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嶷,巴郡南充國人。
二十歲的時候,擔任縣裡的功曹。 任內劉備定蜀,盜賊四起,縣長棄家逃亡,張嶷則捨命保護縣長夫人,因而知名。
好個多情種子啊(誤)。 劉備定蜀,為建安十九(214)年。
南充國縣,於獻帝初平四年(193)年所設。 也就是說,張嶷差不多就是出生在建安初年無誤。 這個出名忠勇的年輕人,很快就被劉備徵召為從事。
時郡內士人龔祿、姚伷位二千石,當世有聲名,皆與嶷友善。 當時巴西郡的名士龔祿、姚伷,也都跟張嶷十分友好。
位二千石,是指這二位的官職,是太守。 龔祿在劉備任內就為宕渠太守,後遷越嶲太守,為蠻夷所害。
姚伷則是在劉禪登基元年為廣漢太守。 陳壽在張嶷傳裡的時間序非常繁複,而且用了許許多多這種對比式記年法。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點,就來到了劉禪的第五年。 發生什麼事呢?這時諸葛亮北上漢中,準備展開北伐大業。
後面就有人造反啦。 山賊看準了大量軍資北上運送,在廣漢跟綿竹交界一帶攔截搶掠。
這時張嶷是廣漢都尉,跟著姚伷混飯吃,就奉命出發討賊。 張嶷認為這批山賊聚散如意,用打的很難一次成擒,便假意放出消息,要跟山賊們同盟結個親家。
辦個喜酒當然也是不能少的。
就在酒酣耳熱之際,張嶷事先埋下的刀斧手一擁而出,斬殺了賊首賊兵共五十餘人。 立了大功的張嶷,結果比梨子還衰。 也許是沖煞了喜神,張嶷突然就生了重病。
而他的好朋友姚哥啊……那簡直不是個人。
根據老裴做的註,姚哥就北上去給諸葛丞相服務了。 我這麼看:姚哥把功往自己身上攬,亮曰此人好棒棒,快來幫孤北伐。 張嶷沒領到賞,堆了一身病,家裡又沒錢……張嶷傳差點兩百字就完結了。 還好,接替姚哥的新太守何祗很快到任。
何祗是蜀漢秘書長楊洪推薦的人才,聽說為人厚道,但到底跟張嶷沒有交情……
張嶷決定再相信一次人性,親自前去拜訪何祗,希望借錢治病。 太守何祗二話不說:「讓我來當你的健保吧。」 就這樣,張嶷在家養了幾年病,醫療費全靠何祗支付。
啥病?益部耆舊傳說是風濕。
另方面,姚哥其實也沒那麼不是人啦。 在諸葛丞相底下,姚伷負責進拔人才,終於也是報上了張嶷小弟的名字。
諸葛亮用人不疑,便將張嶷升為牙門將,並派屬給孔明自己最信賴的南中大將:馬忠。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所以陳壽又考試了:請問張嶷養了幾年病?
答案是三年多約四年。 建興九年,馬忠檢舉完李嚴之後,才回來率領張嶷平亂。 張嶷一開始菜菜的,馬忠也只給他三百兵。
但憑著機智跟勇氣,還有義氣,張嶷也是一個過關斬將,逐步得到馬忠信任。 這時候,兩人主要的舞台是汶山郡。
也就是蜀郡北部。 比起王平,張嶷在地緣上跟無當飛軍可說是更為密切。 建興十一年,馬忠受命接替庲降都督職務,仍是要求徵調張嶷助陣。
這邊顯示出,蜀漢的軍制是很嚴謹的。
不是老大調動,下面的小弟就跟著走。 諸葛亮頗是費了一些工夫,在降低個人對軍隊的影響力。 張嶷的特色,是見事判斷十分準確,雖然都是一些小事案例,但老實說頗有郭嘉賈詡這些大軍師的風範。
諸葛亮過世後,武都氐王來降,蔣琬派人迎回但許久未歸,正擔心時,也是張嶷出面給大將軍分析分析……果然一屁彈中。 張嶷能謀善戰,但他始終沒有跟對派系。
蜀漢在諸葛亮之後,真正風靡全場的人,是費禕。 劉禪改元延熙,是蜀漢朝廷的一次大洗牌。
其中,群臣很是為越嶲郡討論了一番……這裡叛亂不斷,太守派進去都被殺掉,搞到沒有人想佔這個「肥缺」。
最終,張嶷被推舉出來,負責去搞定越嶲。 一手大棒一手糖,恩威並施本是張嶷專長。
真要打起來,張嶷也沒在怕的。 張嶷先是打敗了北徼捉馬的老大魏狼,然後採取如孔明對孟獲的策略……不是七擒七縱啦。
是幫魏狼封官,再讓他去招降其他人。 又有冬逢、隗渠兄弟先降後反,張嶷也不客氣,冬逢抓來就殺。
但仍是原諒冬逢的妻子……好歹也是另一個部落的公主,何必惹大家不愉快呢?
隗渠知道消息後,派了兩個人來假裝投降。 張嶷一眼就看穿,跟這兩人說,回去殺了他,你們就是中郎將了(火鳳燎原梗)。 除了幾個大惡後,張嶷又懸賞當年殺害他好友龔祿的傢伙。
在蠻荒地方混的,一定要講義氣。 張嶷有勇有智,有恩惠有義氣。
對於反賊更是一點也不放過。 三年間,越嶲郡治的蠻夷百姓,無不服從這個新太守。 完了嗎?還沒。 張嶷接著還向外擴張,把郡外三縣的部落全都打得趕快來繳稅。
這邊才忙完,張嶷又對那個冬逢的娘家出手了。 原來那個娘家部落,把握著越嶲郡通往成都的要道。
娘家以為女兒跟女婿一起死了,正準備大舉來攻。 張嶷立刻派人傳遞公主的訊息:「我很好,極好,說不出的快活。」
順便對該部落大加封賞。 就這樣,張嶷不但平定了越嶲的反亂,令夷民心悅誠服,更增加稅收,開通與成都之間的連繫通暢。
這個走錯棚的張嶷要是早生個幾十年,那還不是五子良將等級的人才啊。 但是前面就說了,張嶷,沒有跟對派系。 即使立下如此大功,張嶷也不過就領了個撫戎將軍,爵位也停留在關內侯。
彷彿一切都是應該的。 陳壽錄了兩個張嶷的智謀故事,也說明了這個部分。
一是張嶷預言,費禕必定會遭降將刺殺。
二是張嶷與諸葛瞻通信,論述東吳政局。 張嶷始終沒有跟主流派系交好。 待在越嶲十五年,張嶷一直申請調回中央,但直到延熙十七年才獲准。
前一年,費禕被刺,姜維大敗。 朝廷……或者說劉禪知道,北伐需要人才。 回返朝廷的張嶷,受到夷民歡送、士人歡迎。
但也不過領了個盪寇將軍,更被人譏諷他放蕩少禮……在蠻夷之地待久了,都不懂我中華之禮了啊。 張嶷沒有辯解,風濕再次發作的他,默默加入了北伐軍的行列。
只留下一封信給劉禪。 「臣當值聖明,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天不違願,得豫戎事。若涼州克定,臣為藩表守將;若有未捷,殺身以報。」 終於,你願意用我了。 而我們也知道,涼州到底沒有克定。
張嶷也果然殺身以報。 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陣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 張嶷死時約七十歲左右。
而這一次,姜維打下了他個人北伐中,前所未有的傲人戰果。 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間、狄道、臨洮三縣民還。 也因著掌握狄道,帶來了隔年的洮西大勝。 張嶷身懷才能,卻始終不被朝廷看重。即使做出成績,也得不到獎賞。
他不能像孔明姜維一樣鞠躬盡瘁萬古流芳,相對你也不會找到後世對他的批評。 這並不是一個出名的人。
但他卻是少數在這個時代中,智仁勇義忠俱全的男子。 張嶷儀貌辭令,不能駭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筭,果烈足以立威,為臣有忠誠之節,處類有亮直之風,而動必顧典,後主深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