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部落格100篇特輯》:聊聊我的閱讀旅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2020年8月8號起在部落格上每周一文,總算來到100篇(灑花)!想趁這個值得紀念的時間點,跟大家聊聊我的閱讀旅程。
其實這主題想寫一陣子了。碰巧前些日子順手一算才發覺百篇將近,想說此篇不寫更待何時!
此外還有另一個契機。幾周前造訪蟬雨越讀,老闆娘熱情推薦近期愛書,我也趁機分享我的部落格與IG。她很開心地按下追蹤,但也好奇地問:為什麼你會想在這個大家都不讀書的時代推廣閱讀啊?
是啊,為什麼呢?
我想,這或許可從我的閱讀旅程中找到解答。

【萌芽:潛移默化】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曾說過,會喜歡上閱讀是因為媽媽的關係。由於媽媽是愛書人,家裡就不缺書,房中很早就有一面書牆讓我賞玩,各種各類的書都有。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就常抱著一本厚重的兒童百科全書在床上趟讀。除惹來好幾頓罵,還害我步入近視深淵。媽媽那時還買了套西洋經典文學兒童版。於是乎,年幼的我就讀過《塊肉餘生記》、《小婦人》還是《戰爭與和平》等大部頭書(雖說是簡化過的)。想當年真有出息,唏噓……
另外還有媽媽推薦的亞森.羅蘋系列(據說她年少時很愛)。那時看的是台灣東方出版社的黃皮本。約莫小五、六的我,每周都到學校圖書館扛好幾冊回家啃讀。兒時的閱讀時光,著實懷念!
黃皮本亞森.羅蘋(引用自誠品

【黑暗:升學陰影】

上國中後升學壓力湧上,花在教科書上的時間日漸增加,讀課外書的時間就直接等比下降。
高中後更是每下愈況。在《大腦喜歡這樣學》一文曾說到這慘澹過往。由於遇上一堆鬼神同儕,讓我對自身能力產生極大質疑,讀書成了件非常痛苦的事。陷入比較漩渦的我,甚至覺得書只要給頭腦好的人讀就好,自己用功只是浪費時間。
這樣的偏激的心態連帶影響我看其他閒書的心情,加上時間幾乎都拿來「念」書,結果三年來讀的量10隻手指都數得出來。國小以來保有的閱讀習慣,就這樣斷了……

【重生:小說世界】

進了大學,時間整個蓬鬆起來。不過,一開始我花更大量時間在籃球場上,閱讀離我已經太遠。讓我重返的契機是我的好心同學。那時到隔壁寢串門,朋友隨手問我要不要看他最近借的書,想說閒來無事,便順手牽回。
這本書是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結果不讀則已,一讀就讓我難以離手,驚嘆推理小說竟能這樣寫。一查才知道原來日本推理小說有分重解謎的本格派,與重寫實的社會派。後來我幾乎追完東野所有著作,也讀了許多社會派大師松本清張的作品。
就這樣,閱讀火種被點燃的我又開始海量地看起書來。
在升大三那年的暑假,假借做專題之名沒回家的我,開始拜讀金庸。花整整兩個月殺玩全套,眼睛都要脫窗。之後又把托爾金的《魔戒》系列、和《精靈寶鑽》都刷了個遍。啊,還有那現在還完結不了的《冰與火之歌》……
馬汀大叔是要富奸到什麼時候……
大學的我完全回到閱讀世界。不過那時看得都是小說,印象中唯一讀的非虛構作品是《世界是平的》,但現在已不大記得它在講什麼了……或許是升學時代陰影仍在,我對偏知識性的書總提不起勁看。
而這樣狀況在研究所時迎來轉向……

【轉向:社會運動】

原本傭散躺在舒適圈讀書的我,在碩班時遇上了改變這一切的重大事件:318學運
記得當時每天睜開眼,就是瘋狂爬臉書、批批踢貼文,任無數資訊直衝腦門。試圖理解這場運動脈絡的我,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是如此「無知」。不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所知甚微,更缺乏經濟學、社會學的視野來理解這個世界。想到這些如此重要的事,我過往居然甚少關注,瞬時感到相當慚愧。
運動結束後,我開始懵懂地跑圖書館,借像李筱峰的《台灣史100件大事》或齊邦媛的《巨流河》之類的非虛構作品,稍稍突破舒適圈。
不過即便意識到不足,那時我更關心的還是即將面臨的就業。由於系上近半都是走入神山,賣肝救國,那時的自然我也是抱著捨身掙錢的心,打算加入護國研替的行列。沒想到出師不利,面試五個部門皆無果。
那時渾噩好一陣子(可見《情緒解鎖》一文),勉強接受後,把研究所畢了業,到高雄微北的鄉間小學,展開此前從未想過的替代役生活……

【拓展:蟄居時光】

替代役對我來說是完全的意外空檔。覺得既然無法賣肝換錢,至少要有些收穫,來個等價交換。「那就來讀書吧!」我想。由於之前意識到的不足,我便將閱讀眼光轉向往那些未曾駐足的領域。管它是科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宗教還是哲學,通通給它嗑下去。
像重讀計畫介紹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世界觀》《黑天鵝效應》等對我影響很大的書,都是在這段時間遇上的。
那時讀的書一隅-1
因為這樣的學習沒有考試與比較的可能,讓我可以依自己的步調前進。替代役什麼沒有雜事最多,於是我便趁澆花、割草時慢慢思索、咀嚼。想不通就放著,讓知識有時間沉澱發酵。真還不懂就放下,一切隨緣。
放下成見,廣闊閱讀的我,每天被各種多元觀點,不斷更新、擊打原本狹隘的視野,眼界整個被打開。為記錄這些感受,我開始用Evernote作閱讀筆記,更有系統地整理所學。
Evernote的閱讀筆記
另外,就連本就有接觸的小說類作品也生出新觸角,讀了像是《靈山》、《邊城》、 《1984》或《 過於喧囂的孤獨》等略有年歲的經典。附個那時讀的書單給大家參考。
那時讀的書一隅-2
總之,這段時日我完全沉浸在書海中,徹底享受到嶄新的閱讀之樂。

【應用:賣肝人生】

當完替代役葛格,繞了一圈的我終究回到科技業,在一間半導體外商展開賣肝人生。而當上社畜的我,也開始轉向閱讀一些較工具的書。
比如因感受到上班後空餘時間極度限縮,而買了許多時間管理書籍(如《搞定》);而面對就業時的撞牆迷惘,我則從自我成長書籍中找到解方(如《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同時我也開始發現理財的重要,一改過往對金錢的不敏感,買了不少財經書回來研讀(如《漫步華爾街》)。
也正是這段時間,我想分享閱讀的心更加強烈,覺得好東西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但或許是求學時的自卑心再次作祟,總覺得自己能力欠佳,不敢分享。這些在〈魯宅如我是怎麼開始寫東西的?〉中已談過,就不贅述。
總之,最後在2020年8月8日,我在〈姆斯的閱讀空間〉發表第一篇讀書心得。讓我的閱讀展開又一段新旅程!

【後記:閱讀想像】

如果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會發現我讀的東西挺雜的。這散廣的狀況,其實正反映著我一路的閱讀軌跡。
扣回開頭的問題:為什麼要在這個沒人讀書的時代推廣閱讀?
理由與我的經歷自然是不可分。閱讀對我來說就像是場探索,藉由書中文字,我得以到各種新鮮領域冒險。而我希望這些「閱讀」風景能被更多人看見。
我從不想將自己定位成那種濃縮式的重點說書。我所做的更像是展示旅行時的景點照,推薦這些好地方。如果大家因這些分享,親自踏足那些所在,甚至發現我所沒注意到的美妙景色,那是再好不過。
而我同時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分享,讓大家得到更多觀看世界的角度與方式。
《真相製造》《成功的反思》中提到的,在這資訊乍看富足的時代,人們的認知差異卻越來越大,我們反而活在一個更加分裂的世界。我期待的是,有沒有可能透過這些分享,讓大家發現「原來也有這些面向的思考啊!」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將部落格取名為閱讀「空間」的原因。我希望大家可以輕鬆自在地走入這裡,隨意晃晃,找個舒適的地方獨自品思,或可與我討論,或可與他人交流。
如此或許就能褪去現在網路社會慣常的劍拔弩張,得以理解他人的觀點,進而嘗試溝通,找到彼此都更能接受的更好方向。我理想的閱讀空間就是一個能實踐這些的場域。
當然,上面這些都還沒實現(笑)。我也還在摸索著除了部落格、粉專、IG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媒介。最近正好看完《創造安娜》,不知怎麼,對安娜想搞的ADF很有感。或許等哪天本夠厚,搞個實體閱讀空間也不錯(?)
亂想完畢,該結語了。我想,在這個短影片、社群圖文當道的「快」時代,閱讀正是給了一個「慢」下來的機會,讓我們得以靜靜思尋。而唯有靜下來,我們才更能反芻自我、理解他人與認識世界。這是閱讀教會我的事,也是我想在這個沒人讀書的時代,分享閱讀的原因。

PS. 因為有些文章只發布在方格子或Matters,所以文章數略有差異。100篇是總量,怕有人誤會說明一下(笑)。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185會員
220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姆斯的閱讀空間〉開張以來,不知不覺已寫下近百篇文章。在《大腦喜歡這樣學》曾分享過,身為理工宅,求學時最糟的科目就是國文,作文分數更是屢屢在大考扮演拖油瓶腳色。這樣的我居然會開始寫東西,還有人賞光閱讀,想來真的挺不可思議。
會知道《女傭浮生錄》,是因看到志祺七七在與飽妮拍的2021票選最佳影集介紹。在飽妮大力推薦下,才看了這部從未聽聞,且片名毫不吸引人的美劇。沒想到一看就無法自拔,超乎預期地好看。覺得一定要來介紹這部被中翻片名耽誤的神劇。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2021將入尾聲,又迎來年末儀式時間。這是我順著方格子徵文而訂下的規矩,希望每年可以用一篇文章總結〈姆斯的閱讀空間〉這一年經歷的種種,並開啟新一年的展望。 好的,廢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又到了寫Matters年度問券的時候。用這份高難度問券為2021做個結,應是很不錯的。
這次很高興收到Engoo的邀請,提供一個月的英文線上家教體驗。〈姆斯的閱讀空間〉經營一年多來第一次接到非書籍類合作,開心(灑花)。
〈姆斯的閱讀空間〉開張以來,不知不覺已寫下近百篇文章。在《大腦喜歡這樣學》曾分享過,身為理工宅,求學時最糟的科目就是國文,作文分數更是屢屢在大考扮演拖油瓶腳色。這樣的我居然會開始寫東西,還有人賞光閱讀,想來真的挺不可思議。
會知道《女傭浮生錄》,是因看到志祺七七在與飽妮拍的2021票選最佳影集介紹。在飽妮大力推薦下,才看了這部從未聽聞,且片名毫不吸引人的美劇。沒想到一看就無法自拔,超乎預期地好看。覺得一定要來介紹這部被中翻片名耽誤的神劇。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2021將入尾聲,又迎來年末儀式時間。這是我順著方格子徵文而訂下的規矩,希望每年可以用一篇文章總結〈姆斯的閱讀空間〉這一年經歷的種種,並開啟新一年的展望。 好的,廢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又到了寫Matters年度問券的時候。用這份高難度問券為2021做個結,應是很不錯的。
這次很高興收到Engoo的邀請,提供一個月的英文線上家教體驗。〈姆斯的閱讀空間〉經營一年多來第一次接到非書籍類合作,開心(灑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回想第一次嘗試日更文章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印象中似乎只持續十天左右就被迫中斷,中斷的理由很多都是不預期的突發狀況、太累或是想偷懶一下,默默的就結束第一次短暫的日更,又恢復到每週一到兩次的週更。
在網路普及的世代下,如何成為一個內容創造者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分享了撰寫部落格文章的不同方向與技巧,包括日記/紀錄類型、知識分享/教學文章類型以及好書及好片推薦的撰寫訣竅。
Thumbnail
《湯神君沒有朋友》感想:在看《湯神君沒有朋友》的時候,我時常會想,一個人真的可以不依靠任何人際關係,就快樂的活下去嗎? 男主角湯神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似乎是一件充滿荊棘的事情,真的很難做到。 但是...
雲澤突然覺得有甚麼東西在暗處盯着他,連忙轉身,一道黑影在他眼前一閃而過,他輕輕揉了揉眼睛。再次睜開雙目時,璧玉般清澈的翠色瞳孔中,只有一間深紅色的兔兒神寺廟,黑色身影早已不知所終。但空氣中飄浮着的滿天星香氣,足以證明那並非錯覺。 他整個人瞬間緊繃起來,但也只有一瞬。若是常人,應該早就嚇得方寸大亂,
Thumbnail
前面的憂鬱主題文介紹心理治療法主以認知、正念這兩種方法。這篇藉《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此書介紹另種對情緒釋放及療癒身心也很有效果的方法:藝術治療。作者莉亞‧古茲曼希望為個案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使其有創意的表達情緒,同時建立生命的新契機。把壓力、焦慮、惶恐、不安轉交給藝術,卸下傷痛,撫慰身心。
Thumbnail
故事的開頭,始於一個從口袋中掉落的耳機套,讓本應毫無交集的學長與學妹(主角)兩人,有了邂逅的小小契機。 「我想認識學長,學長也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我們來約定一件事吧。我們每天問對方一個問題,被問的人一定要誠實回答。目標是一百個問題。」
Thumbnail
前幾天百靈果訪談葉丙成教授的影片中,談他創辦的「BTS 無界塾實驗教育」,內容真的深深吸引到我。內容包含了他本身對翻轉教育的概念,還有引導學生實際找到自己長才的方法,我一直覺得自己受的教育太過制式化,規定你只能學多少,也沒留什麼空間讓你探索「真正的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普遍存在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原因。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回想第一次嘗試日更文章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印象中似乎只持續十天左右就被迫中斷,中斷的理由很多都是不預期的突發狀況、太累或是想偷懶一下,默默的就結束第一次短暫的日更,又恢復到每週一到兩次的週更。
在網路普及的世代下,如何成為一個內容創造者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分享了撰寫部落格文章的不同方向與技巧,包括日記/紀錄類型、知識分享/教學文章類型以及好書及好片推薦的撰寫訣竅。
Thumbnail
《湯神君沒有朋友》感想:在看《湯神君沒有朋友》的時候,我時常會想,一個人真的可以不依靠任何人際關係,就快樂的活下去嗎? 男主角湯神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似乎是一件充滿荊棘的事情,真的很難做到。 但是...
雲澤突然覺得有甚麼東西在暗處盯着他,連忙轉身,一道黑影在他眼前一閃而過,他輕輕揉了揉眼睛。再次睜開雙目時,璧玉般清澈的翠色瞳孔中,只有一間深紅色的兔兒神寺廟,黑色身影早已不知所終。但空氣中飄浮着的滿天星香氣,足以證明那並非錯覺。 他整個人瞬間緊繃起來,但也只有一瞬。若是常人,應該早就嚇得方寸大亂,
Thumbnail
前面的憂鬱主題文介紹心理治療法主以認知、正念這兩種方法。這篇藉《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此書介紹另種對情緒釋放及療癒身心也很有效果的方法:藝術治療。作者莉亞‧古茲曼希望為個案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使其有創意的表達情緒,同時建立生命的新契機。把壓力、焦慮、惶恐、不安轉交給藝術,卸下傷痛,撫慰身心。
Thumbnail
故事的開頭,始於一個從口袋中掉落的耳機套,讓本應毫無交集的學長與學妹(主角)兩人,有了邂逅的小小契機。 「我想認識學長,學長也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我們來約定一件事吧。我們每天問對方一個問題,被問的人一定要誠實回答。目標是一百個問題。」
Thumbnail
前幾天百靈果訪談葉丙成教授的影片中,談他創辦的「BTS 無界塾實驗教育」,內容真的深深吸引到我。內容包含了他本身對翻轉教育的概念,還有引導學生實際找到自己長才的方法,我一直覺得自己受的教育太過制式化,規定你只能學多少,也沒留什麼空間讓你探索「真正的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普遍存在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