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房地產 - 資本主義下的受益者亦或是貧富差距的推手?

「然而就在這個輪迴中,台灣的經濟與社會,也就持續下向沉淪,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財富也持續向少數人集中。」-引述自天下雜誌 章定煊:他抽的菸誰請客?
有土斯有財?
大多數的我們辛勤工作,就是為了在退休前能夠有個安生之處,但很多人將房地產視為賺錢的機會,房子現在不僅僅是安居樂業之處,更是一項商品,一種投資的機會。
但令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是台灣的房價所得比(計算方式參見附錄)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已經從四倍上升到將近十倍 (根據Demographia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的報告,超過5.1倍已成為「嚴重無法負擔」的標準)
台北地區甚至已到了接近十六倍的水平,我們在世界排名僅次於香港而已,除了地狹人稠之外,更多的是將房地產視為投資商品的人為炒作。
如今,誰買得起房?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5.47,相當於一對在台北市的新婚夫妻要買房,兩人的所得加起來需要不吃不喝15年,期間不能出去玩、不能生孩子、甚至你還要先有間房子可以窩著(省房租),這也難怪會讓這一代的年輕人感到如此灰心喪志,光是要養活自己就是一個艱難的挑戰,遑論存錢購屋了;反觀所謂的蛋黃區、豪宅集散地時不時就傳出成交的快訊,資本駕馭者利用己身的優勢不斷加大槓桿,而一般市井小民領的薪水卻普遍跟不上房價的增長,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情形日益加劇。
但當大家汲汲營營存頭期款準備貸款買房,是否想過與其將人生押寶在一個你不甚了解的地方,不如轉而投資其他有價資產?
讓我們拿股票來跟房地產做個簡單的比較
一、 交易門檻
  1. 房子: 極高,台北市動輒上千萬的房子就算貸款七成仍是數百萬元
  2. 股票: 極低,就算貴如大立光,也能透過買進零股的方式參與
二、 對現金流的影響
  1. 房子自住: 不但要償還貸款,還無法產生現金流
  2. 房子租售: 租金流入,貸款流出,極可能是以租金償還貸款,現金流產出不顯著
  3. 股票: 每年固定配息,現金流入穩定
三、 資產流動性
  1. 房子自住: 極差,即便房價賺了一倍仍然只是帳面價值的增加,看的到吃不到
  2. 房子租售: 較差,售出時可能會遭遇租客糾紛與房市冷凍期的影響
  3. 股票: 近年股市成交量穩定,流動性無虞
四、 標的可研究性
  1. 房子: 極困難,一般人很難判定哪裡會成為下一個信義區
  2. 股票: 一般人都可以上手,摩斯漢堡好不好吃、王品牛排服務好不好、85度C的蛋糕與咖啡都是一般人可以判斷的
五、 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1. 房子: 當房子成為一種商品,無形之間就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例如: 高漲的房價連帶產生高額的租金,壓縮了原本人工與原物料的成本;不合理的房價同時也會排擠年輕人生存的空間,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將會加大我們的貧富差距,而在房價成長的同時,卻沒有任何的正面效益回饋給社會
  2. 股票: 撇除先前台灣股市火熱瘋狂炒作的歷史不談,理論上投資股票獲得的回報應該與公司的成長高度正相關,也就是說,當你的股票增值的同時,代表公司也同時在成長,是有實質產出的,一間不斷成長的公司意味著可以養更多的員工,製造更多的商品,而大家也能夠從公司的成長中分得利潤,累積自己的財富
一百年後的今天,你希望子孫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是像電影「飢餓遊戲」或「極樂世界」描述的階級分化、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還是一個大家都能夠靠一己之力、自力更生的大同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