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無效果?存錢沒門路?4個翻轉人生習慣大絕招《原子習慣》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說書時間,嗚喵!
還記得我在《華爾街操盤手》裡提到過複利的效益,《原子習慣》這本書更進一步地告訴你持續不斷慣性的重要和威力有多可怕。在開始分享這四個階段的重點之前,我想要先簡單的分析一下關於「改變」這件事情,
你可以把改變想像成是三層夾心的糖果, 最外層的糖衣是結果,中間的夾心是過程,最核心的理念是身分認同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會從結果出發,去設想改變這件事情。譬如說,我想要有維多利亞麻豆的身材,這就是外在結果,我可能必須要藉著運動或者是節食,來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好!注意到我用的是

"不可能的任務"

這幾個字嗎?因為在身份認同上,我壓根不覺得自己會變成麻豆,所以我在心態上永遠都是個胖子,看似沒有問題,但是在過程中利用意志力運動或節食,意志力消退到最後一刻之後,我可能會自暴自棄半夜偷吃零食,然後減肥又功虧一簣。
啊,為什麼我說了又呢?
在舉另外一個書裡的例子,想像兩個拒絕香菸的人,第一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菸」聽起來沒問題,但他依然認為自己是個吸菸者,帶著這樣的身分和信念,卻希望自己的行為改變;第二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不抽菸」差別雖然很小,但這個說法已經表達出了身分認同轉變,他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個吸菸者了。
從《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裡不斷強調著

認知→情緒→行動

這個循環不只是可以利用在改變自己的情緒上,當然一樣可以用在 "改變自己" 這件事情上。
身分認同的作法其實就是改變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
如果一直把肥宅的形象掛在嘴上,又老說自己是宅宅,那可能舒適和享樂就會被放在健康之前。在我的頻道很多人會問我,到底我是怎麼養成讀書習慣的?我想了一下,可能我的目標從來不是讀完一本書,而是「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當我的身分認同就已經有閱讀這件事情,本來我就不會排斥。
我相信要大家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反正起手是八九不離十一定是:要有錢、要變漂亮、要擅長某種技能,我想請大家先暫停影片30秒,請在「一個**的人」中間填入你想改變的事項,譬如說「一個運動的人」「一個有創意的人」「一個美麗的人」
想好了嗎?
接著我們來把這件事情具體化!假設是一個運動的人,那麼可以藉由每天鍛鍊,將這個身分具體化;或者是一個美麗的人,可能就是天天保養或化妝,藉著重複某一個單一行為,加強自己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說書人,直到我說了一百本書,我才漸漸相信,原來我是個說書人啊...的事實。
身分認同需要時間累積,在一個又一個的習慣之間蛻變。
所以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會是第一步的設定目標。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向自己證明,那麼接著,我就要來講人生必勝法了。

習慣形成四步驟的第一步:提示

提示是促使大腦開啟一個行動的第一步,像是早上聽到鬧鐘,就會起床,或者進入黑暗的房間,就會開燈,有了提示才有近一步的下一個動作,所以不管是要養成好的習慣還是戒除不好的習慣,提示存在與否就相對的重要。
日本的列車司機,在列車靠近的時候,會指著號誌說「現在是綠燈」或者在離開車站的時候,會指著儀表板喊出確切的時速,這套被稱為「指差確認」是被用來設計減少錯誤的安全系統。其實我在出門的時候我也會說出「手機、鑰匙、錢包」並且一邊確認這三樣東西都在我包裡,因為太習慣的事情,反而會容易忽略,甚至不會停下來質疑到底對不對,這可以說是缺乏自我察覺的一個大腦節能BUG。
應用在個人生活中,可以列出一張「習慣計分卡」這是我的早晨習慣,對,這幾年來我張開眼睛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機,我會躺在上面把手機上該做的事情做完才起床,俗稱 – 賴床。
接著可以替這些習慣打上符號,好習慣是+號,壞習慣是-號,不好不壞的話可以是等於。當然,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定義有點微妙,請試著把這些習慣拉長遠來看,如果效益不差就算是個好的開始,接著我們可以在這些習慣中加入想改變的項目。
譬如說我的話,我想要養成早上起床喝水的習慣,所以我會寫下這句話:我會在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到廚房去喝一杯水

請記住一定要寫下來

因為有這個行動才是"提示"最重要的步驟,而且一定要把時間地點和行為都標示進去,不要覺得很白癡,
沒有行動,最後把所有的理想都停留在理想的,才是白癡。

習慣形成四步驟的第二步:渴望

人類的潛在渴望動機自古以來都一樣,保存能量、取得食物和水、找到愛情繁衍後代、與他人建立關係、贏得社會的認可與接納,減少不確定性、取得地位與聲望。然後我們再看看那些讓我們讓我們養成習慣的產品,幾乎都脫離不了上述的動機!
找到愛情=社交軟體,與他人建立關係=臉書,贏得社會的接納和認可=Instagram上發動態,減少不確定性=GOOGLE評價,取得聲望和地位=打電動。
我們習慣預測上社群媒體可以獲得關注,或者是看youtube能夠忘卻煩惱的時候,就把解決空虛感的渴望和這些軟體做了連結,所以我們只需要把一些有阻礙的事情,跟渴望做一個連結,改變思考方式就行了。
舉例來說:必須早起上班,必須為了家人準備晚餐,聽起來很命令也很強迫性,但如果把「必須」換成「可以」,這句話就變成:可以早起上班,可以為了家人準備晚餐,選擇權在自己身上,做起來是不是甘願了些?
或是說:我「可以」在BOOK☆WALKER上買電子書,因為BOOK☆WALKER 6/21~6/23,限時三天,全館文學小說、實用書類通通下殺55折,一本《原子習慣》居然不到200塊!下載APP,手機平板隨時都能養成好習慣,更有機會抽中50塊錢折價優惠碼,一個工商廣告插入,猝不及防!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啊?!
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
像我最近在養成運動的習慣,以往我會告訴自己,我必須瘦身,因為那些天殺的網美都不吃飯;現在我告訴自己,我可以運動,是時候為了健康做點事了!瘦身只是順便啦。接著給這個渴望一點點啟動提示,拿我來說的話,我如果明天要去運動,我會在前一天晚上就在床邊把運動內衣和褲子準備好,早上起床看到他們,我自然就會切換到運動模式,從環境下手去改變!真的有效!

習慣形成四步驟的第三步:回應

最多人在這裡就選擇放棄,不管是因為拖延的關係,還是因為難度障礙太高的關係,當我們真正要開始執行改變的事項,也許頭幾天會熱情滿滿,意志力堅定!但如果是靠意志力或者忍耐,其實事後反彈會更嚴重,不管是減肥還是存錢都一樣,
壓抑慾望是下下策,反而是學會降低阻力,才是養成習慣的上策。
書裡講到一個「兩分鐘法則」我覺得很有趣,同時也能對抗拖延症,簡單的說就是,剛開始養成習慣的時候,千萬不要超過兩分鐘。譬如說,給自己每天看一頁的書,那麼在執行的時候就是一頁!不要超過一頁;或者上健身房兩分鐘,對!就是要堅持兩分鐘,最主要是要讓身體和大腦習慣,我最近在練重訓,一開始也不會從很重的重量,反而是幾乎壓在最輕的那一格,慢慢增加次數,先讓身體習慣這件事情的發生,而且不抗拒,然後,某一天!很神奇的會沒那麼抗拒這個新習慣了,再來慢慢增加強度,記住一定要每天都做,千萬別讓身體斷掉習慣,那怕就算是一分鐘的深蹲也好。
我目前在試著養成睡前三件事,都是三件小事情,深蹲、貼壁或棒式、橋式或仰臥起坐,每次都不多,大約兩到三分鐘,大概不能立即的看到健身成效,但我的目的只是要讓身體習慣運動這件事情而已,或許你也可以想想看,你睡前要做哪三件事?養成習慣之後就有了暗示:做完就能好好睡了呢!

習慣形成四步驟的最後一步:獎勵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家有惡貓的影集,在訓練貓咪的時候,其實就是利用玩具和點心,讓牠們習慣在某些行為之後,會得到獎勵。問題人類養成的目標通常沒辦法這麼立即,我們要的不只是當下瞬間的獎勵,
認清現實吧,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觸及就
減肥、財務自由或任何好習慣都不是,所以多數人很容易在執行到一半的時候就中途放棄,因為沒看到立即性成果。我的方式是在每次運動結束之後,我會給自己一個小時耍廢作為獎勵,這一個小時我可以睡覺或者玩手機,對我而言很奢侈了,相信我。因為給自己的獎勵不可以和自己的人設牴觸,意思是我不可以運動結束後買一塊雞排犒賞自己,但睡覺是合理的犒賞範圍,不少人選擇是完成某件事情後,直接在存錢筒裡放下一些零錢,久了之後就能拿這筆錢出去旅行。
建議是拿透明的存錢筒,實質的看到錢幣增加的成就感,能夠更直接的感受到獎勵。
以上四個步驟除了用在養成好習慣之外,書中還有告訴你怎麼破除壞習慣,當然,礙於影片長度,我這邊就不額外多做說明了,詳情請參閱公開說明書。我所以認為這本書是人生必讀,除了內容真的寫得很好以外,這本書還在每個章節的最後整理了懶人包,還額外附贈一本小冊子,直接告訴你這四項法則怎麼運用在商業跟顧客互動上,這四項步驟不是僅僅使用在習慣,更能扣緊人心和人性。
最後講個書裡的小故事,如果在房間放置一個冰塊,我們冷靜的觀察冰塊的外型,隨著溫度的慢慢上升,原本還是固體的冰塊,在某一個瞬間,從30度到31度之間,冰塊開始融化了,但它不是馬上立刻開始這項轉變,而是經過前面的溫度上升累積,有了這個變化。
所有的好習慣都不是立即性能看見報酬 但所有的享樂型習慣卻都能夠立即給我們滿足
這也是為什麼一樣兩百塊錢,很多人選擇去買一件質料很差的上衣,也不願意多買一本書增加自己的內涵。淺碟文化堆積至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就先從每天兩分鐘,睡前看一頁這個小動作開始做起吧,好嗎?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在下方幫我按個喜歡,記得按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其他上傳的影片喔。星期四晚上我會開直播,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睡前三件事執行計畫,歡迎到時候回來找我聊聊天喔,那麼,我們下星期二晚上八點,說書時間再見,大家掰。
📚書籍資訊📚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0會員
76內容數
NeKo嗚喵,youtube上的說書人 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 覺得文字很有趣,書評不應該硬梆梆 善用活潑肢體和誇張的口氣 拉近不愛閱讀的人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不暴雷的引發閱讀興趣,就是我的超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