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1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在中國的“零冠狀病毒”封鎖中,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正在努力生存

三月一個寒冷的下午,在中國東北部吉林省的一個封閉城市,常麗萍站在醫院外,絕望,不知道該去哪裡。
Chang一直在努力讓患有腎臟疾病的丈夫進行四天的透析——在他們所在的城市長春當月早些時候被迫實施嚴格的封鎖後,這種常規治療似乎變得不可能了。 Covid-19的爆發。
張說,她把他帶到了為那些住宅區——就像他們的住宅區——有 Covid-19 陽性病例的居民指定的醫院。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被拒之門外。據張說,社區工作者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將她的丈夫加入隊列。
“但他怎麼能等呢?......他已經四天不敢吃喝了......因為害怕毒害他的身體,”張說。 “醫院不讓我們進去,我們也不知道去哪裡……現在我非要眼睜睜的看著他死嗎?”
在城市的另一邊,李晨曦也陷入了恐慌,無法照顧患有子宮內膜癌的母親。在這座擁有 850 萬人口的工業城市於 3 月 11 日實施封鎖後,兩個多星期以來,她的母親都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李說,他們當地的醫院在疫情暴發期間不接收病人,而且她還沒有找到另一個開口。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但腫瘤不會等我們。腫瘤每天都在增長,”李說。
“有很多疾病比新冠病毒更嚴重......我媽媽被診斷出患有絕症,我只想盡快拿到藥,這樣我才能讓她活著,”李含淚說。
對於李和昌來說,他們所愛之人的個人健康危機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中國更大的危機之中,因為中國正努力應對兩年多來首次大規模爆發的 Covid-19。現在,多個城市——包括上海的金融中心和中國北部“鐵鏽地帶”的幾個城市——已被置於政府強制封鎖之下,這是中國毫不妥協的“零疫情”戰略的一部分。
兩年來,這種方法——試圖通過嚴格的隔離措施、大規模檢測和追踪以及直接封鎖來消滅所有感染——一直被執政的共產黨譽為成功。
但現在,隨著該國努力應對長達數週的高傳染性 Omicron BA.2 變種的爆發,像張和李這樣的恐怖故事也成為“零新冠病毒”對中國意味著的一部分。
不知所措
在這種“零新冠病毒”制度下,醫療系統可能很快就會被隔離所有陽性病例(無論其嚴重程度如何)的要求所壓垮,即使在上個月放鬆了規則以允許將患者送往中央隔離設施而不是只有醫院。
避免交叉污染的程序也可能使醫務人員的常規任務變得複雜,而醫院急診病房由於暴露於 Covid-19 而定期關閉以進行“消毒”。
對於那些處於封鎖狀態的人來說,去醫院旅行可能具有挑戰性,通常需要特別許可或救護車。
隨著衛生當局試圖保護該國免受 Covid-19 的大規模爆發,所有這一切都產生了將弱勢群體的健康置於危險之中的意外後果。
應對最近爆發的 Covid-19 疫情的地方政府已經承認了這些缺點——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已經推出了支持熱線和其他措施——例如允許離開受限制的化合物——以幫助人們獲得醫療服務。
但這可能並不總是足夠的。
週三,長春市政府回應 CNN 的置評請求時表示,已經解決了醫療問題,並發布了“強調優先考慮(危重)患者的指令”。
“現在沒有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代表在與李和張通話幾小時後,在 CNN 撥打的電話中說。
婦女引用的醫院沒有接聽多次電話。
上海的危機
面臨這些問題的不止長春一家。
在金融中心上海,被廣泛認為是中國裝備最精良、最先進的城市,當局承認在應對不靈活的零新冠疫情政策帶來的不可預見的影響時,在獲得緊急醫療服務方面存在不足。
截至週五早上,由於每天報告的新病例數以千計,這座擁有 2500 萬人口的城市中的大部分現在都處於嚴格的封鎖狀態。
根據較早的計劃,該市的東半部——大約 1100 萬人——被限制在家中進行四天的大規模測試,接下來的四天將有 1400 萬人的下半部分。
但在周四晚上,當局延長了對大部分東部地區的封鎖措施——其中一些地區已經被針對性地封鎖了數週,而且還沒有明確的結束跡象。
2022 年 3 月 29 日,身穿防護服的工人向上海一個被封鎖的社區居民運送蔬菜。
上海 3 月份的 30,000 多例病例中,絕大多數被記錄為無症狀或輕度,該市迄今未報告死亡病例。儘管如此,醫療保健系統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為患者必須留在醫院和檢疫中心——工人們正爭先恐後地在體育場和展覽中心建造這些設施。
醫院證實,上週,一名下班護士在被關閉進行消毒的自己醫院的急診病房被拒之門外後死亡。
週三,浦東封鎖區的另一名居民在家中遭遇緊急醫療事故,無法到達醫院後於週三死亡。
中國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的一段視頻似乎已被原始海報刪除,顯示居民聚集在一輛救護車和一台除顫器周圍,為他們的鄰居求救。
但眼前的醫務人員穿著防護服,坐在救護車內,似乎沒有讓步。當地衛生當局後來發表聲明說,這輛車本來是用來運送另一名居民的。
這起案件——CNN無法獨立核實其情況——促使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於週四道歉,將責任推給了醫務人員。該委員會表示,儘管衛生工作者試圖專注於治療另一名患者,但他的做法“不恰當”且“缺乏經驗”。
但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觀察者指責該系統。 “我們不是被 Covid 殺死,而是被 Covid 控制措施殺死,”類似 Twitter 的微博上的一條流行評論指出。
“以人為本,以人為本”
即使其城市努力應對零疫情帶來的負擔,但很明顯,中國領導層擔心替代方案會更糟——最近幾天,衛生官員強調,如果病毒在中國廣泛傳播,衛生系統將面臨不堪重負的危險。 14 億人口,尤其是由於老年人的疫苗接種滯後。
相反,中國試圖以“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旗幟團結其人民支持他們的 Covid-19 措施——這句話歸因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個月的講話,他在講話中敦促當局“實現以最小的成本,發揮最大的防控效果。”
兩年來,中國的“零新冠”政策廣受歡迎——尤其是在官方媒體強調海外疫情爆發的可怕性並灌輸對這種疾病的恐懼之際。
但據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衛生安全專家尼古拉斯·托馬斯稱,現在有跡象表明人們越來越擔心這一成本。
托馬斯說:“公眾對病毒的威脅以及應急響應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挑戰都感到擔憂。”
“中國當局現在面臨著雙重挑戰,既要安撫公眾,又要與一種已經失控的病毒作鬥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