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習題才是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課本的內容只是入門,實際的做題目才是真正了解一個科目
SOP只是入門,實際的操作才是開始了解一個機台
別人說的理財都只是概念,實際進場才是開始了解投資
實作才是一切,才是你真正開始了解一件事情。在那以前都是吹牛。
avatar-img
2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讀書,課堂說的是千里馬常常有,但是識得千里馬的人不常有,導致千里馬常常被埋沒。這個概念是人與物的關係,也就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其實就是了解事物的人和事物本身的相遇,才讓這個事物變得有意義。
小時很成長的很叛逆,很多事情都很認真地和父母討論,我後來才知道這個叫做頂嘴。父母並不是很感激地聽你給的feedback,那其實都是一種對父母的挑戰。對我的父母來說,這可能也不是他小時候成長的方式,不見得不認同,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應對。
這個月柯市長再次成為媒體寵兒。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什麼是釣魚、或者其實他對中央和某些人有很多不滿。公共事務原本就複雜、政治這種東西本來就會更複雜。
這是一個我自己思考出來的矩陣,描述我發現我和人類的大多數在世界上的行為和帶來的結果,和社會家庭國家那些無關,純粹就是你自己和永續存活之間的關係。
笑傲江湖是一個重情義的傻子在江湖的故事。而且是宅男(我)最喜歡的故事類型。
小時候看張衛健演的鹿鼎記,和後來長大了自己看金庸的鹿鼎記,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皇帝就是皇帝,就算他把你當朋友,你也要永遠記得他是你的皇上。以下微雷。
以前讀書,課堂說的是千里馬常常有,但是識得千里馬的人不常有,導致千里馬常常被埋沒。這個概念是人與物的關係,也就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其實就是了解事物的人和事物本身的相遇,才讓這個事物變得有意義。
小時很成長的很叛逆,很多事情都很認真地和父母討論,我後來才知道這個叫做頂嘴。父母並不是很感激地聽你給的feedback,那其實都是一種對父母的挑戰。對我的父母來說,這可能也不是他小時候成長的方式,不見得不認同,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應對。
這個月柯市長再次成為媒體寵兒。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什麼是釣魚、或者其實他對中央和某些人有很多不滿。公共事務原本就複雜、政治這種東西本來就會更複雜。
這是一個我自己思考出來的矩陣,描述我發現我和人類的大多數在世界上的行為和帶來的結果,和社會家庭國家那些無關,純粹就是你自己和永續存活之間的關係。
笑傲江湖是一個重情義的傻子在江湖的故事。而且是宅男(我)最喜歡的故事類型。
小時候看張衛健演的鹿鼎記,和後來長大了自己看金庸的鹿鼎記,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皇帝就是皇帝,就算他把你當朋友,你也要永遠記得他是你的皇上。以下微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該怎麼過這一生,所以我們讀書、學習、上課。投資、理財雖然沒有在課綱上,但一樣要透過學習、實作,才能學會。 如果你認為只要跟明牌、或是選順眼的標的就可以,那麼那些是投機,不是投資。 學習是要花時間、下功夫,但學會了,那就是真金白銀的底氣。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我目前已經上了大約五六堂 AFP 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老師通常不會從基本概念開始教,反而大部分時間都是 20% 的基礎和 80% 的案例。因此,如果你像我一樣完全沒有基礎,可能會覺得非常吃力。例如,我之前根本沒聽過“預留稅源”、“房地合一”或“重購退稅”這些名詞,就會讓我很難理解課程上的內容。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該怎麼過這一生,所以我們讀書、學習、上課。投資、理財雖然沒有在課綱上,但一樣要透過學習、實作,才能學會。 如果你認為只要跟明牌、或是選順眼的標的就可以,那麼那些是投機,不是投資。 學習是要花時間、下功夫,但學會了,那就是真金白銀的底氣。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我目前已經上了大約五六堂 AFP 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老師通常不會從基本概念開始教,反而大部分時間都是 20% 的基礎和 80% 的案例。因此,如果你像我一樣完全沒有基礎,可能會覺得非常吃力。例如,我之前根本沒聽過“預留稅源”、“房地合一”或“重購退稅”這些名詞,就會讓我很難理解課程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