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部落格100篇特輯》:聊聊我的閱讀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2020年8月8號起在部落格上每周一文,總算來到100篇(灑花)!想趁這個值得紀念的時間點,跟大家聊聊我的閱讀旅程。
其實這主題想寫一陣子了。碰巧前些日子順手一算才發覺百篇將近,想說此篇不寫更待何時!
此外還有另一個契機。幾周前造訪蟬雨越讀,老闆娘熱情推薦近期愛書,我也趁機分享我的部落格與IG。她很開心地按下追蹤,但也好奇地問:為什麼你會想在這個大家都不讀書的時代推廣閱讀啊?
是啊,為什麼呢?
我想,這或許可從我的閱讀旅程中找到解答。

【萌芽:潛移默化】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曾說過,會喜歡上閱讀是因為媽媽的關係。由於媽媽是愛書人,家裡就不缺書,房中很早就有一面書牆讓我賞玩,各種各類的書都有。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就常抱著一本厚重的兒童百科全書在床上趟讀。除惹來好幾頓罵,還害我步入近視深淵。媽媽那時還買了套西洋經典文學兒童版。於是乎,年幼的我就讀過《塊肉餘生記》、《小婦人》還是《戰爭與和平》等大部頭書(雖說是簡化過的)。想當年真有出息,唏噓……
另外還有媽媽推薦的亞森.羅蘋系列(據說她年少時很愛)。那時看的是台灣東方出版社的黃皮本。約莫小五、六的我,每周都到學校圖書館扛好幾冊回家啃讀。兒時的閱讀時光,著實懷念!
黃皮本亞森.羅蘋(引用自誠品

【黑暗:升學陰影】

上國中後升學壓力湧上,花在教科書上的時間日漸增加,讀課外書的時間就直接等比下降。
高中後更是每下愈況。在《大腦喜歡這樣學》一文曾說到這慘澹過往。由於遇上一堆鬼神同儕,讓我對自身能力產生極大質疑,讀書成了件非常痛苦的事。陷入比較漩渦的我,甚至覺得書只要給頭腦好的人讀就好,自己用功只是浪費時間。
這樣的偏激的心態連帶影響我看其他閒書的心情,加上時間幾乎都拿來「念」書,結果三年來讀的量10隻手指都數得出來。國小以來保有的閱讀習慣,就這樣斷了……

【重生:小說世界】

進了大學,時間整個蓬鬆起來。不過,一開始我花更大量時間在籃球場上,閱讀離我已經太遠。讓我重返的契機是我的好心同學。那時到隔壁寢串門,朋友隨手問我要不要看他最近借的書,想說閒來無事,便順手牽回。
這本書是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結果不讀則已,一讀就讓我難以離手,驚嘆推理小說竟能這樣寫。一查才知道原來日本推理小說有分重解謎的本格派,與重寫實的社會派。後來我幾乎追完東野所有著作,也讀了許多社會派大師松本清張的作品。
就這樣,閱讀火種被點燃的我又開始海量地看起書來。
在升大三那年的暑假,假借做專題之名沒回家的我,開始拜讀金庸。花整整兩個月殺玩全套,眼睛都要脫窗。之後又把托爾金的《魔戒》系列、和《精靈寶鑽》都刷了個遍。啊,還有那現在還完結不了的《冰與火之歌》……
馬汀大叔是要富奸到什麼時候……
大學的我完全回到閱讀世界。不過那時看得都是小說,印象中唯一讀的非虛構作品是《世界是平的》,但現在已不大記得它在講什麼了……或許是升學時代陰影仍在,我對偏知識性的書總提不起勁看。
而這樣狀況在研究所時迎來轉向……

【轉向:社會運動】

原本傭散躺在舒適圈讀書的我,在碩班時遇上了改變這一切的重大事件:318學運
記得當時每天睜開眼,就是瘋狂爬臉書、批批踢貼文,任無數資訊直衝腦門。試圖理解這場運動脈絡的我,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是如此「無知」。不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所知甚微,更缺乏經濟學、社會學的視野來理解這個世界。想到這些如此重要的事,我過往居然甚少關注,瞬時感到相當慚愧。
運動結束後,我開始懵懂地跑圖書館,借像李筱峰的《台灣史100件大事》或齊邦媛的《巨流河》之類的非虛構作品,稍稍突破舒適圈。
不過即便意識到不足,那時我更關心的還是即將面臨的就業。由於系上近半都是走入神山,賣肝救國,那時的自然我也是抱著捨身掙錢的心,打算加入護國研替的行列。沒想到出師不利,面試五個部門皆無果。
那時渾噩好一陣子(可見《情緒解鎖》一文),勉強接受後,把研究所畢了業,到高雄微北的鄉間小學,展開此前從未想過的替代役生活……

【拓展:蟄居時光】

替代役對我來說是完全的意外空檔。覺得既然無法賣肝換錢,至少要有些收穫,來個等價交換。「那就來讀書吧!」我想。由於之前意識到的不足,我便將閱讀眼光轉向往那些未曾駐足的領域。管它是科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宗教還是哲學,通通給它嗑下去。
像重讀計畫介紹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世界觀》《黑天鵝效應》等對我影響很大的書,都是在這段時間遇上的。
那時讀的書一隅-1
因為這樣的學習沒有考試與比較的可能,讓我可以依自己的步調前進。替代役什麼沒有雜事最多,於是我便趁澆花、割草時慢慢思索、咀嚼。想不通就放著,讓知識有時間沉澱發酵。真還不懂就放下,一切隨緣。
放下成見,廣闊閱讀的我,每天被各種多元觀點,不斷更新、擊打原本狹隘的視野,眼界整個被打開。為記錄這些感受,我開始用Evernote作閱讀筆記,更有系統地整理所學。
Evernote的閱讀筆記
另外,就連本就有接觸的小說類作品也生出新觸角,讀了像是《靈山》、《邊城》、 《1984》或《 過於喧囂的孤獨》等略有年歲的經典。附個那時讀的書單給大家參考。
那時讀的書一隅-2
總之,這段時日我完全沉浸在書海中,徹底享受到嶄新的閱讀之樂。

【應用:賣肝人生】

當完替代役葛格,繞了一圈的我終究回到科技業,在一間半導體外商展開賣肝人生。而當上社畜的我,也開始轉向閱讀一些較工具的書。
比如因感受到上班後空餘時間極度限縮,而買了許多時間管理書籍(如《搞定》);而面對就業時的撞牆迷惘,我則從自我成長書籍中找到解方(如《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同時我也開始發現理財的重要,一改過往對金錢的不敏感,買了不少財經書回來研讀(如《漫步華爾街》)。
也正是這段時間,我想分享閱讀的心更加強烈,覺得好東西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但或許是求學時的自卑心再次作祟,總覺得自己能力欠佳,不敢分享。這些在〈魯宅如我是怎麼開始寫東西的?〉中已談過,就不贅述。
總之,最後在2020年8月8日,我在〈姆斯的閱讀空間〉發表第一篇讀書心得。讓我的閱讀展開又一段新旅程!

【後記:閱讀想像】

如果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會發現我讀的東西挺雜的。這散廣的狀況,其實正反映著我一路的閱讀軌跡。
扣回開頭的問題:為什麼要在這個沒人讀書的時代推廣閱讀?
理由與我的經歷自然是不可分。閱讀對我來說就像是場探索,藉由書中文字,我得以到各種新鮮領域冒險。而我希望這些「閱讀」風景能被更多人看見。
我從不想將自己定位成那種濃縮式的重點說書。我所做的更像是展示旅行時的景點照,推薦這些好地方。如果大家因這些分享,親自踏足那些所在,甚至發現我所沒注意到的美妙景色,那是再好不過。
而我同時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分享,讓大家得到更多觀看世界的角度與方式。
《真相製造》《成功的反思》中提到的,在這資訊乍看富足的時代,人們的認知差異卻越來越大,我們反而活在一個更加分裂的世界。我期待的是,有沒有可能透過這些分享,讓大家發現「原來也有這些面向的思考啊!」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將部落格取名為閱讀「空間」的原因。我希望大家可以輕鬆自在地走入這裡,隨意晃晃,找個舒適的地方獨自品思,或可與我討論,或可與他人交流。
如此或許就能褪去現在網路社會慣常的劍拔弩張,得以理解他人的觀點,進而嘗試溝通,找到彼此都更能接受的更好方向。我理想的閱讀空間就是一個能實踐這些的場域。
當然,上面這些都還沒實現(笑)。我也還在摸索著除了部落格、粉專、IG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媒介。最近正好看完《創造安娜》,不知怎麼,對安娜想搞的ADF很有感。或許等哪天本夠厚,搞個實體閱讀空間也不錯(?)
亂想完畢,該結語了。我想,在這個短影片、社群圖文當道的「快」時代,閱讀正是給了一個「慢」下來的機會,讓我們得以靜靜思尋。而唯有靜下來,我們才更能反芻自我、理解他人與認識世界。這是閱讀教會我的事,也是我想在這個沒人讀書的時代,分享閱讀的原因。

PS. 因為有些文章只發布在方格子或Matters,所以文章數略有差異。100篇是總量,怕有人誤會說明一下(笑)。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avatar-img
199會員
242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姆斯的閱讀空間〉開張以來,不知不覺已寫下近百篇文章。在《大腦喜歡這樣學》曾分享過,身為理工宅,求學時最糟的科目就是國文,作文分數更是屢屢在大考扮演拖油瓶腳色。這樣的我居然會開始寫東西,還有人賞光閱讀,想來真的挺不可思議。
會知道《女傭浮生錄》,是因看到志祺七七在與飽妮拍的2021票選最佳影集介紹。在飽妮大力推薦下,才看了這部從未聽聞,且片名毫不吸引人的美劇。沒想到一看就無法自拔,超乎預期地好看。覺得一定要來介紹這部被中翻片名耽誤的神劇。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2021將入尾聲,又迎來年末儀式時間。這是我順著方格子徵文而訂下的規矩,希望每年可以用一篇文章總結〈姆斯的閱讀空間〉這一年經歷的種種,並開啟新一年的展望。 好的,廢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又到了寫Matters年度問券的時候。用這份高難度問券為2021做個結,應是很不錯的。
這次很高興收到Engoo的邀請,提供一個月的英文線上家教體驗。〈姆斯的閱讀空間〉經營一年多來第一次接到非書籍類合作,開心(灑花)。
〈姆斯的閱讀空間〉開張以來,不知不覺已寫下近百篇文章。在《大腦喜歡這樣學》曾分享過,身為理工宅,求學時最糟的科目就是國文,作文分數更是屢屢在大考扮演拖油瓶腳色。這樣的我居然會開始寫東西,還有人賞光閱讀,想來真的挺不可思議。
會知道《女傭浮生錄》,是因看到志祺七七在與飽妮拍的2021票選最佳影集介紹。在飽妮大力推薦下,才看了這部從未聽聞,且片名毫不吸引人的美劇。沒想到一看就無法自拔,超乎預期地好看。覺得一定要來介紹這部被中翻片名耽誤的神劇。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2021將入尾聲,又迎來年末儀式時間。這是我順著方格子徵文而訂下的規矩,希望每年可以用一篇文章總結〈姆斯的閱讀空間〉這一年經歷的種種,並開啟新一年的展望。 好的,廢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又到了寫Matters年度問券的時候。用這份高難度問券為2021做個結,應是很不錯的。
這次很高興收到Engoo的邀請,提供一個月的英文線上家教體驗。〈姆斯的閱讀空間〉經營一年多來第一次接到非書籍類合作,開心(灑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一直說自己是小川糸老師的粉絲,但卻遲遲沒有讀過小說之外的文章,太慚愧了!前陣子在書友們的推波之下,我終於開始閱讀這本為期一年的日記散文。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有別於其他的說書人只分享實用的書籍,我自己覺得我應該比較像是書痴,凡舉小說繪本到雜誌漫畫,我幾乎來者不拒,但有個領域我一直遲遲沒有興趣:輕小說。主要是一直沒有吸引我的主題,而且很多日系輕小說最後都會有動畫或漫畫的作品,但今天我要推薦這套輕小說,即使現在動畫正在連載中,我還是很推薦大家看本體小說,真的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打從我小學自定為「書蟲」開始,內心就默默定立一張「人生該讀」的清單。因為我認為要讀過這些經典著作才擔得起「書蟲」之名,當然這純屬個人偏見,不過我發現當中的選擇想法頗為有趣,特此分享一下。 但願有生之年讀得完的書: (✅代表我竟然完成了)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一直說自己是小川糸老師的粉絲,但卻遲遲沒有讀過小說之外的文章,太慚愧了!前陣子在書友們的推波之下,我終於開始閱讀這本為期一年的日記散文。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有別於其他的說書人只分享實用的書籍,我自己覺得我應該比較像是書痴,凡舉小說繪本到雜誌漫畫,我幾乎來者不拒,但有個領域我一直遲遲沒有興趣:輕小說。主要是一直沒有吸引我的主題,而且很多日系輕小說最後都會有動畫或漫畫的作品,但今天我要推薦這套輕小說,即使現在動畫正在連載中,我還是很推薦大家看本體小說,真的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打從我小學自定為「書蟲」開始,內心就默默定立一張「人生該讀」的清單。因為我認為要讀過這些經典著作才擔得起「書蟲」之名,當然這純屬個人偏見,不過我發現當中的選擇想法頗為有趣,特此分享一下。 但願有生之年讀得完的書: (✅代表我竟然完成了)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