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那些離開與留下的人(下)

致 那些離開與留下的人(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台北長大的我,這幾年是離開家鄉最久的一段日子

前陣子,回到台北那些曾經熟悉的街道...那些曾經熟悉人事物...

天母一帶曾是因為工作關係常進進出出的地方。

天母的一處廟宇

天母的一處廟宇

J姐,在那裏經營一家檜木家具店;那是一家述說著故事的店,面對即將失傳的師傅手藝,這是許多傳統產業都面臨的狀況;年輕人向外發展,中壯老年人回鄉、留守家園。或許假以時日,那些外漂的遊子最終也會選擇那原本開始的地方。

繁華的都市外衣底下,更值得細細品味的是一方水土。儘管困難的此時此刻,想想那些依然為某個信念堅持的人們,總是有出路的。

R老師,她的出現與離開,讓我更深刻認識到“帕金森氏症”;“法文”貫串了她精彩奇幻的一生,但是終將面對快速衰老的身體和不受控制的軀幹;她用僅限的生命,紀錄了自己與病症的對話...,讓醫者對疾病的認識再走近了一步。我相信人與這個世界上的連結,一定不僅止於這些生於此、長於此的人。某種程度上,就像電影阿凡達,萬物都是連通的!?

南島晚霞

南島晚霞

遺憾總是來得太遲,那些希望可以把握的人,總是放走的太快;是否某些關心讓你覺得太過刻意,但是那或許是對方想要維持一段關係的尺度拿捏。

雖然您已離開了很遠,但是星心相映,那是永恆的鏈結。

或許世界越走向更遙遠的宇宙,我們更要回頭看看那個最初的地方,那些在你身邊的一切。


P爸,年輕的時候出國留學,學成後歸國,後因工作關係再次征戰海外各地,近年決定回國安定下來;每個“征服世界”的背後,其實都有個放不下的那個人,等待在遙遠的一方;童年對P爸的小孩而言,是片段的、陌生的,必須和電話那端的陌生人講話,並且相信彼此成立的親屬關係。

如果每個離開與留下的決定都那麼容易,那人生就可以輕易重來,可惜有些事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台東池上

台東池上


總有先賢化星閃閃,可我寧願燈光為伴
跋山涉水看不見命如山,運似輕舟世間滄海

-李健《滄海輕舟》歌詞


各種意義與形式的“離開”需要勇氣,“留下”同樣也是需要的!


喜歡我的創作,歡迎不吝給予愛心點讚!



avatar-img
仔仔的沙龍
8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仔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故事或許可以從這一本書開始說起... 《 蘇西的世界 ( The Lovely Bones ) 》出版於2002年,隨後於2009年翻拍成電影上映。那年適逢高三準備聯考之際... 但是那是痛苦、掙扎的,對於每個在生老病死路程上的生命來說,不管離開或仍留在這個世界,都有屬於自身的功課要去完成。
早晨片刻聽到了一段不錯的訪問節目 在人生的旅途中,誰沒有迷失過、挫折過呢? 每當羨慕、追隨一個典範或偶像,其實不是他的光芒多麼耀眼,而是在這些光芒背後的努力過程...,這些更耐人尋味。很少是一次就能成功,很難有天資聰穎,很難有雄厚的背景...,大部分的我們都是普通人。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被導師推派代表班上參加朗讀比賽。 其實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老師會找我?!當時的我個性內向,講話口吃,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況且書不是唸得很好,記得為了參加這個比賽,必須背好幾篇課文,結果我在比賽前根本沒有認真背好...。 此後,這件事就這麼過了!
人啊,就是那種即使明天地球就要毀滅了,今天還是堅持要種下蘋果樹的生物。我們一起抱著這樣的想法活下去吧! 樹木希林 ( 1943~2018 ) 2020年的過年,當時還在與家人討論著中國一個還不明朗的病毒... 時間匆匆將進入防疫第三年了,人們是該與這場病毒共處的時候了! 為努力扮演好角色的你(妳)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偶然看到了一段主持人魯豫訪問李安導演的視頻 一個人能夠耐得住幾年沒有正職收入,而能夠堅持理想的信念 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 在這幾年疫情的考驗下,多少人的堅持變成了那段“曾經擁有”...; 對於八零、九零後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場挑戰,一場生存的挑戰。 也是你我在追尋的那個內在潛能!
故事或許可以從這一本書開始說起... 《 蘇西的世界 ( The Lovely Bones ) 》出版於2002年,隨後於2009年翻拍成電影上映。那年適逢高三準備聯考之際... 但是那是痛苦、掙扎的,對於每個在生老病死路程上的生命來說,不管離開或仍留在這個世界,都有屬於自身的功課要去完成。
早晨片刻聽到了一段不錯的訪問節目 在人生的旅途中,誰沒有迷失過、挫折過呢? 每當羨慕、追隨一個典範或偶像,其實不是他的光芒多麼耀眼,而是在這些光芒背後的努力過程...,這些更耐人尋味。很少是一次就能成功,很難有天資聰穎,很難有雄厚的背景...,大部分的我們都是普通人。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被導師推派代表班上參加朗讀比賽。 其實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老師會找我?!當時的我個性內向,講話口吃,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況且書不是唸得很好,記得為了參加這個比賽,必須背好幾篇課文,結果我在比賽前根本沒有認真背好...。 此後,這件事就這麼過了!
人啊,就是那種即使明天地球就要毀滅了,今天還是堅持要種下蘋果樹的生物。我們一起抱著這樣的想法活下去吧! 樹木希林 ( 1943~2018 ) 2020年的過年,當時還在與家人討論著中國一個還不明朗的病毒... 時間匆匆將進入防疫第三年了,人們是該與這場病毒共處的時候了! 為努力扮演好角色的你(妳)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偶然看到了一段主持人魯豫訪問李安導演的視頻 一個人能夠耐得住幾年沒有正職收入,而能夠堅持理想的信念 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 在這幾年疫情的考驗下,多少人的堅持變成了那段“曾經擁有”...; 對於八零、九零後的年輕人們,更是一場挑戰,一場生存的挑戰。 也是你我在追尋的那個內在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