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讀」的路上,享受獨處|How to Be Alone

2021/10/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小我就習慣獨處,剛上小一就練習自己搭公車上學、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中學時期為了學音樂,開始脫離父母的羽翼,藉由住校生活學習獨立,無數個與琴聲相伴的夜晚,讓我在孤獨中滋養了因升學壓力而逐漸乾涸的心靈。
一直很感謝父母給我極大的空間自由呼吸,讓我長大以後,愈來愈能感受到梭羅所說的~「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尤其在我嘗試閱讀寫作後,那種感受愈發強烈,對於獨處,胃口愈來愈大,也漸漸體會到,「直面孤獨」在人生旅途的必要。
這幾天又重讀這本書ー《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或許是因為熟女的心境有了一些轉變,對於作者所詮釋的「孤獨」、對生活的提問,比起往年,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本書作者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以自身經驗和讀者分享該如何翻轉對孤獨的負面觀感緩和對孤獨的恐懼對孤獨培養出正面的感受,以及享受獨處的真正能力
她說自己個性活潑外向,喜愛社交,尤其熱衷高難度的吵雜討論。在和前夫的婚姻關係結束以前,從來沒想過獨居這件事,也不認為自己做得到。
離婚後,她開始萌生獨居在迷你茅草農舍的想法,但那時只是為了逃避,甚至還預期自己會以悲劇收場。
初期,她不過是淺嚐孤獨而已,殊不知過了兩年竟然愈來愈快樂,也開始帶著更多善意觀察這個世界。奇妙的是,長時間獨處的愉悅反而讓她更能享受非獨處的片刻
「我從來沒這麼愛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同事,而且還更能全心全意與他們互動,更享受他們的陪伴。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更喜歡我自己了。我發覺自己有更多討人喜歡的特質:我有深刻的自我意識,我很好相處,生產力與創造力也跟著提高,而且我對自己的內在與外在生活更為敏感。」(p.92-93)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我們都需要一個空間,好讓事情順其自然地發展;我們都需要一個地方,讓我們想起自己是誰,哪些東西對自己最重要;我們也都需要留出一段暫停的時光,重新覺察到活著的愉悅和幸福。 ~~~~~《最悲傷的一年,閱讀療癒了我》
莎拉·梅特蘭的親身經歷,讓我想起自己生病請長假那年讀過的一本書:《最悲傷的一年,閱讀療癒了我》。這本書的作者妮娜‧桑科維奇因為痛失至親,把自己牢牢地釘在痛苦中,整整三年,她就像賽跑選手,用各式各樣的活動、計畫和沒完沒了的雜事,把自己和家裡每一個人的生活填滿。然而,無論她跑得多快,卻始終無法逃離心中的哀慟,直到有一天,她決定放下一切,逃入書籍的山林,任治癒的微風撫平傷痛…在為期一年,與書日日相伴的休養期間,她終於學會面對悲傷,與他人建立連結,並用這些連結與自己的人生體驗,一起構築出安穩的內心世界。
回想起自己在家休養的那些日子,也是透過獨處與閱讀的治癒力,重拾身心靈皆富足的生活。或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我發現「獨處」也是需要練習的,所以像現在這樣每週慣性地為自己留出一段暫停的時光,或閱讀,或寫作,或旅行,都能為我蓄積更多能量,充分感受到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
「現在社會對獨處的恐懼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力,導致我們推崇更進一步的干涉、過度保護、過多的刺激與社交互動。」~莎拉·梅特蘭
回到《開始享受獨處》這本書,作者提到:
「獨處幾乎可說是發揮創意的必要條件,還能從中培養出一種真誠豐富的自我身分感。⋯我們會希望年輕人培養風險衝量能力、抵抗力,以及堅強面對未來艱困情境的能力。我們會希望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行動力、自由以及快樂。以上提到的所有東西,有時反而能靠獨處和享受獨處的能力更上一層樓。」(p.155-156)
她提出幾個能夠讓孩子安全體驗練習獨處的方法,非常實用:

1. 靜靜抱住小寶寶

別刻意立即追求情感交流,如四眼相交等。享受被寶寶盯著看所帶來的寧靜與溫暖。如果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想跟寶寶互動,那就唱歌(最好哼些沒有文字的歌曲),別說話。(p.157)
Photo by Hollie Santos on Unsplash

2. 偶爾讓小孩自己玩耍。

別插手干涉,或是強迫幼兒進行互動式的玩耍。森林是練習獨處入門最好的地方,孩子可以體驗無人監管的感覺,但其實你人就在非常近的地方。他只要躲在樹後面,就可以假裝自己只有一個人,不過實際上他離你只有幾公尺遠,你聽得到他所有的一舉一動。森林對小人兒來說是非常美麗的驚奇空間,而且其實出奇的安全。(p.157-158)
多年前帶孩子到屏東保力林場露營,整座林場只有我們一家人。
孩子追著野兔,差點掉進兔子洞。XD

3. 唸些關於小朋友一個人面對危險、克服危險的故事給孩子聽。

這就是許多經典童話故事的中心寓意,主角獨自處於困境當中,但卻透過勇氣與機智翻轉局面。大人經常會擔心嚇到自己的孩子,不過請仔細觀察看看吧,只要最後有美滿的結局,孩子們喜歡被稍稍嚇到的感覺。(p.158)
(個人覺得《長襪皮皮》和《手斧男孩》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尤其長襪皮皮是「選擇性的獨處」而非「被迫性的獨處」。)

4. 有時讓孩子覺得無聊也不是件壞事。

不會持續受到刺激的孩子會培養出較高的積極想像力、更堅強的自我充足感、甚至還可能有更高的自尊心。(p.159)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5. 越晚給孩子手機越好。

如果真的在特定場合有實際需求,或者他們要去做些會讓你擔心的事,把手機借給他們即可。(p.159)
(根據我在教學現場的研究,太常使用手機的孩子,對外界事物容易缺乏好奇心,注意力不足,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較弱。)
Photo by Alexander London on Unsplash

6. 千萬別用孤立(命令孩子回去房間)當作懲罰。

這麼一來,他們永遠沒辦法以正面情緒善用獨處這件事,而且他們會認為獨處是不好的、是不開心的。如果你有些空間可以當作孩子的個人天地,那就給他們「休息時間」當作奬勵吧。(p.159)

7. 有清楚明確的原因,才可以打斷正在從事單人活動的孩子(閱讀、單人喜好、在戶外閒晃)。


作者更進一步說明,現代的孩子並不開心,這是因為超過半世紀以來,父母不斷增加對孩子的監視、掌控和干涉,而且溺愛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她認為,「孩童跟成人一樣,都需要份量不一的直接刺激、陪伴、社交互動與獨處時間。如果不讓他們體驗獨處的感覺,你跟他們都沒辦法知道,他們自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最後來分享一部像我這樣的孤「讀」者會喜歡的電影~《寧靜咖啡館之歌》。
淡淡的、留白的、內斂的、有些感傷的,是我對它的印象。這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雖是日本片,卻是台灣導演姜秀瓊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跨國合作的作品,展現了特殊的、有別於一般日片的鏡頭語言和情感基調。很喜歡導演在片中大量長鏡頭的運用,給人一種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的寧靜力量,而片中兩個女人彼此扶持、相知相惜的畫面,更是讓人回味不已。至於這間由船屋改建的「夜鷹咖啡館」之命名則來自宮澤賢治的童話《夜鷹之星》,象徵主角內在的孤獨以及對於生命的探索~~那樣的堅毅和信仰,令人動容!

後記


莎拉·梅特蘭在書裡將外向者與內向者做了一個有趣的分類:
  • 外向者重視「行動」,內向者則重視「思考」。
  • 外向者重視知識與影響的「寬度」,內向者則重視知識與影響的「深度」。
  • 外向者偏好較「頻繁」的互動,內向者則偏好較「深入」的互動。
  • 外向者藉由與他人相處恢復活力,內向者則藉由獨處恢復活力。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段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特別有感?總覺得會在部落格寫文、以文會友的人,某種程度上,或許已經厭倦了臉書製造出來的那些「稀薄」的人際關係。
我猜想,像我們這樣的高敏感族(習慣深度思考的「內向者」),應該都是重視孤獨、可以享受獨處的人吧!

邀您一起在孤「讀」的路上,享受美好的獨處時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格倫生活實踐Lindgrenfan
林格倫生活實踐Lindgrenfan
恰如其分💕才能細水長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