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演義-盛世下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東漢開始,中國史不再只是中國史。
我們都知道西漢武帝武功鼎盛,四夷來朝。

以世界史的角度來說,其實就象徵了中國地區的國家,正式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東亞爭霸。

漢武盛世,是中國在唐朝之前,得到東亞地區最高地位的時期。
但隨著漢武帝過世,霸主的地位也逐漸喪失。

草原民族,西域諸國的再次紛亂,前面已經大致說過了。

新莽的敗亡,除了國內施政錯誤,東亞爭霸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不可忽視。
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導火線。

而東漢朝再一次於東亞爭霸中站到前線,就是在兩位縱橫大將的活躍時期。

大將軍竇憲與西域都護班超。
班超一統西域,竇憲與北方民族合作消滅匈奴,再度將中國地區的東漢朝,推上了風口浪尖。

接下來,我們從竇憲的「接班人」,東漢第二位外戚大將軍「鄧騭」為主軸,來看這段歷史吧。

鄧騭,鄧禹第六子鄧訓的長子,也是和熹鄧皇后的大哥。
少年的時候,父親擔任護羌校尉,長年在涼州駐守。

竇氏政權起來的時候,鄧氏雨露均霑,也很是分了不少好處。
只有鄧訓因為人在西疆,未曾蒙利。

但竇憲出兵武威的時候,仍然希望地頭蛇鄧訓能來幫忙。
從《後漢書》中,不能確定鄧訓有沒有接受徵召。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兩年後,竇憲涉入反逆之時,鄧訓也病死了。
當時,鄧訓仍在西疆。

但長子鄧騭,則在竇憲大將軍府中。

「(鄧)訓初厚於馬氏,不為諸竇所親,及憲誅,故不離其禍。」

簡單說,在漢和帝的調查下,鄧訓一家沒有被牽連。
無事下莊的鄧騭,在四年多後,妹妹鄧綏成為貴人之時,得到皇宮徵辟,是為郎中。

題外話,我還真不知道「貴人相助」跟漢代這種「女成貴人,雞犬升天」的習俗有關。

鄧綏在後宮扶搖直上,鄧騭幾個兄弟也是跟著水漲船高。
但鄧后為人謙退,每次漢和帝打算提拔她的兄弟,她都會推辭,以致於鄧騭最高只當到虎賁中郎將。

官方說法。

虎賁中郎將的品秩權力,在朝廷自然不算高。
但以皇帝禁軍而言?那可是最核心的部隊。

這是竇憲後時代。

劉秀之後,竇憲之前的歲月,朝廷群臣的眼光,是不曾看在兵權上的。
但竇憲跟竇太后就有「兵權最重要」的認知。

要說鄧騭兄妹把這條要件棄如敝屣,我是不信的。

畢竟,等到漢和帝過世後三個月,鄧太后就把鄧騭提拔為車騎將軍。
看上去,跟竇憲當年是同一套路,但同時,太后更下令「儀同三司」。

三司跟三公是同一個指稱。

大將軍本與驃騎同,為三公大司馬(或太尉)的屬職。
竇憲時,提高到三公之上。

而車騎在這之前,也只是重號將軍之一。
就從鄧騭開始,才讓車騎位比三公,成為皇帝直屬最重要的將軍。

也就從這一刻,我們所熟悉的三國時代,三大將軍: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的架構,才真正確立了。

竇憲當年加車騎,是為了北伐匈奴。
而鄧騭掛將,完全的沒來由。

又過了五個月,虛歲剛滿兩歲的漢殤帝過世了。

鄧太后找來大哥,商議接下來的安排,最終決定從清河王室,找來了繼承人。
這也是東漢第一次,由天子旁系血親來繼承皇位。

當天晚上,鄧騭就親自出發去迎接清河王子劉祐。
這是趕鴨子上架來著。

稍微要提一下的是,當時的清河王劉慶,是漢和帝的哥哥。
也是漢章帝的第一任太子。

當時因為竇后誣陷,劉慶的母親自殺,他也被廢除了太子之位。
只有五歲的劉慶,已經知道了害怕,都不敢跟人說任何和母親有關的事。

漢章帝查案查到貴人自殺,本來已經有點難過。
再看到這孩子的樣子,實是於心不忍,就要求竇后同等對待劉慶與新太子劉肇。

羊入虎口了你看這是。

還好,小劉肇就像西漢惠帝一樣,特別喜歡這個兄弟。
兩人片刻不離,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睡。

不知有心還是無意,總是護得了劉慶平安。
等到劉肇繼位為和帝,更是特別親近這個哥哥。

兩個人仍是常常聊到一起,聊出了殲滅竇氏的大計。
大家都喜歡抓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奪回政權的橋段。

事實上,當時漢和帝不知如何是好,是劉慶去為他說服王侯,並且通知鄭眾,才順利完成這場寧靜政變。
誅除竇氏不久,劉慶的兒子劉祐就出生了。

漢和帝也很喜歡劉祐這個姪兒,經常召他入宮。
劉祐又喜讀史書,某方面來說,他跟鄧太后,或許都是班氏曹大家,班昭女士的「學生」。

漢和帝過世後,鄧綏力排眾議,抱了個三個月大的小娃兒來當皇帝。
同時,更要求和帝的兄弟兒子出發往各國上任……留在洛陽,必然生變。

鄧綏的書還是讀得挺夠的。

但鄧綏也要求年僅十二的劉祐留在洛陽清河王府,不讓他跟著自己的父親前往清河。
這次不是自己猜,也不是要說不知道。

《後漢書》真寫了:「鄧太后以殤帝襁抱,遠慮不虞,留慶長子祐與嫡母耿姬居清河邸。」

是的,殤帝過世當晚,鄧騭只是去洛陽的一處官邸,接了一個身旁沒爹的孩子回來當皇帝。
同時也把安帝的母親耿姬送還清河。
神乎其神的是,四個月後,清河王劉慶就死了。

劉慶的身體一直都不好,漢和帝過世時,他更是大哭嘔血,早死倒也不是太意外。

太后大將軍時代緊接著展開嗎?
沒有。

鄧朝就是這麼奇奇怪怪,緊接而來的,卻是鄧騭請求不要繼續在宮中當差。
早在漢和帝過世後,鄧騭就開始申請。

當時他已經不是虎賁中郎將,離開禁中也是合情合理。
但鄧太后不准。

等到辦完漢安帝就任大典,幾個月後,漢安帝的年號正式開啟,鄧太后才准了哥哥回家住。

不久,鄧綏又以定策之功,打算給哥哥弟弟們封爵。
鄧騭不只推辭,更關起門來逃避使者,又上書數次請罪。

鄧太后見大哥心意堅定,只好按下此議。

但該來的,總是逃不掉。
當年六月先零羌叛亂,阻絕了隴道,大肆寇略。

這並不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叛亂,事實上,是鄧太后打算發兵攻打西域,派遣騎都尉前往羌族徵兵。
由於時間緊迫,人手又不足,走到半路,羌人就開始逃兵了。
這時候,騎都尉就通告各郡抓捕逃兵。

漢朝的地方軍隊,開始入侵羌族部落……

整個就是官逼民反的節奏。
朝廷收到報告,要求鄧騭率領禁軍,並對山西各郡發起徵集令,出發平亂。

但當年天災並起,百姓面對朝廷發起的戰爭所帶來的勞役,也是怨聲載道。
徵集部隊並不順利。

就在鄧騭屯兵等待的期間,羌人來襲了。

鄧騭並未親上前線,而是讓兩名副將出戰。
結果大敗。

叛亂繼續延燒,支援更難抵達前線。
終於,朝廷召回了鄧騭,在河套地區設下大宴迎接,並且就地封其為大將軍。

大將軍鄧騭返回京師,留下的副將仍是抵擋不住西羌之亂。
又一次慘敗之後,羌人威勢大盛。

就像中國的革命總有個英雄,羌族的英雄名叫滇零。

滇零自稱天子,把叛亂的範圍,擴大到三輔、益州。
東亞爭霸區中,羌人第一次把中土壓了下去。

一年,兩年,三年……海賊又起,西面壓立正大,又要迎戰東方。
同年,南匈奴反叛。

東漢朝幾乎有覆沒的危險,而大將軍鄧騭完全拿不出對策。
鄧騭兄妹只能盡量節省開銷,勞役,並且晉用賢士。

過度重視禮節跟德行,是東漢一朝非常大的問題。
鄧騭雖然任用了不少好官,問題是能打仗的沒幾個。

幸而地方有才人。
比方雲台大將耿弇的後人耿夔。
竇憲手下梁諷之子梁慬。

終於,開始打了一些勝仗。
平息海賊跟南匈奴之後,鄧騭因為母喪辭官。

在鄧太后老師班昭的推波助瀾下,鄧騭離開了大將軍的位置。

然而,南匈奴一安份,西羌霸主立刻決定再攻三輔,進而北上襲擊冀州。
鄧太后當然是馬上徵召梁慬迎戰。

卻不料,準備截擊西羌的大軍,才走到長安一帶,梁慬就病逝了。
一次經驗一次教訓,朝廷下詔:「三公、特進、九卿、校尉,舉列將子孫明曉戰陳任將帥者。」

即使我們揭開了鄧朝時期的動盪不安,我還是要說……真的跟劉秀在位時超像的。
鄧太后最終能依靠的,仍是劉秀時代留下來的「將門之後」。

妙到毫巔的是,面對西羌入侵的蜀人,再次拿出了東漢初年的絕學:刺客暗殺。

而老天爺也總算決定,站在堪堪擋住西羌霸業的東漢這邊。
年底,西羌霸主,天子滇零過世了。

安帝永初七年,滇零年幼的兒子繼承,羌族難得而短暫的團結也結束了。

東漢展開了反擊,也在次年改了年號。
為統治翻開新的一頁。

王莽也幹過一樣的事,如果會有幫助,新莽就不會滅亡了。
事實上,更換年號為元初之後,東漢仍為兵禍所苦。

地方,邊疆的武家,在東漢的地位也從這時開始揚起。

東漢滅亡的要素,到這裡已經齊備了。

西元114年。
東漢自劉秀稱帝,到獻帝退位,共196年。

如今不過90年。
老實說,前面30年是亂世。(劉秀爭霸期)
最後30年也是亂世。(董卓之亂後)

所以認真說起來,東漢是:
30年草創,近60年太平。
約60年下坡,30年大亂。

這樣的一個王朝。

為什麼東漢的下坡路,可以走了60年?
新莽下坡大概6年就玩完了。
秦朝連3年都沒有。

原因是各種各樣的,這邊就稍微呼應一下開頭:東漢退出了東亞爭霸圈。
運氣還不錯的是,當時除了中國失去爭霸的能力,其他地區也開始進入同樣的混亂時代。

整個東亞,就像是過去中國春秋戰國的放大版。

中國的小春秋戰國,打了五百年。
東亞的大春秋戰國,也打了五百年。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天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91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東漢的歷史,一個皇帝接一個皇帝的意義不大。 一個太后接一個太后,才是更容易理解的讀法。 皇后,相當於兩漢的「備位元首」,當皇帝不能履行其職責,皇后將會變身成「皇太后」,作為「暫代元首」。 所以東漢皇室,首重選后。 而鄧太后,更是站在東漢歷史轉折處的堅強女性。
東亞國際史第二彈,烏桓與鮮卑。 沒有像匈奴那樣「深植人心」,所以多增加了一些他們傳統文化習俗上的描述。 其中,鮮卑更是即將取代匈奴,成為草原霸主,未來入主中原北部地區的新秀。 怎麼能錯過呢?
只要稍微對三國時代有點認識,應該都會知道袁紹袁術這對兄弟的主要看板吧? 「四世三公」。 東漢時期,袁家不算袁紹他們那一輩,傳了四代。 代代有人當上「三公」。 三公曾經是帝王以下最高級官員的代稱。 在光武傳奇中,未建尺功的袁家,憑什麼橫跨整個東漢,成為歷久不衰的霸主? 一字記之曰:「儒」。
東漢的歷史,比起關注宦官與外戚的套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可以看。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北朝時期人。 對於東亞地區的「國際觀」,要來得更豐富和敏銳一些。 東亞地區,除了「漢國」之外,各個國家的發展,絕對是《後漢書》重要的史料環節。 就從一般從關注的西域跟匈奴,展開這段旅程吧。
宦官蔡倫造紙,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然而,生活在「宦官大壞蛋」的東漢年代,蔡倫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在宮廷中如何走上學術研究之路?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東漢的歷史,一個皇帝接一個皇帝的意義不大。 一個太后接一個太后,才是更容易理解的讀法。 皇后,相當於兩漢的「備位元首」,當皇帝不能履行其職責,皇后將會變身成「皇太后」,作為「暫代元首」。 所以東漢皇室,首重選后。 而鄧太后,更是站在東漢歷史轉折處的堅強女性。
東亞國際史第二彈,烏桓與鮮卑。 沒有像匈奴那樣「深植人心」,所以多增加了一些他們傳統文化習俗上的描述。 其中,鮮卑更是即將取代匈奴,成為草原霸主,未來入主中原北部地區的新秀。 怎麼能錯過呢?
只要稍微對三國時代有點認識,應該都會知道袁紹袁術這對兄弟的主要看板吧? 「四世三公」。 東漢時期,袁家不算袁紹他們那一輩,傳了四代。 代代有人當上「三公」。 三公曾經是帝王以下最高級官員的代稱。 在光武傳奇中,未建尺功的袁家,憑什麼橫跨整個東漢,成為歷久不衰的霸主? 一字記之曰:「儒」。
東漢的歷史,比起關注宦官與外戚的套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可以看。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北朝時期人。 對於東亞地區的「國際觀」,要來得更豐富和敏銳一些。 東亞地區,除了「漢國」之外,各個國家的發展,絕對是《後漢書》重要的史料環節。 就從一般從關注的西域跟匈奴,展開這段旅程吧。
宦官蔡倫造紙,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然而,生活在「宦官大壞蛋」的東漢年代,蔡倫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在宮廷中如何走上學術研究之路?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籤詩來看唐朝英雄傳。故事主角薛丁山,男主人設非常棒,他是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兒子,他長得帥,再加上武功高強,而且又忠勇愛國,受到許多人喜愛。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話說當年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有一個才子叫做班彪,扶風安陵豪族。 作為關中豪族避難路線的首選,班彪來到了天水隗囂處。 同樣也和廣大關中豪族的前途訴求一樣,當更粗的大腿劉秀那邊中興氣質大顯後,班彪做了《王命論》的思漢命題作文來感化隗囂。 沒成功。 班彪隨後出門北走來到了嚷嚷要回歸母親懷抱的竇融處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籤詩來看唐朝英雄傳。故事主角薛丁山,男主人設非常棒,他是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兒子,他長得帥,再加上武功高強,而且又忠勇愛國,受到許多人喜愛。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話說當年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有一個才子叫做班彪,扶風安陵豪族。 作為關中豪族避難路線的首選,班彪來到了天水隗囂處。 同樣也和廣大關中豪族的前途訴求一樣,當更粗的大腿劉秀那邊中興氣質大顯後,班彪做了《王命論》的思漢命題作文來感化隗囂。 沒成功。 班彪隨後出門北走來到了嚷嚷要回歸母親懷抱的竇融處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