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生活隨筆2】 海岸

西子灣的海
西子灣的海
台南的家離海邊約三十分鐘的車程。
在灣裡地區,有一段長約五公里,被稱為黃金海岸的海岸線。童年時,假日的午後,爸爸常開車載全家人到這裡來。小孩子最喜歡沙灘,起初踏上時彷彿踏著堅實的地面,而後雙腳卻緩緩地陷落,令人上癮地不斷地走著,只為了一次次重複那陷落的感覺。當雙腳埋進沙中時,沙子還殘留著陽光的溫暖,一股暖流瞬間包覆著整個腳掌,非常舒服。加上沙子在腳掌周圍緩緩流動,輕輕地刮搔著皮膚,都是沙灘有著與眾不同的吸引力的原因。
大學時就讀高雄的中山大學與海匹鄰,距離比小時候更近。
每回從山坡上的宿舍往山下的教室走去時,整片的海就那樣大剌剌地佔滿整個視線。那純粹的藍彷彿會刺眼一般,不斷地圍繞在每一位中山大學的學生周圍,在要去文學院上課的途中、在騎車從前門到校外時、在宿舍窗戶往外望時。直到習慣它如習慣陽光一樣,至此那藍便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有時我會來到一直延伸到海中的海堤,只為了聽聽海浪不斷拍打消波塊的聲音,單調而規律,但總能讓心情沉澱下來,將煩惱拋到九霄雲外。
畢業當完兵後,為了從事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出版業,我來到台北,蝸居於盆地邊緣的中和南勢角附近,每天通勤時間需花上一個小時左右。那時中和線仍直通淡水線,也無法直接到忠孝新生站轉乘,我每天從景安站搭捷運到民權西路站,再轉乘公車到位於中山國中站的公司上班。因上班時間較早,加上冬天日出的晚而日落的早,因此天還未全亮便出門,而回到家時已經夜幕低垂。
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還沒將自己塑造成符合社會期待的形狀,還在試探、還會受傷。每天都懷抱著忐忑的心情出門上班,在座位上聽到腳步聲便惴惴不安,電話鈴響更像是警報器似的,讓我只想找個地方避難。為此我每天耗盡心神,無論是身體或心理都疲憊不堪。加上冬天的台北多雨又寒冷,永遠灰暗陰沉的天空拒人於千里之外,讓我始終感覺不被台北這塊土地所接受,彷彿不小心踏入一場沒有受邀的宴會,覺得尷尬與無地自容,卻又無法離開。
而在某個假日早晨,晴空萬里,純淨的天空好像在對我招手,叫我別浪費這好天氣。我便騎著機車出門,沒有目的地,只想享受一下難得的晴天。我沿著盆地的邊緣,逆時針一路從南勢角到新店再到木柵、深坑,接著走南深路到了南港。在南港休息片刻後繼續往汐止的方向而去。初春微涼舒適的風吹過身體,也連帶使心情愉悅起來。半小時候,高速公路末端的高架橋映入眼簾,我到了基隆了。
此時,空氣中混雜著海的鹹味與船隻的油煙,那是港口獨特的氣味,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那是高雄哈瑪星港邊的氣味。就在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地發現,來到台北之後,現在才首次這麼接近海;才發現原來我對於海的氣味、顏色、聲音,是這樣的懷念與渴望。
我再繼續沿著公路騎到盡頭的和平島,並再次看見那純粹的藍。曾經那麼熟悉與親近的大海,在幾個月的時間內被推到了記憶的深處,但在此刻,大海映入眼簾的那一剎那,那些遠的、近的、開心的、難過的片段,瞬間又回到腦海中最醒目的位置,彷彿一直都在那裡不曾遠離。
和平島的海,遠眺基隆嶼
在我的每一個人生階段中,都有一片專屬的海,黃金海岸的海、西子灣的海。海是每一個階段的象徵、寄託,也是一處歸屬與出口,我可以對海吐露心事、宣洩情緒,將內心的雜物與垃圾一股腦地傾倒而出,以尋求內心的平衡與重新獲得力量。
而在基隆和平島的岸邊,我終於找到了屬於現在的海。雖然未來的路仍灰暗不明,可能崎嶇、可能迷路。但若潮汐自亙古以來能以不間斷的毅力拍打著陸地,那麼對未來的路,我相信我也可以克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