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反正我都考不好……“孩子的人生,不要設限

這兩周是期中考試週。
前幾天弟弟放學回來,我問他考得怎麼樣,他張口就答:“題目我都會!”可話剛說完,臉上的笑容還沒有散去,他又肩膀一耷拉,吐著舌頭說:“算了,我也不知道考得怎麼樣,反正我都考不好。”
聽了這話,我心裡咯噔一下,意識到在小朋友的教育上可能出了點問題——他的自我評價,和我期望他對自己的評價,中間有不短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人遇到困難迎頭而上,越挫越勇,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而另一類人與之相反,遇到困難立刻放棄,口頭禪是“算了吧”“我不行”。
在這裡我們不對人的性格做價值判斷,但是説實話,我期望我的孩子是第一類人。我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夠勇敢地面對來自社會和生活的各種挑戰,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那麽,怎麼樣才能養育這樣的孩子呢?

在這裡我想介紹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概念:歸因。顧名思義,就是針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事,找出對應的原因。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隨時隨地都在給事情做歸因:今天上班遲到,是因為我早上起晚了,而我之所以會晚起,是因為昨天晚上玩手機太入迷,所以歸根到底都是手機的錯……
都是手機的錯……讓我再睡一下……
當然,不同的人對於不同事件的歸因各不相同,但是研究發現,還是有一個大致的規律。認知心理學家韋納(B.Weiner)把人們通常對於成敗的歸因總結為以下六點:
1能力 2努力 3任務難度 4運氣 5身心狀態 6其他因素
在這六大因素裏面,只有一個是穩定因素——個人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我們會發現前面說的兩類人,在歸因上有極大的區別。
第一類人通常會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因為自己能力強,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是運氣不好,或者是今天狀態不太好。
而第二類人通常覺得失敗是因為自己能力差,如果僥幸成功了,也是因為自己運氣好,或者任務簡單,或者運氣好。
你有沒有看出這兩類人的區別?
第一類人的特質,在英文裏叫做mastery orientation,翻譯過來叫做精熟導向。具有精熟導向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這個能力是穩定的。因爲自己有穩定的能力,所以成功是有可能的,就算這一次失敗了,下一次只要更加努力,或者運氣好一點,説不定就成功了。
在這樣的心態加持下,越挫越勇似乎也不是什麽特別困難的事情。
而第二類人的特質,在英文叫做learned helplessness orientation,翻譯過來叫做習得無助感導向。具有習得無助感導向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本來就不行,而且這也是穩定因素。既然自己能力不行,那麼失敗是天經地義的,成功也不過是因為運氣好。既然注定了要失敗,努力又有什麽意義呢?不如繼續喪著吧……
爲什麽要努力?我要睡覺……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引導孩子對於事情進行歸因的時候,就要小心行事。
比如說,女兒這兩年考試成績很不錯,整個人也比較自信,在家裡經常發表類似於“我真棒!我的學習能力就是很強~”之類的言論。
我其實也會擔心她會不會太驕傲,但是如果把“驕傲”和“習得無助感導向”放在一起比較,我寧願她是驕傲而自信的。
而對于弟弟的學習狀態,我就比較擔心。對自己能力的自信,並不是家長每天說“你好棒哦”就能培養出來的,一定要有切實的事例,讓他看得到自己的能力。可是怎樣才能讓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呢?

我還在思考這個問題,尚未找到答案,結果弟弟昨天放學回來,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他社會考了99分:“還差一分就是滿分!我應該是班裡的第一名吧!”
我當然也很高興,向他熱烈表示祝賀,弟弟也臭屁地表示他這一分丟得很可惜,下一次要更細心,爭取考滿分。聽了這話,我心裏當然更加欣慰。
等到興奮過後,弟弟把試卷拿給我簽字,我這才發現試卷上其實有全班同學的級段成績,就是100分的幾人,90~99的幾人這樣子。在100分那一欄,清清楚楚地寫著7人。
我猶豫了一下,就在試卷上簽了字,沒有告訴他其實班裡有七個人考了一百分。原因也是一樣的,在他已經不太有自信的情況下,讓他覺得自己學習能力強,應該比讓他認清現實更重要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