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皮膚病及早治療,往後沒煩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舉例來說,像是早期的痘痘,主要只會在額頭與T字處長粉刺,以現在常見的狀況來說女孩子在小學5-6年級,男生在國中1-2年紀就常會看到,這時候只要有耐心的早點使用外用藥治療,並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其實不需要用到口服抗生素也就會好很多。
青春期時候能夠減少痘痘發生,長大以後就不會留下難堪的各種痘疤與色素沉澱。

皮膚炎治療要找對方法

像是早期的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在出生 2-3 個月就會發生,這時候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臉頰與身體四肢皮膚粗糙,還會有些紅疹,寶寶也很容易因為慢性劇癢而影響到睡眠與生長。這時候就應該要積極處理,從生活中與飲食中避免過敏原、皮膚儘量少接觸非必需的保養品、沐浴儘量使用清水、衣物以棉質透氣為主、洗澡後使用適當的保濕產品、有需要可以搭配濕敷以及適度調理腸胃菌叢功能…等,讓皮膚狀況改善並追蹤到 2-3 歲,一但能維持穩定不發作,之後就比較不會造成持續性的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全身性病症。只要用 2-3 年的努力,就可以換得以後一輩子減少過敏發生的機會實在要把握。
最後像是玫瑰斑或脂漏性皮膚炎,初期症狀常常都不會太嚴重於是常被忽略或是自己亂擦類固醇藥膏,結果反而造成後續更嚴重的狀況。其實只要在疾病初期及時治療,了解後續預防的方法以及避免誘發的技巧,之後就可以達到長期穩定的目標。

皮膚健檢的必要性

絕大多數健康檢查其實都沒有包括皮膚健檢,好像皮膚只要生病了再來求診就可以。但其實在臨床上我們常看到患者以為皮膚沒問題,但在皮膚科醫師的眼裡,其實皮膚早就有就已經發出求救訊號了。像是輕微的痘痘、輕微的泛紅、輕微的粗糙、輕微的發紅、輕微的發癢...好像都沒關係,但其實這些表現都是皮膚已經產生異狀的表現,有時候輕忽了或放掉了,就很容易產生惡性循環,造成更大的後遺症。像是在異位性皮膚炎有個很有名的「癢-抓惡性循環」(Itch-Scratch Cycle),看起來皮膚癢時抓一抓好像無所謂,但只要這樣的循環一直下去,到最後就會造成難以收拾的狀況。
有機會可以每年定期找皮膚科醫師從頭到腳(包含指甲與頭髮)仔細看一下,確認一下是否有異狀或是需要治療的地方,這樣不但可以早期發現也可以早期處理,這樣做也可以讓皮膚更幸福。

趁早治療皮膚病才能有效

俗話有說:「愛要即時」,其實治療皮膚病也是要趁早。皮膚忍耐力本來就有極限,只要在皮膚還沒有變心前好好把疾病處理好,膚質調理好,還是可以快樂過日子的。一但皮膚像變了心的女朋友一去不回的時候,這時候再來努力就就只能事倍功半了。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個化妝品品牌都有其配方設計與使用定位,但消費者只從廣告說詞中實在很難看到全貌,反而從成分表開始了解是比較容易的方法。尤其是國外歐美進口的產品,通常成分表說明比較完整也比較可信,只要有基本的篩選原則就可以找到還不錯的產品。
在這其中最令醫師傷腦筋的就是過敏反應,尤其是藥物過敏不良反應。因為醫師開藥本來是為了治療疾病,但在此同時,卻對於某些人可能會產生急性(第一型)或慢性(第四型)過敏反應,造成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上的威脅...
老實說現在寫書的門檻並不高,真的有興趣的話要當作者也不難。但比較困難的地方是科普或衛教書籍是攸關民眾智識與健康,但出版社在翻譯或審稿時只能良善的信任作者寫的是「真實」的。或許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或是根本「能力不足」...
這幾年飼養毛小孩(貓、狗、兔、鼠…等)當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而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到由寵物傳染給人類的相關疾病,由於這些問題表現很多樣,如果沒有事先詢問到寵物接觸史,就很容易被忽略或診斷錯誤而造成治療的延誤。
光看名稱會以為就跟洗面乳、沐浴乳一樣是使用後需要洗掉的,但其實「洗劑」這兩個字,用在藥品 / 醫療器材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有些不用洗掉、有些則要留置一段時間後再洗掉;有些是皮膚用、有些是器械用;有些是沖洗用、有些是塗抹用。
在皮膚科門診的相關疾病,雖然多數並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有不少問題如果不處理的話卻還是會造成生活危機。每個人來看診的時候都希望病可以快點好不要再復發,但要達到這目標,其實醫師的角色只能幫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鍵點其實在於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每個化妝品品牌都有其配方設計與使用定位,但消費者只從廣告說詞中實在很難看到全貌,反而從成分表開始了解是比較容易的方法。尤其是國外歐美進口的產品,通常成分表說明比較完整也比較可信,只要有基本的篩選原則就可以找到還不錯的產品。
在這其中最令醫師傷腦筋的就是過敏反應,尤其是藥物過敏不良反應。因為醫師開藥本來是為了治療疾病,但在此同時,卻對於某些人可能會產生急性(第一型)或慢性(第四型)過敏反應,造成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上的威脅...
老實說現在寫書的門檻並不高,真的有興趣的話要當作者也不難。但比較困難的地方是科普或衛教書籍是攸關民眾智識與健康,但出版社在翻譯或審稿時只能良善的信任作者寫的是「真實」的。或許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或是根本「能力不足」...
這幾年飼養毛小孩(貓、狗、兔、鼠…等)當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而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到由寵物傳染給人類的相關疾病,由於這些問題表現很多樣,如果沒有事先詢問到寵物接觸史,就很容易被忽略或診斷錯誤而造成治療的延誤。
光看名稱會以為就跟洗面乳、沐浴乳一樣是使用後需要洗掉的,但其實「洗劑」這兩個字,用在藥品 / 醫療器材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有些不用洗掉、有些則要留置一段時間後再洗掉;有些是皮膚用、有些是器械用;有些是沖洗用、有些是塗抹用。
在皮膚科門診的相關疾病,雖然多數並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有不少問題如果不處理的話卻還是會造成生活危機。每個人來看診的時候都希望病可以快點好不要再復發,但要達到這目標,其實醫師的角色只能幫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鍵點其實在於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異位性皮膚炎,是許多小兒科醫師、風濕免疫科醫師和皮膚科的困擾,卻也是大家努力要解決的問題。數據上來看70%的患者,長大就會漸漸好轉,但是如何在陪伴他們成長這段過程中的辛苦,以及少數成人深受其擾的患者,這就是醫師該努力做到的。這次去參加異位性皮膚炎年度論壇感覺特別深刻!   保濕的重要,之前就強調
身為兩個小女孩的媽媽,每天團團轉跟大家一樣上班下班顧小孩。 第一次發現女兒身上有異位性皮膚炎病灶,雖不意外也是相當無奈。從女兒出生就給她養成擦乳液的習慣,加上我職業因素有常常機會嘗試各種不同乳液。還是某天在她的手發現典型紅疹,儘管我們夫妻都沒有異位性皮膚炎,但都有過敏性鼻炎。寶寶小時候有認真餵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最常見的成因,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很複雜,遺傳、免疫、環境都佔有重要角色。它是一種皮膚免疫反覆發炎的問題,並沒有傳染性。特定體質患者在受到內因或是外生性刺激下,會引發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造成惡性循環。急性期的發炎會啟動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Thumbnail
有些過程是必須經歷的。 比如說,痘痘從開始到紅腫發炎,再到消炎,最後成痘印,然後再由皮膚慢慢地修復。這是一個過程。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常好發於嬰兒、兒童,這種皮膚炎會讓皮膚乾燥、搔癢、甚至紅腫,作為一個媽媽,常常看到寶寶因為皮膚癢抓到脫皮,很是苦惱,下面是我整理關於疾病的一些資料跟可能可以改善的方法,再加上媽媽我自己本身幫小孩長期抗戰的心得。
Thumbnail
抓抓抓!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身高! 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也會影響成長發育! 秋冬時節是過敏兒的好發時間!!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的一種,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一開始會失去光澤且乾燥,摸來有點粗粗的。如果乾燥部位持續變嚴重,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可能同時合併紅疹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異位性皮膚炎,是許多小兒科醫師、風濕免疫科醫師和皮膚科的困擾,卻也是大家努力要解決的問題。數據上來看70%的患者,長大就會漸漸好轉,但是如何在陪伴他們成長這段過程中的辛苦,以及少數成人深受其擾的患者,這就是醫師該努力做到的。這次去參加異位性皮膚炎年度論壇感覺特別深刻!   保濕的重要,之前就強調
身為兩個小女孩的媽媽,每天團團轉跟大家一樣上班下班顧小孩。 第一次發現女兒身上有異位性皮膚炎病灶,雖不意外也是相當無奈。從女兒出生就給她養成擦乳液的習慣,加上我職業因素有常常機會嘗試各種不同乳液。還是某天在她的手發現典型紅疹,儘管我們夫妻都沒有異位性皮膚炎,但都有過敏性鼻炎。寶寶小時候有認真餵
1.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最常見的成因,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很複雜,遺傳、免疫、環境都佔有重要角色。它是一種皮膚免疫反覆發炎的問題,並沒有傳染性。特定體質患者在受到內因或是外生性刺激下,會引發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造成惡性循環。急性期的發炎會啟動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皰疹性皮膚炎(eczema herpeticum)是我們在臨床很重要的皰疹病併發症。一般皰疹在臨床很常見,也不見得需要吃口服特效藥,但這個情形下建議儘速就醫完整治療
Thumbnail
有些過程是必須經歷的。 比如說,痘痘從開始到紅腫發炎,再到消炎,最後成痘印,然後再由皮膚慢慢地修復。這是一個過程。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常好發於嬰兒、兒童,這種皮膚炎會讓皮膚乾燥、搔癢、甚至紅腫,作為一個媽媽,常常看到寶寶因為皮膚癢抓到脫皮,很是苦惱,下面是我整理關於疾病的一些資料跟可能可以改善的方法,再加上媽媽我自己本身幫小孩長期抗戰的心得。
Thumbnail
抓抓抓!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身高! 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也會影響成長發育! 秋冬時節是過敏兒的好發時間!!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的一種,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一開始會失去光澤且乾燥,摸來有點粗粗的。如果乾燥部位持續變嚴重,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可能同時合併紅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