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政權、殘暴手段不僅被容許,還被理論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Crédits : Reuters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克里姆林宮之下流手段」

烏克蘭戰爭彰顯普丁政權的統治手段、核心理論,〈費加洛報〉記者指出:「烏克蘭所有被俄軍佔領的區域,都顯現出恐怖景象」,如民女被姦殺,市民被綁從背後或頭部處決,集體屍體坑,或者政治菁英被綁架、暗殺。
這些恐怖行動,正是普丁政權「專為烏克蘭人民的再教育。」如此「集體恐怖」,可能於近日加劇,因普丁剛剛任命「敘利亞屠夫」-德沃爾尼科夫將軍,作為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之總指揮官,另外加上惡名昭彰的普丁親信「華格納傭兵」,車臣暴虐的降軍,專門於背後執行「克里姆林宮之下流手段」。

-「消滅烏克蘭」特別行動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恐怖殘暴,在於一種「報復心理」。面對烏克蘭的橘色革命,和2014年歐洲廣場革命,普丁不僅以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直接回應,更處心積慮針對基輔民主政權,展開「斬首行動」。〈費加洛報〉記者分析:「恐怖、殘暴不僅作為規則,作為俄軍文化,更銘刻於克里姆林宮核心的意識形態中。」如普丁的親信,前總統梅德維傑夫,即不斷呼籲「去烏克蘭化」(désukrainisation),因為普丁認為這個國家作為「人工虛構」,其大俄羅斯政權的使命,即為「消滅烏克蘭的歷史和名字」。

-「滅絕和驅逐」烏克蘭民族

如史達林於1930年代,以「大饑荒滅絕烏克蘭人民」,造成五百萬人死亡,「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烏克蘭著名的記者 Vitaly Portnikov 分析道。
如此種族仇恨場景,不僅讓人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有歷歷在目的當代例子,如九十年代波士尼亞戰爭中,受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勢力,試圖滅絕波士尼亞人,造成兩萬至五萬平民死亡。國際法庭已經判決,這是種族滅絕犯罪。
烏克蘭戰爭不僅是莫斯科與基輔的衝突,更是專制政權與民主社會的爭戰,而基輔則成為歐洲最危險的火線。烏克蘭人民為世界捍衛的,正是一個面對恐怖政權,免於恐懼的自由社會。

【延伸閱讀】


【原文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4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基輔附近已發現 1222 平民的屍體,更有證據顯現,俄軍犯下強姦事件,烏克蘭檢方已展開調查 5600 件俄羅斯戰爭罪行。 普丁今天(四月12日)和其可能唯一盟友,白俄羅斯同樣是「終身總統」的盧卡申科,一齊神采奕奕,視察俄羅斯東部的空軍基地。 【原文連結】
普丁主義像是一種「神祕宗教」,於二十一世紀,提出「帝國主義」、「軍事侵占」、「宗教至上」、「民族第一」等意識型態清洗,不僅是回到蘇聯時期,甚至回到沙皇時期,回到中古世紀...
根據法國〈解放報〉調查,俄國媒體從早先宣稱對烏東發射飛彈,一見大量平民死傷,「馬上翻臉」。
法國〈世界報〉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之後,分析中國與俄羅斯「互相支援」(coordonner),以官方機構主導「造謠計畫」(campagnes de désinformation)。
法國〈世界報〉自俄對烏克蘭戰爭爆發第一天,即密切注意背後中俄關係,提出於習近平與普丁 38 次會面下,長期醞釀,「中俄軸心」終於此次戰爭具體成形。世界秩序由中俄控訴的「美國單極主義」,將被打回至上世紀蘇聯模式的「後冷戰」、「雙極對抗」。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基輔附近已發現 1222 平民的屍體,更有證據顯現,俄軍犯下強姦事件,烏克蘭檢方已展開調查 5600 件俄羅斯戰爭罪行。 普丁今天(四月12日)和其可能唯一盟友,白俄羅斯同樣是「終身總統」的盧卡申科,一齊神采奕奕,視察俄羅斯東部的空軍基地。 【原文連結】
普丁主義像是一種「神祕宗教」,於二十一世紀,提出「帝國主義」、「軍事侵占」、「宗教至上」、「民族第一」等意識型態清洗,不僅是回到蘇聯時期,甚至回到沙皇時期,回到中古世紀...
根據法國〈解放報〉調查,俄國媒體從早先宣稱對烏東發射飛彈,一見大量平民死傷,「馬上翻臉」。
法國〈世界報〉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之後,分析中國與俄羅斯「互相支援」(coordonner),以官方機構主導「造謠計畫」(campagnes de désinformation)。
法國〈世界報〉自俄對烏克蘭戰爭爆發第一天,即密切注意背後中俄關係,提出於習近平與普丁 38 次會面下,長期醞釀,「中俄軸心」終於此次戰爭具體成形。世界秩序由中俄控訴的「美國單極主義」,將被打回至上世紀蘇聯模式的「後冷戰」、「雙極對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