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關於我的諮商經驗

    寫於6/19/2021
    之前在ptt上看到有人用兩年多的時間經歷十幾個心理師,不禁感到佩服,這是一段漫長且貴重的道路,而我從2020年開始諮商,最近跟一位從去年開始線上傾談的心理師見面,突然想整理一下經歷過的這段路,雖然它還並不長。
    大概是2020年開始,我真心的感覺到深沉的憂鬱,雖然大概是2015/16年開始便是如此,但2020真的出現深沉的自殺想法,也非常大量的哭泣,於是開始尋求諮商。
    大概2019年開始我就想這麼做,但還是拖延了一年的時間,2020年開始我經歷了第一次實體諮商,但與心理師感覺到沒有那麼合適,於是就暫停,四五月開始用線上app,香港與台灣各一個,香港的模式是一個月訂閱制,配一位心理師,大概是台幣1200的價錢,而台灣的app比較像是媒介,但也有自己的團隊是文字傾談15分鐘/50元,個人認為50元的價格真的非常親民,不過因為15分鐘真的滿短暫的,而且也賭人品,所以不如實體的有效力。而香港的那個app過了試用期三天我就沒繼續了,對我而言1200台幣可以在台灣找實體了,雖然以諮商來說是便宜的,而且香港的一些用語也讓我感到隔閡,我問過能否使用書面語,但她好像沒辦法,於是我就固定使用台灣的app一陣子。
    後來八月我終於受不了去了第一次實體諮商,這個預約是從六月延到八月,改了兩次,終於還是見到第一位我真心感謝的心理師,我們的諮商歷程從8月到12月底結束,因為她要離開職場,雖然我並不是每次都有到,但我配合著她的步伐好轉許多。
    第二位心理師是從傾談中遇到適合的,從去年12月開始有慢慢談論,到後來固定約時間,到今年六月第一次見面。
    第三位是2021年開始的新心理師,也是我感謝的那位心理師推薦給我的,我們的諮商時間大概是1到3月,3月底我離開了原本的城市於是沒有繼續。
    第四位則是在蘭嶼時我用文字傾談的心理師,我們有小固定一段時間,但我始終沒有寫信去預約,想著隨緣,最後因為文字傾談的服務結束就沒有繼續。
    而我真實開啟第一次諮商經驗的心理師,還有我曾經去過一次身心科掛號聊過一小時,這兩次都是唯有一次經驗我感覺不太適合沒有繼續,但也算在我的諮商經驗中,還有無數次我在文字傾談還未固定下來時做過的嘗試,這之中應該有經歷過5/6位心理師。
    但我真的有長期傾談的大致上就是四位,也讓我真的有記下他們的名字的,諮商這件事真的是得要一段時間才比較有效力。
    第一位心理師儒,是位女生,她自我揭露四十歲,其實我頗常在心中猜測她的年紀,因為她以前職業是記者,所以我後來滿常用寫的,現在想想也真是滿為難她,當時我還不太穩定,她有時給我比較強勢之感,但後來她要離開時我也是滿傷感的,移情頗深,現在倒是很平和,甚至有點想不起她的樣子,因為我們諮商的幾個月她從未拿下口罩。
    第二位真實見面長期的心理師是同個諮商所的信,2021年開始三個月的諮商期間,因為他的價格稍高一點,中途我有放棄幾次,最後他幫我申請了公益價,我真心的有被幫助到,很感謝他,他是一位講話柔和可是很犀利的男子,也是四十中年的年紀,我可以感覺到他是銳利的人,也滿常點醒我一些事。
    第三位是這個月見面的心理師,穎,在跟她見面前已經聊了半年,其實受她幫助很大,她花了很多時間跟我傾談,在我非常脆弱需要人支撐之時撐起了我,也因為她的鼓勵我真的離開了我想離開的地方,讓我現在清醒許多,跟她見面前其實我一直有點擔心,若是見面不若預期就會有點失望,因為我們用文字談得滿好的,但跟本人見面的效果也很不錯,當然還是會跟文字有落差,一些講話的方式什麼的,但還是可以感覺到她是專業的,她也是我第一位見面的臨床心理師。
    第四位是沒有見過的智,或許有天會見面吧,不過她好像並沒有在諮商所服務,感覺她滿理性的,但也有柔和的一面。
    想想我可能真的需要理性的分析外,也需要溫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Hi 定期發表一些生活雜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Atz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