今欲奉使展效臣節,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陳壽寫關東諸侯是「義兵」,但劉虞其實說他們是「賊臣」。但劉虞也沒有支持董卓:真的支持當時就該派公孫瓚去背刺關東聯軍了。
要說起來,劉虞不過就是一個當代有資本,但始終無法做出正確決斷的諸侯。
只看結局就是這樣,就像袁紹優柔寡斷,劉表優柔寡斷,劉璋優柔寡斷。
但他們真正活過的年代,就是有人認為董卓忠,有人認為董卓奸。
呂布是朝廷義士,呂布是三姓家奴。
跟你現在生活的年代,一模沒有兩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8會員
909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名言真正的意思,或許不是曹操生在什麼樣的時代,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就好像班超的評價,其實也可以是「西域之梟雄,東漢之名將」。 同樣一個人,同樣的行為,卻在不同人眼中,是不同的樣貌。 隨著《新漢演義》的落幕,第一個要提出來的問題就是:東漢是如何滅亡的?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姓宗室甚多。 有幾個是正統大招牌? 很多人都知道,劉備那個中山靖王的真實性存疑。 但很少注意到,在劉姓名人堂中,有一個人的「成份」也是挺妙挺妙的。 劉表,字景升。東漢末年荊州牧。 但這不是漢靈帝「廢史置牧」的時候所封。 事實上,漢靈帝時代,劉表根本是被禁止當官的黨人魁首。
袁紹是誰? 就是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遜咖嘛。 優柔寡斷,親小人遠賢臣,立幼廢長……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很喜歡檢討古人不會教小孩啊。 退一萬步說,如果今天是袁紹統一天下,死後廢柴子孫引爆南北亂世,他的評價又會有什麼不同? 這不是歷史有沒有如果的問題,事實上,袁紹就是第一個費盡心思,平地崛起的亂世英雄!
本初公路可不是日本人,更不是一條馬路的名字。 這是三國時代前期,兩個重要人物的表字。 袁紹,字本初。 袁術,字公路。 表字,後代的認知是一個「彰顯標誌」。 這個東西,在漢武帝之前並不是一個中國人名的必備成分。 春秋戰國的人,基本上只有儒家弟子才都會有表字。 這兩個人的表字,就很有點學問。
「融四歲,能讓梨。」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東漢之後的一千多年,民間崇拜著各式各樣的三國英雄。 但在知識份子眼中,那位孔夫子的後代,才是真正有名的楷模。 對他後來得罪曹操滿門抄斬了。
盧植,是劉備的老師。 在東漢後期,由於結黨之風盛行,想要加入士族的圈子,就得正式拜個大師。 劉備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在盧植這邊鍍過金的。 盧植不是討伐黃巾的大將嗎?開什麼補習班? 含金量夠嗎? 他的人生,又是怎麼樣一個傳奇?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名言真正的意思,或許不是曹操生在什麼樣的時代,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就好像班超的評價,其實也可以是「西域之梟雄,東漢之名將」。 同樣一個人,同樣的行為,卻在不同人眼中,是不同的樣貌。 隨著《新漢演義》的落幕,第一個要提出來的問題就是:東漢是如何滅亡的?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姓宗室甚多。 有幾個是正統大招牌? 很多人都知道,劉備那個中山靖王的真實性存疑。 但很少注意到,在劉姓名人堂中,有一個人的「成份」也是挺妙挺妙的。 劉表,字景升。東漢末年荊州牧。 但這不是漢靈帝「廢史置牧」的時候所封。 事實上,漢靈帝時代,劉表根本是被禁止當官的黨人魁首。
袁紹是誰? 就是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敗的遜咖嘛。 優柔寡斷,親小人遠賢臣,立幼廢長……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很喜歡檢討古人不會教小孩啊。 退一萬步說,如果今天是袁紹統一天下,死後廢柴子孫引爆南北亂世,他的評價又會有什麼不同? 這不是歷史有沒有如果的問題,事實上,袁紹就是第一個費盡心思,平地崛起的亂世英雄!
本初公路可不是日本人,更不是一條馬路的名字。 這是三國時代前期,兩個重要人物的表字。 袁紹,字本初。 袁術,字公路。 表字,後代的認知是一個「彰顯標誌」。 這個東西,在漢武帝之前並不是一個中國人名的必備成分。 春秋戰國的人,基本上只有儒家弟子才都會有表字。 這兩個人的表字,就很有點學問。
「融四歲,能讓梨。」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東漢之後的一千多年,民間崇拜著各式各樣的三國英雄。 但在知識份子眼中,那位孔夫子的後代,才是真正有名的楷模。 對他後來得罪曹操滿門抄斬了。
盧植,是劉備的老師。 在東漢後期,由於結黨之風盛行,想要加入士族的圈子,就得正式拜個大師。 劉備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在盧植這邊鍍過金的。 盧植不是討伐黃巾的大將嗎?開什麼補習班? 含金量夠嗎? 他的人生,又是怎麼樣一個傳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話說幾個月前,薊城混亂逃亡之際,耿弇與劉秀跑丟了,劉秀失去了北境門票向南逃竄,實際上,他不知道,也許直接逃亡北境就不會有後面的那麼多狼狽了。 因為,北境最關鍵的上谷和漁陽中,不僅僅只有愣頭青的耿弇一個人力挺他。 有幾個深思熟慮的北境關鍵人物同樣也選擇了劉秀而不是咋咋呼呼的暴發戶王朗。 上谷郡的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話說幾個月前,薊城混亂逃亡之際,耿弇與劉秀跑丟了,劉秀失去了北境門票向南逃竄,實際上,他不知道,也許直接逃亡北境就不會有後面的那麼多狼狽了。 因為,北境最關鍵的上谷和漁陽中,不僅僅只有愣頭青的耿弇一個人力挺他。 有幾個深思熟慮的北境關鍵人物同樣也選擇了劉秀而不是咋咋呼呼的暴發戶王朗。 上谷郡的
Thumbnail
綠林軍在接連大勝後,犯了見識格局上的問題,這幫連一個郡的省會還沒弄下來的起義軍要成立自己的政權了。 所幸大錯中蒙對一步,綠林軍上下對新皇帝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個皇帝還得是劉家的。 既然興復漢室,就要立老劉家的後裔,但這個後裔卻並非是呼聲很高的劉演。 新市、平林兩軍,軍紀放縱,一直害怕劉演軍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