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因為要幫客戶執行分析程式,需要在明天早上交付,所以今日先不寫讀書心得。來說說〈延後購買〉這件事,這個概念我去年在參加讀書會的時後有在書上看到,當時作者的意思是,如果這個東西你只是一時衝動想買,那可以先忍個一段時間,或許到那時你就不會想買了。

如果把它用在時間價值上來計算的話…

假設要替小孩存大學學費,一年上下兩學期加上生活費預估 20萬,如果想在 20年後付這一筆帳單,每年 2%通膨率來看,投資報酬率 5%,那麼現在要準備多少錢 ?

先計算一下現在 20萬的費用,在 2%通膨後經過 20年會長怎樣:

200,000 x (1+2%)^20 = 297,189 意思是會漲到這個金額

那麼這筆 297,189 折現回來會變成:

297,189 / (1+5%)^20 = 112,007 現在只要準備這麼多就能應付20年後學雜費

上面其實可以合在一起算:

200,000 x 1.02^20 / 1.05^20 = 112,007

有沒有什麼感覺 ? 先停在這,然後再繼續往下看。

如果我們把目標換成一台 150萬的車,忍個三年後再買,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新車有時改款後會更便宜,拔掉有的沒的,就先不計較那麼多啦),然後我們把要買車的錢拿去買一隻配息 5%的牛皮股:

1,500,000 x 1.02^3 / 1.05^3 = 1,375,067 大約現在準備這個金額

把時間拉長到五年:

1,500,000 x 1.02^5 / 1.05^5 = 1,297,614 兩年過後再省八萬的概念 ?

乾脆 20年後再買車:

1,500,000 x 1.02^20 / 1.05^20 = 840,056

實質報酬率

一個今天 100元的漢堡,在通膨 2%的作用下,一年後會變成 102元;如果 100元拿去投資獲得 5%報酬率,一年後會變成 105元,但這個 105元實際上僅剩下 (105 / 102) x 100% = 102.941176 元的購買力,也就是實質報酬率僅有 2.94%。首先,了解幾個觀念:

  • 5% 報酬率指的是「一年後的 105元」對上「現在的 100元」
  • 2% 通膨率指的是「一年後的 102元」對上「現在的 100元」
  • 實質報酬率指的是「一年後的 105元」對上「一年後的 102元」

因此實

質質報酬率 = (1+R投 / 1+R通) - 1 = (R投 - R通) / (1+R通)
= (5% - 2%) / (1 + 2%) = 2.941176%

退休金計算

小明現在 35歲,預計 30年後 65歲退休,現在每個月花 1萬,每年支出 12萬,則小明在 65歲退休後想靠退休金活到 90歲,則該如何計算退休金:

我們若簡單以 4% 法則計算則是 120,000 / 4% = 3,000,000,然後在 65歲時用這個 3,000,000萬每年領不超過 4% (12萬),就能一直領不完,形成一個永續年金。但物價會上漲,30年後的生活費肯定會比現在還要高,因此考慮通膨後的每年費用,計算到 65歲時應為:

120,000 x (1 + 2%)^30 = 217,363.4元

PV(利率, 期數, PMT, 終值, 期末或期初) 可幫我們算出 65歲時要準備的錢:

PV((5% - 2%) / (1 + 2%), 90-65, -217363) = 3,809,902

也就是說要在 65歲準備 381萬才夠,那從小明 35歲開始每個月要準備多少? 假設小明投資帳戶已有 100萬:

PMT(利率, 期數, PV, FV, 期初或期末)
= PMT(5%/12, 12*30, -1000000, 3809902)
= 790元。。。每個月還能領回 790、因為=FV(5%,30, 0, -1000000)=4,32萬

但如果小明現在一毛錢也沒有,他需要準備:

PMT(利率, 期數, PV, FV, 期初或期末)
= PMT(5%/12, 12*30, 0, 3809902)
= -4,578元

所以說為什麼財務自由的人一直在講儲蓄率,這真的很重要,愈早開始投資,加上本金愈大,離財務自由的道路就愈近。儲蓄率要多少才夠,5%、10%、20%其實都還太少,前面有分享過一張儲蓄率跟退休年數的表,我個人是正保持著 50%的節奏,接下來要想辦法多創造其它被動收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omas Chang的沙龍
4會員
17內容數
本專題將透過大量閱讀 FIRE 書籍並從書中獲取有效且可行的方式一步一步達成財務自由之路,並穿插投資大師們如比得林區、柯斯托蘭尼與投資經典書籍如漫步華爾街、投資金律之讀書心得,每日都會有文章,帶領讀者一步一步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Thomas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6
被動選股與主動選股最大的差別在於採用固定策略,因此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使得績效跟著追蹤的指數走。但對於某些投資人而言,除了配置一些 ETF外,仍希望在股市中尋找淺力股或價值股,那麼就需要透過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來找出既可靠又安全的標的。 選股策略:
2022/01/16
被動選股與主動選股最大的差別在於採用固定策略,因此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使得績效跟著追蹤的指數走。但對於某些投資人而言,除了配置一些 ETF外,仍希望在股市中尋找淺力股或價值股,那麼就需要透過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來找出既可靠又安全的標的。 選股策略:
2022/01/13
這章來說,書上的觀點以作者所訪問的人的看法為主,我把它稱之為傳統方式的不動產投資。由於內容可能與台灣的情況不適用,所以以下都是我另外的心得,這章節並沒有提到 REITs ETF。 如果每天看政治新聞會讓你很煩躁,試著放棄這個行程,把時間拿去作些讓你快樂的事。
2022/01/13
這章來說,書上的觀點以作者所訪問的人的看法為主,我把它稱之為傳統方式的不動產投資。由於內容可能與台灣的情況不適用,所以以下都是我另外的心得,這章節並沒有提到 REITs ETF。 如果每天看政治新聞會讓你很煩躁,試著放棄這個行程,把時間拿去作些讓你快樂的事。
2022/01/11
今晚因為要幫客戶跑分析程式, 所以忙裡偷閒, 看了一下日前買的書, 結果越看越燒腦, 看起來是作者寫錯數據, 但又覺得應該是哪邊有問題, 還是記錄一下, 日後有機會再補充清楚. 用這個財務自由計算機也得到 4,525.93 的答案,再用 72法則試試: 原文是這樣寫的:
2022/01/11
今晚因為要幫客戶跑分析程式, 所以忙裡偷閒, 看了一下日前買的書, 結果越看越燒腦, 看起來是作者寫錯數據, 但又覺得應該是哪邊有問題, 還是記錄一下, 日後有機會再補充清楚. 用這個財務自由計算機也得到 4,525.93 的答案,再用 72法則試試: 原文是這樣寫的: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