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山趣!阿爾卑斯山的秋季健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美極了!不過,就算只是在秋天上山健行,也要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白雪皚皚的世界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唷,嘿嘿。(隱藏版標題:阿爾卑斯山的冰雪歷險 😆)
隨手一拍,就是美!
自從九月中ETH開學之後,不只課程緊鑼密鼓地開始,物理所同學也開始呼朋引伴每週聚會。物理所的同學似乎特別熱絡,我們熱鬧到數學所的同學也跑來湊一腳,一邊抱怨著數學所的群組自從創群之後就一片沉默😂。一陣熱絡中,有人提議要另組個健行群組,固定每兩週左右由他來主辦行程,眾人歡呼,即刻成團。
當下我是毫不猶豫地加入群組,但是查了查第一次的行程,才忽然意識到秋天的瑞士山上早已白雪皚皚,我什麼也沒準備還是別輕舉妄動。還好我仍然跳過了第二次的行程,因為那趟行程回來之後,每個人都在說著山路有多泥濘不堪,一些結冰路段甚至滑到大家只能坐著溜下去…直到第三次的健行活動,我發現天氣不錯,而且我還特地上網查目的地Mettmen Alp的照片,看到的都是又寬又大的健行步道🤩,於是下定決心,把握冬天來臨以前的時光,一起上山去!

秋冬美景,一次滿足!

我們從山谷出發,早上沒有意外地霧茫茫一片。
身旁的景色快速變化,沒融化完的潔白薄冰點綴著步道兩旁的草地。
出發前,看著山上接近零度的氣象預報,我於是穿了刷毛長褲和最保暖的羽絨外套。結果才走了半小時,我就知道我大錯特錯了…保暖衣物當然還是要備在書包裡,萬一走丟或者任何意外可以避免失溫,但是穿在身上只會立刻飆汗🥵。我後來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就只穿一件厚長袖T,真沒想到竟然差點讓自己在零度的山上熱死!
登登登登!歡迎來到雪白世界!
不花幾下功夫,我們立刻從秋天穿越到冬天,同學們一邊指著雪地上的足跡,猜想到底是什麼動物留下的呢?我們最後還用手掌在雪地上留下一個偽足跡😛。渴了,路邊泉水免費喝,不必買那些貴鬆鬆什麼「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純淨」了啦(只是泉水冰死人了…)。十幾個人就這樣嘰嘰喳喳的走了兩個多小時,接著映入眼簾的是這天的第一座湖!
覆在長椅上的冰超美!只要不坐下去就很美哈哈!
中午時分,霧氣終於散去,上涼亭休息吃午餐囉!
照片中,一行人也看似有序地走上涼亭,但事實是我們腳下踩的根本不是路,而是像照片下方石頭、泥巴、薄冰、積雪和植被混雜而成的大斜坡!別說用走的了,我們從涼亭下來的時候沒連滾帶爬就不錯了🤣。照片真的會騙人哈哈。
「終於從涼亭下來了,可以放心走路了!」
並沒有👻。讓我們隆重介紹本日大魔王:

攀到洞穴上

一群好奇寶寶,看到潺潺小溪和洞穴,便義無反顧地往上游爬,洞穴內卻是處處結冰,行走困難。
然後他們就爬上去了。我看傻眼。
於是我也還是爬上去了。感謝先爬上去的同學支援這張照片。
這洞穴的確很美,只是我可從沒想過要攀岩呀!!前方的同學很好心的告訴我哪顆石頭可以踩,我自己也會踩穩了才上去。我試踩過一顆直接滾下山壁的石頭,也在山壁上體驗什麼叫做舉步維艱、進退兩難:雙手雙腳並用,奮力地抵抗滑溜溜、表面有些薄冰的石頭,一邊想著踩不穩會滑下去、現在要我退後我也不知道要怎麼退了...

我是誰,我在哪

那些又寬又大的步道呢?這群同學看來不甘於既定路線😳,於是直接自行開發攀岩路線,爬上去之後也完全不知道這洞穴上面到底是哪裡…
驚險之後,前面的同學氣定神閒,他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在哪裡,但是莫名其妙的就往某個方向走去了。一片白雪之中,我已經完完全全失去方向感。事後我才知道,瑞士會在大石頭上劃上白紅白的直槓來標記健行步道。此行中我有看到白紅白標記,但我確定這個當下附近完全沒有大石頭。走了快一個小時,我們才終於看到一支聳立在雪地中的路牌。我完全懂了:無論什麼有規劃的步道,都可能會被大雪完全覆蓋,遇到有前人走過的小徑只是幸運而非必然,這些小徑常常走著走著就被大雪覆蓋而中斷,前行的方向只能依靠直覺和山勢來決定。我這沒經驗的就千萬別妄想在秋冬依靠步道健行,我只會讓自己身處一片白雪中不知去向而已!
無法言喻看到路牌的時候,我有多感動XD。路牌以外,真的就是一片白雪,其他什麼都沒有。
路牌附近有一大片平地,大夥兒決定在這休息片刻再出發。大家像小孩一樣開始打起雪仗,引來路過的山友側目😆。

大晴天轟隆隆!?

「轟隆隆…轟轟…碰碰…」
晴空萬里,哪來打雷聲響?
「轟轟…碰碰…」低沉的重擊聲持續著。眾人的視線掃過天空和周圍的一切。
「是雪崩!」有人喊出這個詞的當下,我也目睹了遠方山壁上不斷崩落的雪塊。雖然有段距離,而且是小型雪崩,但是生平第一次目睹雪崩的我,還是非常的緊張。有一就有二,誰知道我們現在是否安全?雖然當下沒有發布雪崩警告,但是誰也說不準這警告是不是每次都來的夠及時…我緊張地問了同學的意見,也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判別雪崩的前兆,他們說通常也只能看預報,接著如果不幸看到所謂的前兆,大概也來不及了吧…(我順手查了雪崩安全守則,給大家參考:大雪後不上山、避開30–45度斜坡、走面風向的一邊/避免積雪簷口、看到太多殘枝表示此區域易發生雪崩、越多高大植被越好、走最高的路線。)
路上隨處可見的小池塘,清澈的像面鏡子!

還有魔王,讓人放棄走路?

當天累得半死,在電車上隨便拍了一張,似乎還沒完全呈現這雙鞋子的慘況,總之通通都是泥巴就對了…
整段行程終於來到尾聲。雖然景色美不勝收,但是走到第六個小時已經筋疲力盡。一會兒路上因為融雪而泥濘不堪,我這雙防水的鞋子根本只能棄守,不走泥濘小徑就只能「右邊請(滾下山)」了。走著走著又遇到大片結冰路面,在完全沒有繩索欄杆的情況下(除了郊山以外,瑞士大多數的健行路線都是如此),雙腳後來已經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使力,才能讓我好好走路😩。最慘的就是,當這片結冰路面是陡峭山壁上的之字形步道…一路好走嘿(X)。
短短的步道花了大家20分鐘才通過吧…
當然沒有一路好走,而是一路好滑!所有人要不蹲下就是直接當溜滑梯,才順利通過這害人不淺、又冰又滑又混雜泥濘的之字形步道。怎麼會這麼狼狽…🤣
這賞心悅目山嵐中的湖景算是給我們的獎勵吧!但是為了趕末班公車,我們馬不停蹄的繼續走下山,完成了超過七小時的健行(泥濘攀岩滑溜溜)之旅。如果再加上零碎休息時間共一小時,我們整整待在山上八小時。這時間很重要嗎?很重要,因為我從頭到尾沒提到一件事,叫做廁所。這全程上廁所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野放😨。我整趟旅程依然沒有這麼做,一方面是心理上還是有點抗拒,另一方面的考量則非常實際:冷死啦啦啦啦啦。路途中每次看到小屋子就期待是間廁所,可每一次都讓我失望透頂,那小屋就這樣屹立在山間,門打不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不知道那屋子到底拿來做什麼用。於是我全程都很克制的不喝什麼水,但可想而知無論如何節制,第七八個小時開始還是很難受,加上之字形步道大魔王的降臨,我那時真的是快瘋掉😬。

鳳梨酥外交

雙腳踏到「平地」,找回了八小時前那種「踏實感」之時,心中充滿感動。一行人累的氣喘吁吁,在公車站等末班車,我開始像聖誕老人一樣把預先準備好的鳳梨酥一個個發給同學。經過八小時的折磨,有個小東西吃當然是最棒的啦😋!台灣美食太多,但是最方便的真的就是鳳梨酥。我在蘇黎世的亞洲超市找到直接從台灣進口的鳳梨酥,不及台灣好吃的鳳梨酥,但人不在台灣就別挑啦!趁這大好機會,推銷推銷台灣,也撫慰大家筋疲力竭的心😌。有幾個同學吃下第一口就讚嘆不已,頻頻豎起大拇指說好吃!!

此行之後,時序進入真正的冬天。他們繼續上山,我認清了我的能耐,決定春夏之際再重新加入好了…當然我也趕緊去添購抓地力好一點的健行鞋,後來爬郊山時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冬天的郊山上當然滑溜溜,抓著欄杆還是會溜下去的那種哦😂)。只能說,他們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到處闖呀…
峰頂的景致!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提問回饋及指正補充唷!😃
謝謝大家,我們下次見!Danke vielmals und bis bald!
avatar-img
17會員
24內容數
ETH物理/瑞士日常/歐洲旅行/心情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故事最難的不是創造奇蹟, 而是讓奇蹟顯得自然而然。  金祥謹的《一起釣星星》做到了這一點。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在深邃的夜空中,彎月靜靜懸掛其上, 幾個小小的身影坐在月亮上, 手持釣竿垂釣什麼呢? 深藍色的背景不是單調的平面, 作者透過細緻的漸層營造出空
Thumbnail
你也在用 Duolingo 學習這些語言? Duolingo 是一款廣受歡迎的語言學習應用程式。 你知道嗎? 使用 Duolingo App 的下載次數已高達 10 億次,平均每個學習者學習 2.3種語言,每人每天平均花費約 30 分鐘在語言學習上!熱門語言包括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全世界有超
Thumbnail
潟上市位於秋田縣中部的海岸上,東部在南北走向的7號國道周圍分佈著多座小山丘(女川層),與出羽丘陵相連,縣中部和北部位於秋田平原的北緣,廣闊的農田一直延伸到八郎湖,是肥沃的糧食產區;秋田縣西部擁有全縣最大的3個沙丘群,面向日本海的沿海地區是從秋田市延伸的海岸沙丘群,被指定為保健保護林;沙丘之間的區域被
Thumbnail
李瑾倫最新圖文創作|給每一位愛自己的你 愛自己,直到世界末日 現在開始《和自己一起》旅行吧 預購日期:12/27(五) 上市時間:01/01(三) 《和自己一起​》 作者:李瑾倫 這是一段記錄「和自己一起」的旅程。跟著作者輕盈而靜謐的描述文字,也一起整裝出發,好似我們也踏上了「
北風似乎只要溜進盆地,就會被牢牢鎖住,因此盆地的冬季沒有一處縫隙不冷,但我偏愛這樣的寒意。 拉起大衣,小酌幾杯,一股熱氣湧然上升,身體像暖爐般暖活,寒風侵面也覺得可親可愛。於是趁此氛圍登了象山,高大宅邸構成茂密的森林,走進蜿蜒途中,如闖入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登山人匆匆往返,管不了寧靜住宅區裡的春秋。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01/01/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山友   第一天走上梅樂峰的山徑時,原本我以為這會是個孤單的旅程, 因為我們在登山季開始前出發,避開了大部份的登山客。   但我們在"雪線"那間大通舖的客棧,追上了阿密。   又在墰那克的湖邊,又遇到了登頂成功下山的雷蒙。   下午兩點多,美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故事最難的不是創造奇蹟, 而是讓奇蹟顯得自然而然。  金祥謹的《一起釣星星》做到了這一點。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在深邃的夜空中,彎月靜靜懸掛其上, 幾個小小的身影坐在月亮上, 手持釣竿垂釣什麼呢? 深藍色的背景不是單調的平面, 作者透過細緻的漸層營造出空
Thumbnail
你也在用 Duolingo 學習這些語言? Duolingo 是一款廣受歡迎的語言學習應用程式。 你知道嗎? 使用 Duolingo App 的下載次數已高達 10 億次,平均每個學習者學習 2.3種語言,每人每天平均花費約 30 分鐘在語言學習上!熱門語言包括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全世界有超
Thumbnail
潟上市位於秋田縣中部的海岸上,東部在南北走向的7號國道周圍分佈著多座小山丘(女川層),與出羽丘陵相連,縣中部和北部位於秋田平原的北緣,廣闊的農田一直延伸到八郎湖,是肥沃的糧食產區;秋田縣西部擁有全縣最大的3個沙丘群,面向日本海的沿海地區是從秋田市延伸的海岸沙丘群,被指定為保健保護林;沙丘之間的區域被
Thumbnail
李瑾倫最新圖文創作|給每一位愛自己的你 愛自己,直到世界末日 現在開始《和自己一起》旅行吧 預購日期:12/27(五) 上市時間:01/01(三) 《和自己一起​》 作者:李瑾倫 這是一段記錄「和自己一起」的旅程。跟著作者輕盈而靜謐的描述文字,也一起整裝出發,好似我們也踏上了「
北風似乎只要溜進盆地,就會被牢牢鎖住,因此盆地的冬季沒有一處縫隙不冷,但我偏愛這樣的寒意。 拉起大衣,小酌幾杯,一股熱氣湧然上升,身體像暖爐般暖活,寒風侵面也覺得可親可愛。於是趁此氛圍登了象山,高大宅邸構成茂密的森林,走進蜿蜒途中,如闖入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登山人匆匆往返,管不了寧靜住宅區裡的春秋。
Thumbnail
在匹匹達草原乘著陽光睡覺,看著水池中美麗的大雪山倒影,懶散的下午,終於老天看不下了,隔天一早馬上來個突然下點小冰刨,喜迎(?)白忙大雪山,果真如原住民形容的:含淚泣別大雪山啊~(誤)。恍如走不完的石瀑上坡下坡與橫渡,奇之奇峻山,無鷹也沒藍天的頭鷹山,總算可以安睡在大南山西鞍。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01/01/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山友   第一天走上梅樂峰的山徑時,原本我以為這會是個孤單的旅程, 因為我們在登山季開始前出發,避開了大部份的登山客。   但我們在"雪線"那間大通舖的客棧,追上了阿密。   又在墰那克的湖邊,又遇到了登頂成功下山的雷蒙。   下午兩點多,美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