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張華:牧羊少年之旅,啟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英雄不怕出身低,仗義每多屠狗輩。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來自社會底層的有多少?
有賣草鞋的劉備,有放牛割草班的鄧艾。
也有種瓜的單身狗步隲。
在那樣的年代,成年單身可是不孝又不道德的行為。

至於十三歲自耕農的諸葛亮……這其實沒那麼底層。
要再多找幾個,我一時也想不出來了。

魏明帝曹叡末年,北方邊疆漁陽郡太守張平,生了一個兒子。
那正是北方戰亂不休的年代,張平不久便過世,只留下了兒子張華。

張華從小沒有父親,家裡又貧窮。
劉備的媽媽還可以帶著他織席販履維生,張華只能自己牧羊,順便養媽媽。
有感受到劉備他媽的偉大又高了一分嗎?

張華的本籍,是范陽。
范陽是國,一開始是漢獻帝封給曹操之子曹據的侯國。
後來曹丕稱帝,自然就改為親王國。

詳細位置無法確定,但其治下有記錄包含了劉備的故里:涿縣。

從這裡可以看出,范陽是一個從涿郡裡分出來的封國。

不知道是怎樣的機緣巧合,張華被盧植的孫子,盧欽給看上了。
盧欽的父親盧毓,本是曹魏名臣,但在正始年間頗受打壓。

當時盧欽尚無官職記錄,可能就住在老家。
應該都知道,盧植跟劉備是同鄉吧?

不過盧欽的器重,還不足以翻轉張華的人生。
但另一個涿縣老鄉,可就不一般了。

這位爺是曹丕跟曹叡的機要秘書長,中書監劉放。

劉放也對於少年張華十分欣賞,把女兒嫁給了他,並供他讀書。
身為三朝元老,在正始年間,劉放的命運自然跟司馬懿差相彷彿。
只有被曹爽鬥倒架空的份。

正始七年,劉放被逼退位,只准許過年才得以列侯身分入朝拜見皇帝。此後,即使司馬懿政變成功,劉放也未能重回朝堂,於嘉平二年過世。

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劉放就是在這四年間,認識了張華這個少年。
正始七年,張華十五歲。張華的奇才,也就從此綻放。

「華學業優博,辭藻溫麗,朗贍多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少自修謹,造次必以禮度。勇於赴義,篤于周急。器識弘曠,時人罕能測之。」

張華什麼都學,什麼都會,文章寫得好,雜學樣樣精通。
品行禮節,都是上佳之才,更是急公好義,這已經吹得比真命天子還要強大了。

但泰山大人終究沒有回到權力中心,任憑張華如何優秀,也只是個鄉下秀才。
不過書讀得夠多,辦法自然有。

如果張華只是讀儒經,但知察舉一途,那就沒戲唱。
可博覽群書的他,自然知道,東漢最厲害的方式,就是寫一篇好文章,讓人帶往太學,在京師流傳。
那才是最佳的自薦之術。

張華寫下了《鷦鷯賦》,用超級華麗的字句論述飛禽,更藉此表示自己如蒼鷹鷙伏,無法一展長才。
這文章,叫當時的疏狂名士阮籍給看到了。

人稱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經是曹爽門下,跟司馬師政權,那是合不來的。
偏偏,剛好,司馬昭對阮籍很有好感,甚至想讓司馬炎娶他女兒。

這樣一來,別說政治打壓,在魏帝曹髦年間,阮籍只有聲名更旺。

阮籍好評一出,張華的名氣也傳開了。
范陽涿地官員察舉不出張華,這官也不用當了。

張華終於得到舉薦,初為太常博士。
這時候,盧欽也在司馬昭面前說得上話了……盧欽建議,讓張華擔當河南尹丞。
台北市副市長的概念吧。

這個舉例不是為了要理解張華可以擁有的權力,事實上他也沒上任。
重點是,副市長是一個不需經過正常選舉考試管道,就可以任命的高級職務。

這些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呢?並不是無跡可尋。
《三國志》記載,盧欽在魏元帝咸熙年間,才首次擔任尚書。所以最可能發生在這時候。

「轉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頃之,遷長史,兼中書郎。朝議表奏,多見施用,遂即真。晉受禪,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

這一串履歷,首先最重要的是「長史」。
長史,是幕府官員,非朝廷官職。而且是主官手下第一人。
比方諸葛亮的丞相長史,基本上都是他在打仗時幫他代理國政的。

咸熙元年,司馬昭一口氣升上晉王,他已經沒有幕府了。
原本的相國府官員,這時都已轉成晉王國朝廷官員。
誰需要徵長史?

先看最後面:司馬炎稱帝後,張華即封關內侯。
是的,咸熙元年九月,司馬昭決定世子人選,將司馬炎自中撫軍升至撫軍大將軍,開府。

這個時間點上,司馬炎需要幕府官員。
而張華也只有成為司馬炎的下屬,才能在短短一年多後,得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

這輛東方特快車,張華搭上去了。

張華憑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才實料的本事。
晉朝初建,很多制度架構需要改革。
問題是,要改掉的,是魏朝制度。

要參考的,自然是更早的歷史……先秦很多細節已經不適合時代,參考兩漢制度更為重要。
此時離東漢滅亡也有四十多年,更別提建安年間曹操就在改革,前面的桓靈之世又糟糕透頂。

要參考的時代,距今將近百年,那可不是飽讀詩書就能知道的。
偏偏張華什麼都知道。

西漢在哪裡蓋什麼宮,有幾道門,這些沒人要念的古代建築學,張華一清二楚。
不只說得出來,張華還能隨手作畫,一幅漢代宮室草圖,他是信手拈來。

誰敢不服?

但跟開國九公相比,張華也不過是個好用的「工具人」罷了?
不,張華是親信。

就像曹操留給曹丕華歆、王朗、董昭、曹仁、夏侯惇等等這些名臣大將。
晉朝的開國九公,是司馬昭的親信,是司馬昭挑選出來的名士。

不是司馬炎。

而張華的履歷告訴我們,他,才是晉武帝手下的司馬懿。
想要窺知好好先生司馬炎真正的立場,張華的動向,才是關鍵。

在泰始年間,越發高漲的武統派與維持現狀派中,張華,其實是主戰一方。

司馬炎首先派任張華為中書令(中書省副首長),而當時的中書監(首長)則是荀勗。
跟賈充要好,屬於維持現狀派的荀勗。

泰始十年,荀勗接替荀顗(卒)的制禮作樂任務。
但有趣的是,如果關於音樂制定上,荀勗跟張華的意見不同,提出的版本不同,司馬炎都會採用張華的。

張華自己本身好學博識,也非常重視拔擢優秀人才。
而他所提拔的對象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蜀臣陳壽了。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陳壽曾經是蜀漢衛將軍,諸葛瞻的主簿。
但諸葛瞻不喜歡他,後來陳壽就轉進宮廷,在東觀任職了好一陣子。

東觀就是東漢所設的國家圖書館,不過真正的典藏當然都在曹魏那邊。
季漢又不設注記,東觀的作用,更多就是存放這幾十年來的政務軍事文書記錄。

這樣的經歷,對於陳壽日後作史,自然是相當有幫助的。

不過,陳壽脾氣又硬,季漢末年宦官黃皓當道,他也不肯巴結,就一路遭貶。
剛好,陳壽的父親過世,他回家服喪的期間,自己也生了病,讓婢女服侍自己吃藥,卻被人撞見。
大家都認為陳壽行為不檢。

陳壽在季漢不受待見,曹魏打了過來,平定了蜀地,也沒有人要用他。
沒事幹,在家就寫書,也算是東漢史學界的一條定律了。

張華注意到了這個人,把他舉為孝廉,來晉朝國家圖書館工作。
就這樣,陳壽開啟了他的史書之路,但也捲入了張華所在的政治權力漩渦當中。

與荀勗之間的摩擦,只是開端。
咸寧年間,張華終於站出來支持羊祜的滅吳戰略。

這不是張華的表態。
而是司馬炎的表態。

在父親的鋪陳下,成為開晉君主的司馬炎。
如今,要在羊祜的引領之下,成就霸業。

前面說了,張華就像司馬懿。
他的人生,一樣可以分成三段。

開晉,滅吳,八王之亂。

這個貫穿晉初精華的人物,序曲就到這邊了。

開國二十年內,是一個王朝最重大的考驗時刻。
頭過身就過。
頭斷國就亡。

至於西晉,恐怕是因為卡了這麼一下,後來就變腦殘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走個過場,來釐清一下張飛搶夏侯家小蘿莉,確實發生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
Thumbnail
走個過場,來釐清一下張飛搶夏侯家小蘿莉,確實發生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
Thumbnail
張裔,一個在三國演義中有聽到聲沒看到影的人。 在諸葛亮發動南征孟獲的時候,被任命為丞相府長史,負責看家。 這個時期,諸葛丞相府的權力,是非常巨大的。 丞相長史更是丞相府中第一人。 馬謖跟張裔,正是諸葛亮府中最信任的雙霸天。 大家都認識馬謖,可張裔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Thumbnail
張裔,一個在三國演義中有聽到聲沒看到影的人。 在諸葛亮發動南征孟獲的時候,被任命為丞相府長史,負責看家。 這個時期,諸葛丞相府的權力,是非常巨大的。 丞相長史更是丞相府中第一人。 馬謖跟張裔,正是諸葛亮府中最信任的雙霸天。 大家都認識馬謖,可張裔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Thumbnail
張飛是不是一個美男子? 是不是家財萬貫,書畫更為當代一絕? 沒有,沒有要討論這些事情。 就是來看一看,張飛的兩個兒子,在蜀漢的王朝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隨著人物慢慢增加,這個王朝的形象,也會越來越清晰……
Thumbnail
張飛是不是一個美男子? 是不是家財萬貫,書畫更為當代一絕? 沒有,沒有要討論這些事情。 就是來看一看,張飛的兩個兒子,在蜀漢的王朝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隨著人物慢慢增加,這個王朝的形象,也會越來越清晰……
Thumbnail
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大漢天威」這四個字的代言人。 威在哪?威在疆域戰爭上面讓人覺得很有面子。 真刀真槍的戰鬥,以李廣、衛青、霍去病三大將領最為知名。 然而,在李廣人生的後半,有一個擔任過他的副將,也曾經輔佐衛青等人征伐塞外的男人,在歷史課本上佔的篇幅比他們都還多。 他的名字是張騫。
Thumbnail
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大漢天威」這四個字的代言人。 威在哪?威在疆域戰爭上面讓人覺得很有面子。 真刀真槍的戰鬥,以李廣、衛青、霍去病三大將領最為知名。 然而,在李廣人生的後半,有一個擔任過他的副將,也曾經輔佐衛青等人征伐塞外的男人,在歷史課本上佔的篇幅比他們都還多。 他的名字是張騫。
Thumbnail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消滅項羽之後,劉邦如此評斷張良的功績。 這句話也從此成為對於謀士最高的讚賞。 不過今天我們看最後一句:「自擇齊三萬戶。」 齊國,不是韓信跟曹參的封國嗎?
Thumbnail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消滅項羽之後,劉邦如此評斷張良的功績。 這句話也從此成為對於謀士最高的讚賞。 不過今天我們看最後一句:「自擇齊三萬戶。」 齊國,不是韓信跟曹參的封國嗎?
Thumbnail
秦二世三年。 項羽在鉅鹿擊破章邯,威震天下,緊接著以司馬卬為先鋒,往咸陽進發。 同時,劉邦在潁川與張良會合,欲奪關中王。 司馬卬來得極快,但張良也不是泛泛之輩,一聲令下,劉邦率軍北上,搶佔黃河南岸渡口! 項羽從來不知道,從一開始,張良跟劉邦就在算計他。
Thumbnail
秦二世三年。 項羽在鉅鹿擊破章邯,威震天下,緊接著以司馬卬為先鋒,往咸陽進發。 同時,劉邦在潁川與張良會合,欲奪關中王。 司馬卬來得極快,但張良也不是泛泛之輩,一聲令下,劉邦率軍北上,搶佔黃河南岸渡口! 項羽從來不知道,從一開始,張良跟劉邦就在算計他。
Thumbnail
你知道嗎?張良不姓張。 司馬遷雖然沒有寫這句話,但他在《史記-留侯世家》中的行文非常明白。 此人,本姓不可考,以「良」稱之。一直到楚漢相爭正式開打,阿良從韓王那裡回到劉邦身邊,才有了張良這個名字。 韓王成從來沒有真正上任,所以阿良也不會是在新韓國得到封地姓張。 秦代的張縣,屬薛郡。是為故魯國。
Thumbnail
你知道嗎?張良不姓張。 司馬遷雖然沒有寫這句話,但他在《史記-留侯世家》中的行文非常明白。 此人,本姓不可考,以「良」稱之。一直到楚漢相爭正式開打,阿良從韓王那裡回到劉邦身邊,才有了張良這個名字。 韓王成從來沒有真正上任,所以阿良也不會是在新韓國得到封地姓張。 秦代的張縣,屬薛郡。是為故魯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