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閱讀了
《奔跑吧!爸爸》(
分享文),對金愛爛這個韓國作家印象深刻,無論是故事還是文字都令我驚艷不已,所以當讀墨新增了
《垂涎三尺》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就下單,但一直放著未讀。
2021的最後一天,我決定欽點它作為跨年夜的讀物,每天讀一個短篇,不疾不徐地讀完,不禁要讚嘆金愛爛無愧於「都市生態觀察員」、「最關心年輕人生活的作家」這樣的封號,每篇故事都極其細膩動人。我一向嗜讀長篇小說,但是她的短篇令我著迷。
《垂涎三尺》裡對韓國新貧世代的生活與心境有細微的描述,再加上考試院的相關描述(上圖為其一)引起我的好奇心,於是從書櫃裡挑出幾本主題相近的書展開主題式閱讀,自訂為:「亞洲的居住困境與厭世風潮」。
我的小小書單&私心給分
【小說類】
【紀實類】
P.S.其實本來列的清單還含括了一本台灣、一本日本,但是一整個月都浸泡在這麼令人無力的題材之中,需要轉換心情,於是讀完這四本後,決定先暫停,改讀別的書。
讀墨的簡介:
由八篇短篇故事編織出城市中的壓力與束縛,金愛爛以最細微的觀察與筆觸描寫出新貧世代的幸與不幸。在透支人生的同時,還能獲得什麽!?以都市經驗為主題,也涵蓋家庭問題與生活面貌,如城市租屋問題和就業困難、不同習慣與世界的人因合住而產生的摩擦與心理變化、青年上班族為生計奔波的樣貌等,也涵括韓國青年對未來前途的徬徨與迷惘。
八篇裡最愛<2.雅致的生活>、<3.垂涎三尺>、<4.聖誕特典>與<1.刀印>(數字是喜愛度的排序)。
以下簡單分享第一個故事<雅致的生活>的筆記。
因為母親在教育上的盲從,也有甩包托兒圖清閒之意,女孩到學院裡學起了鋼琴。鋼琴,總給人一種高雅脫俗的形象,好似那四腳在屋裡一立,就能為生活質感加分,人也跟著優雅幾分。
女孩一家四口靠著母親日日蒸騰著熱氣的餃子店餵養,卻因父親為人擔保而負債,拖垮了經濟。變賣家產時,母親獨獨不願賣掉鋼琴,抱著也許有一天還能回到過去的虛望。
姐妹倆與一架鋼琴,擠在首爾半地下室的租屋處裡,無聲地掙扎。
一日夜裡,下起了暴雨,淹進了房,姊姊加班晚歸。
折磨著身心又看不見未來的低薪打字工作,爸爸支支吾吾的經濟求援電話,喝醉酒上門倒地不起的姊姊前男友……女孩的整個世界都在落雨。
雨水淹至膝蓋,鋼琴遭水侵蝕,生活、希望、青春如氣泡般浮起,在回憶裡載著鋼琴奔馳的摩托車所掀起的那陣泥塵間,啪啪啪啪一一破裂、逝去。
而雨還一直下,散發一股嗆人的發腥的城市味。 蒙塵的鋼琴,浸濕的琴腳,再高雅的鋼琴,也敵不過潮濕不堪的發霉日子。 「do」的後面自然就是「Re」,但人生裡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音符可以輕鬆地騰空飛翔,人的雙腳卻沉得連踏步前行都困難。
誰又聽到了,從城市底層發出的「do-do」聲,那一個個潮濕的音符,是哭泣的聲音,在被聽見之前,消散乾淨。
這篇正是我愛的金式故事,讀完立刻又重讀了一次。好愛每一個故事裡的意象。從作者筆下大城市裡的小房間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苦悶一代所面臨的困境與絕望心境有深刻的同理。
喜歡《奔跑吧!爸爸》的人,千萬不要錯過。朋友問,「如果奔跑吧是10分,這本有幾分?」我的回答是,以故事來說,這本也是10分,但以文字來說,兩本都是同一個譯者,但個人覺得《垂涎三尺》在文字上的處理沒有《奔跑吧!爸爸》那麼令人驚豔,加上有些用詞不太像台灣的習慣用語(?),也有少許贅詞錯字,所以稍稍扣了一點分數,大概8-9分?不過這點還是絲毫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喜愛。
大蒜辣,人生更辣。
一名男子中年失業後閒居在家,展開剝蒜頭、黏玩偶黏信封、摺紙等副業人生,後來在豬媽的建議下去報考動物園的員工測驗……男子先後遇上許許多多背後各有故事、想活得像個人卻活得不如人的人們,最終為了生存而拋下尊嚴成為獸。
書介上寫著「如卡夫卡《變形記》的辛酸;似卡繆《異鄉人》的荒誕」,不巧這兩本我都還沒讀,但確實整本書滿滿辛酸滿滿荒謬,諷刺意味十足,是這次書單中讀得最鬱悶的一本。
怎樣才算得上正常人?沒房沒車不婚無子,以社會的標準來看,我無疑就是敗犬組的,目前還有份工作可以養得起自己,無須受各種冷眼與嘲諷,但五年十年後又會如何,我自己都沒把握。
看著
金榮秀的求職之路,還有曾在大企業任職卻面臨裁員危機而一次次被迫做出抉擇的
趙豐年,都讓我想到以前常聽到的那句
對別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存活,就不能太善良,但是真的殘忍了,心會安嗎?出於對人性的不信任,閱讀時都會不禁把男子身旁的人都想得太壞,這也是太社會化、看多了人心險惡後的餘毒在作祟吧,也許,我需要讀讀
《人慈》來平衡一下......
男子的妻子後來開始打零工、做副業,誓死捍衛幸福人生存摺,看著兩人剝著蒜頭流著淚,幸福二字顯得無比諷刺。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自視是最具智慧的動物,可以主宰世界,但是我們真的幸福嗎?真正主宰世界的,大概只有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吧,位居中間階層的人也難保哪天沒站穩就落入底層,而底端的人只能任人魚肉,連自己的人生都難以主宰,過得還遠遠不如動物。
蟻居村的現實,就是不斷欺壓弱者的「無法地帶」。
對這些窮到只剩下一條命的人來說,他們只有被蟻居村放棄與被剝削這兩個選擇而已。在這個連基本人權都不被重視的空間中,貧者唯一能享有的權利只有「自殺的權利」。
作者是一名記者,從一場奪去七條人命的大火開始留意到韓國的居住問題,進而深入採訪蟻居房的居住實態,花了一年時間寫了「居住三部曲」的報導(<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大學街新蟻居村>與<被困在單間房中的孩子>),揭露房東對房客掠奪式的租賃產業及其集團利己主義,探討韓國層層剝削的「貧困經濟」如何使貧困固著化,讓這群在城市裡如透明人般苟延殘喘地活著的人們被看見,而本書便是紀錄採訪報導背後的故事。
*地頂考=「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三種居住的簡稱
狹窄、老舊、潮濕、無冷氣無暖氣無窗戶、共用衛浴甚至無衛廁、無完善的消防設施、房東不盡任何修繕等義務……蟻居房正如其中一個小節的標題所說,根本是活人住的棺木,而這般惡劣的居住條件,每月租金竟還要六七千元台幣起跳!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前半部分的群體以老弱族群居多,入住蟻居房後,一住就是十幾二十年,幾乎再無翻身機會;而後半部分則聚焦在年輕族群,認為這只是過渡期,咬牙撐過去,總有一天會實現夢想而脫離苦海。
很喜歡作者在後記裡從另一種角度解讀《三隻小豬》這個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
當所有人都在談論貧窮時,那就表示貧窮並非是源自於個人的不努力,而是結構的問題。
這些結構問題讓惡性循環無限輪轉,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深陷在這循環之中的弱者,無論是老年還是青年,貧窮的原因絕不是「不努力」這麼簡單,而要「脫貧」也不是努力就辦得到。
大批從鄉村到北京討生活的民工,如老鼠般在地底生活,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幫兒子娶妻,有的則是為了存錢養孩子、讓孩子受教育,希望孩子以後能有翻身的可能。
這些鼠族過得苦,他們的孩子也很苦。大批被留在鄉下的留守兒童幾乎等同於棄兒,親子分離所造成的各種心理創傷與悲劇(犯罪、意外、輕生等等)頻傳。
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網民的一句戲語「溫飽權高於人權」,中國的經濟飛躍性成長讓許多人成功脫了貧,光鮮亮麗的另一面,不知還有多少人仍陷在窮困的泥沼中難以脫身,根本沒有餘裕談論人權或自由。這本書寫於2016,如今不知狀況如何。
這本書整體來說結構稍微鬆散,內容也無法很深入,但並不難理解,一來,作者的外國人臉孔在排外嚴重(對外媒格外警戒)的中國成了深入採訪的一種阻礙,再加上作者不是那種吃得了苦的記者(他自己也承認),所以較難蹲低,真正貼近這樣的底層(這本書的給分較低也是因為,作者給我一種坐在高位俾倪人的感覺──當然也可能是我的錯覺);二來,總是受到官方監視而綁手綁腳,閱讀時都不免為那少數幾個願意受訪的人捏幾把冷汗。
貧富差距極大可說是資本主義社會常見的問題,每個國家都一定有貧困潦倒的一群人,不是靠遮掩或極力否認就能輕易抹除他們的存在,但窮人在中國似乎被視為一種恥辱而見不得光,可能,太窮本身也是一種辱華?
<結語>
中國近年來的躺平主義(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求事業進步),韓國從三拋、五拋進入七拋世代(放棄戀愛、結婚、生子、人際關係、買房置產、夢想、希望),日本出現草食族、盛行極簡主義、有個流行語叫「父母扭蛋」(親ガチャ)(意即一個人的命運就像扭蛋一樣,外貌、聰明才智、運動神經、成長環境等,方方面面的條件都在出生時就註定好了,靠後天努力根本沒用),再對照台灣的舒適圈、小確幸……
透過閱讀來看其他國家的狀況,對於青壯年在求職、居住與自我價值的追尋上遇到的高牆與挫敗深有共鳴與理解;對於城市貧民的居住實況──香港人的鴿居、韓國的地頂考與蟻居、中國人的鼠族(北京的井底人)、英國倫敦泰唔士河上的船屋族(houseboat)等等,深感不可思議,但回頭看台灣又是如何呢?台灣的蝸居/囚居/危居,以及日益攀升的高房價......即使說法用詞不同,即使背景與成因各異,但問題都有其相似之處,面臨的困境都大同小異。
讀到越認真生活越貧窮這句話簡直要淚目,說起來,我也是七拋的窮忙厭世一族,但是讀完這些書,我都不好意思亂哭窮了,也對自己所有擁有的一切不再感到理所當然,至少我的陽光不必花錢買,要待在那般潮濕無陽光而充滿霉味的空間裡,我的豬鼻子哪受得了?
《剝削首爾》作者的報導看似有了正面的回響,實則如石子投水般僅掀起微弱的漣漪,石子入水後又回歸平靜無波,這些力量過於分散而薄弱,難以撼動結構分毫,對於在底層掙扎抗議的人們而言,那些希望最終還是虛幻一場嗎?《正常人的條件》的結局看似明亮,我卻看不到光,那道又黑又長的隧道,真的有盡頭嗎?如果有盡頭,是否人人都能走得到呢?
閱讀的過程中,想起了聯合國在2030年前要達成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第11項便是打造永續的城市與社區,力求提供每個人一個包容、安全、堅韌且永續的都市與居住地。距離2030年只剩8年的時間,不知道全球193個會員國都做了什麼樣的努力來達成那17項美好而不可能的任務?
又不禁自問,知道這些狀況又能如何?同為金字塔底端的小螺絲釘,除了覺得原來我並不孤單外,又能改變什麼?
我沒什麼本事,對於這麼龐雜且沉痾難治的難題自然提不出什麼解決之道,但,在《剝削首爾》中可以看到,有些遭剝削的人會忽視自己正在遭剝削的事實,這種忽視又分為「自身情況不允許而無法免於剝削,只好刻意忽視」與「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剝削」兩種。回想起來,以前的自己也因為無知而在遇到不合理的狀況時一無所察,又或者因為不了解而難以理解或同理。
所以,知道或看見,總比不知道或無視好,知道並正視,才有可能有不同的結果,不是嗎?至少,讀完這些書,看待這類議題的角度可以不那麼單一,也讓我學會不輕易論斷他人的可憐或可惡,眼光多些關懷而非尖銳,有一定程度的自覺既可免於剝削而不自知,也可以避免成為共犯,面對一些政策也能有不一樣的觀點吧。
_1月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