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類固醇藥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兩個小女孩的媽媽,每天團團轉跟大家一樣上班下班顧小孩。


第一次發現女兒身上有異位性皮膚炎病灶,雖不意外也是相當無奈。從女兒出生就給她養成擦乳液的習慣,加上我職業因素有常常機會嘗試各種不同乳液。還是某天在她的手發現典型紅疹,儘管我們夫妻都沒有異位性皮膚炎,但都有過敏性鼻炎。寶寶小時候有認真餵過母奶四個月接續使用的也是水解奶粉,因此病友家長在小朋友被診斷時的心情我很了解,家長千萬不要自責。看到女兒不自覺燒抓的動作,真的是癢在你心痛在我心,尤其是夜間睡著後的搔抓聲,睡不著的其實是躺在旁邊的我。面對問題就是要正向積極解決。很慶幸我自己是皮膚科醫師,有這個專業可以開藥。從認真擦藥膏開始,順利慢慢把症狀控制下來,雖然偶爾還是會小發作,在藥膏調整下是輕症。其實在門診當中,大部分小病友,有認真好好擦藥,是可以控制住異位性皮膚炎的。


今天來講藥膏,藥膏有分類固醇藥膏與非類固醇藥膏


類固醇的藥膏是皮膚科的好朋友,不管是乾癬、一般濕疹等都很好用但也要慎用。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期,是非常好用且快速,透過細胞上類固醇受器,可以達到消炎止癢的效果。使用類固醇藥膏,上並不可怕但記得見好就收,通常醫師不太會建議使用過多複方(例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成分藥膏),無法對症下藥下,也增加過敏風險。外用類固醇藥膏有分七個等級,第一級為超強效、第二級為強效、第三到五級為中效、六七及為弱效,在不同嚴重度以及不同部位的皮膚,適合不同的藥膏,皮膚生理構造如眼周、生殖器部位等為皮膚較薄處,其次是臉,再來是軀幹與四肢,相對來說手腳掌為較厚皮膚組織。下面圖表是常見類固醇藥膏整理給大家參考一下。

raw-image


有發現魔鬼藏在細節裡嗎?儘管一般來說效力以油膏>乳膏>藥水。但沒有絕對,這和基劑(Vehicle)濃度等都有關。也就是因為這樣類固醇藥膏通常大家看得霧颯颯。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每次來我都會全身仔細的看,也會根據當次看診狀況指導病友及家長如何擦拭,根據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藥膏,急性期發作通常會建議患者1-2週回診。對於輕症患者來說,藥膏就是最好的解方,對中重度患者而言在新藥輩出的年代,藥膏也有不可或缺角色,正確的使用可以讓療效更佳。


類固醇藥膏常見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停藥後復發反彈的狀況,但長期依賴性使用會出現副作用包括眾所週知的皮膚變薄容易瘀青、紋路、過有甚者更可能造成外因性庫欣氏症候群等等,在眼周長期用類固醇藥膏有增加眼科疾病如白內障等風險。因此在急性期過後,不會一次性直接停藥,而是根據發炎情形調整漸次減量類固醇或接續非類固醇藥膏,後續會推薦主動式治療(Proactive therapy),減少發作頻率讓疾病可以緩解,當然還是平常要有保養乳液的好習慣,相得益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