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何吃,才能吃到味道之外的風景?

吃美食不只是為了果腹或炫耀,重點是對身體的好處,再進一層是價值或意義,飲食作家 蔡珠兒在《紅燜廚娘》中寫道:「每顆芒果都是一部迷你的地方志,抄錄當地的土質季風和水……除了香和甜,我還吞進各種經緯的熱帶陽光。」除了可口好吃之外,食物中還有什麼更迷人的滋味呢?
真正的美食,常常隱身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因為無需喧囂,就自帶光華,而烹調的職人總是專注,不花非必要的力氣。如果從探訪飲食的某個角度切入,就能交會的時刻,遇到各個領域、世代的精彩人事物。

重新認識自身家鄉的價值

風土特質,是指在獨特的地理環境下,獨有的氣候、溫度、土壤,而有不同的味道。桃園地景藝術節 2021+,特別推出「桃園宴」,不僅將大地當餐桌,還用在地的食材,找出當地能將食物賦予價值的料理好手,集結共同的力量,發揮各自的絕學,製作出可食可看可品的美食。
桃園是北部的大糧倉,雪山山脈純淨的水透過桃園與石門大圳網狀水路流經,豐饒了萬物,也孕育了美味珍饈與夢幻食材,透過藍帶主廚們的味覺設計成一道道有風土味道的佳餚,主廚以風土之名,除了展現自身廚藝,還要跟在地職人進一步溝通、探索環境,集結眾人之力,才能提升宴席的深化價值,形塑出的多元多貌的差異化,呈現的不僅是食物、美學,還有文化。

可以吃的風土化成美食饗宴

搭飛機回國降落前,往下看到那一片綠色稻田中交錯著大大小小陂塘,像極了珍珠般,就是可產生桃園三號米的良田,不僅是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的常勝軍,並且連年奪冠,米粒豐潤飽滿,煮熟後細聞帶有淡淡芋頭的清香。
在微風徐徐的南崁溪畔,周邊的壯志展品和燈光秀彷彿已經變成配角,食物才是主角,在一陣陣輕輕地讚嘆聲中,說菜人用溫柔敦厚的聲音介紹每一道菜的來源背景,讓每個人可以細細品味口中的食物,也懷著一份感激,專心飲食,就是對食物和料理達人的敬重。
主廚以桃園三號米、新屋鵝、石門水庫活魚、桃園豬、平鎮蜂蜜、龜山茶等在地食材,由藍帶主廚設計成14道美味佳餚、3道特色飲品,推出限量席次的餐會,每道菜都有屬於桃園在地的故事,以「食物」作為載具,深入桃園的人文歷史、生態環境不同場域,進一步讓前來的遊人有個入口,了解土地友善或在地的農耕理念,探討人與土地的新關係。

可食風景也玩地景

大家安靜聆聽,進一步了解在地物產:以發酵技術獨步全國的公賣局桃園酒廠、龜山林口台地的冠軍東方美人茶、全世界最大垂直12層的科技農場生菜……等,而桃園豬,是被國家指定育種保存的重要黑毛豬品種,一般飼養350天以上才出貨,大理石紋油花讓肉質鮮嫩多汁,是有認證標章的珍貴豬肉。
另外還有以發酵技術獨步全國的公賣局桃園酒廠、龜山林口台地的冠軍東方美人茶、石門水庫天然魚場的手撈新鮮活魚、全世界最大垂直14層的科技農場生菜…桃園得天獨厚擁有豐富地景資源,才能孕育出這些高品質的食材。
這一場味覺的體驗或許可說是「食地景」,將桃園森川里海不同風土的頂級物產,開創出屬於桃園的地景菜色,也透過「食」連結料理達人、地方團隊與在地食材,就像一幕幕生動的生活紀錄片,外地人透過對美食的想望更深度暸解桃園,也找到貼近土地的方式與認同。

食在地吃當令 ,向節氣學飲食

各領域職人站在桃園的土地上,堅持自己信念的耕種、畜牧、養殖、生產出他們的自信之作,再透過味覺設計變身成一道道專屬桃園味。場域成為人、事、物的匯集,嘗試與更多不同領域的團隊互動交流,尋找新的視野、新的可能,一次就能嘗到台灣風土的滋味。
大自然提供各式各樣的天然食材,滋養著人類發展出文明、也發展出精彩多樣的飲食文化,食品工業的出現、追求規模經濟的社會,看似讓飲食生活更加便利、選擇更多,卻不知不覺讓我們遠離廚房、背離自然,取而代之的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全球性的生態浩劫。
產地的一把米糧蔬果,要歷經多少路程,才能到達我們的餐桌?到達時農友辛勤的結晶又還能剩多少新鮮?
順應時令,選用當季、在地食材,就是最永續的飲食生活方式。擁抱大自然與土地賜予的恩惠,讓我們透過地方食材與時令料理,感受台灣精彩的風土滋味。透過親手製作的料理,好好照顧自己、照顧身邊心愛的人,也開始修復,飲食與生活、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用自己的方式說土地的故事

所謂的「台灣味」,可說是餐桌上傳承的愛與滋味,包括了在地風土和社會遷移的人文元素流轉,涵蓋原民、閩南、客家、外省、新住民,甚至日式飲食等多元住民生活交融的集體記憶。
從文化切入,知道食物本身的故事與由來,眼前的一碗飯不再只是止飢的食物,好奇心一旦被打開,就會開始進一步挖掘,持續累積文化上的故事的同時,也期盼這份感動能透過有系統的故事脈絡,讓更多朋友甚至外地人來體驗。
在地取材、吃當令季節食物有多難?我們可能隨手實踐嗎?網路爬文時代,瞭解問題已不再是困難的事,我們何不一起即知即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