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影音] The Man from Eart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個科幻迷,我認為「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句話很貼切地說明了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延伸人性的某種需求或渴望.
我們仰望星空,想要知道在穹蒼之上有著怎樣的景色,所以人類發展太空探索的技術,也所以許多科幻作品是想像著宇宙太空外星人等等與我們現在的地球不同的世界.
不過當我們眼光望向前方看著遠方,是不是也會想要看看自己,或者是自己的身後呢?
當我們想要追究宇宙的奧秘,我們對於地球以及我們人類本身,又是了解多少?
這部電影,<The Man from Earth> 是一部不大尋常的科幻電影,它是基於一個科學的議題,提出一個假設的幻想,不過這個主題非常地"接地氣"(down to earth) :如果一個史前原始人能夠長生不老,活到了現代,那是怎樣的情況
整個故事大綱很簡單:
歷史學教授約翰·歐德曼(John Oldman)令人意外地從大學辭職後,他的同事們來到他的家中為他舉辦告別聚會,並希望教授解釋他為何離開。
教授聲稱他是一個不會衰老的克羅馬儂人,到目前為止已經活了一萬四千多年。
他之所以辭職選擇離開,是因為他若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十年,他不衰老這一事實就會引起那裡人們的懷疑。
眾人有些惱怒,爭相想拆穿這個蹩腳的藉口,可很快他們就發現無法為約翰所言證偽,就如同約翰無法為他所聲稱的事情證實一般。原本友好的歡送會開始變得氣氛迥異……
整部電影就是兩個場景:一個小屋的客廳,和屋外.從頭到尾就是一群人在對話,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作,完全是可以在一個小劇場就弄出來的,
但就是這樣的電影,可以讓人在這些人的對話中跟著思考著一個又一個被拋出來的問題,又被接著揭曉的答案給驚嚇或驚嘆.
換句話說,整個電影的精隨是在對話中,必須要完整地看完才能了解.
Youtube上面居然能夠找到整部電影,還有中文翻譯,這就友善多了.
本劇的導演曾經公開感謝P2P幫忙傳播了這部電影,只是希望說想支持這電影的人要去買DVD或間款,甚至這電影的續集還被官方放上P2P的網路,所以我們就不必太擔心這是不是盜版的問題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76內容數
欣賞各種形式的影音, 各種故事, 各種音樂, 各種舞蹈. 看的聽的想的說的唱的, 讓生活充滿繽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紐約台灣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機動警察Patlabor劇場版>第一集,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機器人動畫名作之一. 影片的開場非常有氣勢,而且搭配音樂很成功地引導的觀眾的情緒.
電影<Back to the Future>中有一段舞會上男主角演奏吉他,唱著一首搖滾樂歌曲,讓我念念不忘至今. 後來才知道這首歌叫做<Johnny B. Goode>.
在美國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上,歌手Lady Gaga演唱美國國歌,揭示了典禮的開始. 不僅是渾厚嗓音和嘹亮的歌聲,她的肢體表演和甜美無畏的笑容,讓整首歌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由三位舞者みうめ(MiUME)、MARiA(水橋舞)和217演出的許多歌舞,藉由網路在各國發展出極大的影響力,他們這些舞曲也都被稱為洗腦舞曲,因為總是能讓人一看再看.
現實中要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川普一起合唱一首歌,那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是<Barbie Girl>這首"不正經"的歌,那就更不可能了. 可是拜科技之賜,影像混音技術把不可能當成可能.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看過的<Space: 1999>科幻影集,故事大概是人類在1999年已經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可是由於一場意外,讓月球脫離地球飛向外太空. 來不及逃出月球基地的人們,只好跟著"漂流月球"一起往太空冒險.
<機動警察Patlabor劇場版>第一集,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機器人動畫名作之一. 影片的開場非常有氣勢,而且搭配音樂很成功地引導的觀眾的情緒.
電影<Back to the Future>中有一段舞會上男主角演奏吉他,唱著一首搖滾樂歌曲,讓我念念不忘至今. 後來才知道這首歌叫做<Johnny B. Goode>.
在美國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上,歌手Lady Gaga演唱美國國歌,揭示了典禮的開始. 不僅是渾厚嗓音和嘹亮的歌聲,她的肢體表演和甜美無畏的笑容,讓整首歌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由三位舞者みうめ(MiUME)、MARiA(水橋舞)和217演出的許多歌舞,藉由網路在各國發展出極大的影響力,他們這些舞曲也都被稱為洗腦舞曲,因為總是能讓人一看再看.
現實中要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和川普一起合唱一首歌,那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是<Barbie Girl>這首"不正經"的歌,那就更不可能了. 可是拜科技之賜,影像混音技術把不可能當成可能.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看過的<Space: 1999>科幻影集,故事大概是人類在1999年已經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可是由於一場意外,讓月球脫離地球飛向外太空. 來不及逃出月球基地的人們,只好跟著"漂流月球"一起往太空冒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大師所幻想的未來,卻是我們的過去;然而他所描寫的未來,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卻又如此符合。沒有多炫目的未來科技,在這充滿詩意的敘述與寫實的人性中,我們想要見證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Thumbnail
我是安徽的一個農民,1985年夏天去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球生活了一個月時間。不但了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以及與宇宙核心秘密有關的方程。     特別是他們的人工場掃描技術,可以取代我們地球上流行的電能,是電的升級產品,一旦被我們社會所重視,立即可以引起人類天翻地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致 過去的地球人們:   這是一封來自未來二零四零年的信,先大致說明一下未來人類面臨的困境。   在二零三零年,來自外星的種族攻擊了我們。   幸好,科學家從外星科技中,發現一種強大的超能力。   這種能力來自於「故事」,那些傳播越廣的故事越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以供人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大師所幻想的未來,卻是我們的過去;然而他所描寫的未來,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卻又如此符合。沒有多炫目的未來科技,在這充滿詩意的敘述與寫實的人性中,我們想要見證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對未來的三種不同想像方式:科幻娛樂作品對遙遠未來的創意描繪、科學家基於現實數據的預測,以及對近未來的具體構思。科幻作品如《回到未來》激發了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科學預測提供了基於現有趨勢的現實展望,而近未來構想則關注即將到來的變化,共同塑造了我們對未來的理解。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Thumbnail
故事背景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存艱難的時代,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況極度懸殊。文章中描述了一個科學家突然意外穿越時空的故事,並開始重新規劃世界,尋找能源和修復土壤的方法。
Thumbnail
我是安徽的一個農民,1985年夏天去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球生活了一個月時間。不但了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還掌握了他們許多超前的科學技術,以及與宇宙核心秘密有關的方程。     特別是他們的人工場掃描技術,可以取代我們地球上流行的電能,是電的升級產品,一旦被我們社會所重視,立即可以引起人類天翻地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致 過去的地球人們:   這是一封來自未來二零四零年的信,先大致說明一下未來人類面臨的困境。   在二零三零年,來自外星的種族攻擊了我們。   幸好,科學家從外星科技中,發現一種強大的超能力。   這種能力來自於「故事」,那些傳播越廣的故事越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以供人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