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020.08.29
增修/2021.11.22
「不脫皮的蛇,只有死路一條。」~尼采(p.21)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捨棄自己原先有所堅持或還做不到的事。
作者在書中提到,人到四十歲,「精力」、「體力」和「智力」都會減半。 而四十到四十九歲的人被稱為「夾心世代」,因為他們被夾在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中間動彈不得,當肩上背負的擔子愈來愈重卻無法有所突破時,就會感到精疲力盡,這就是這個階段的人會面臨到的現實。
至於要如何學會「捨棄」(整理人生)呢?首先,要鼓起勇氣、下決心,然後把三十幾歲以前的「習慣」、「想法」、「興趣嗜好」、「資產」、「人際關係」和「運用時間的方式」重新整理一遍,篩選出「要的東西」(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最後再把「不要的東西」丟進垃圾桶。如此一來,或許就能擁有孔子所謂「四十而不惑」的自信了。
知易行難,讀完書要有所行動,還是需要策略的!這本書先告訴你需要捨棄哪些東西,例如:
❌對自己的「過度自信」
❌自我的堅持
❌不自覺就想看手機的習慣 ❌不必要的自尊心或羞恥心
❌「七成」收納在衣櫃裡的服裝 ❌百分之百誠實的人生 ❌過度的責任感
❌什麼事都想做的習慣
❌和「愛抱怨的人」往來
❌想要討人喜歡的念頭
❌先入為主的成見
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透過自身的體驗,帶領讀者從「念頭」、「習慣」、「時間的分配」開始改變,藉以提升工作效率、建立重要的人際關係,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來分享一下書中列出的43項「不要的東西」中,對現在的我而言最容易做到的部分⬇️,其他的就給自己時間慢慢消化實踐吧!
想要成長的話,請停止和「愛抱怨的人」往來
📝我們的腦中有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鏡像神經元的別名又稱「模仿細胞」。我們看電視劇或電影時會感到悲傷或情緒激動,都是因為鏡像神經元在運作的關係。 相反地,如果周圍的人都很「正面積極」的話,他們的行動或思想就會傳染給我們,讓我們也變得一樣正面。 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跟動不動就抱怨、看什麼事都不順眼的人在一起,這種行為就會透過鏡像神經元傳染,害得自己也想開始發牢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工作如此,人生亦然。(p.160)
作者提出的「模仿細胞」運作讓我心有戚戚焉,某部分來說,一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正是因為厭倦了充斥在臉書的各種情緒化及聳動、不友善的言論。相反地,自從加入探路客部落格平台,再延續到現在的方格子,透過以文會友、稍微保有神秘美感的距離,反倒讓我從許多格友正向的回饋中獲得滿滿能量,然後....就在不知不覺中,赫然發現自己這一年來,陷入憂鬱的次數變得愈來愈少,整個人活力充沛,積極又正向,比起從前,變得更能轉彎思考,也因此在面對新工作挑戰時,幾乎不曾抱怨,漸漸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這實在是從前多愁善感的那個我始料未及的改變啊!
我,樂於迎接不惑的四十歲,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