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確診」,是中了「陰暑」

不是「確診」,是中了「陰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在5月5日立夏前ㄧ日,天氣由炎熱轉涼,氣候涼爽甚至是偏陰涼,工作日晚間披著背心穿著短褲,進行一般的晚間路跑後,未流汗也無不舒適。然而,隔天竟然中暑了。

約上午11:00明顯的疲倦感突然來襲,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一直維持同樣的盯著電腦螢幕姿勢還會暈眩。想著午間趴著休息一下應該會見好,但午後卻事與願違,暈眩、疲倦、肩頸僵硬逐漸加重、甚至是想嘔吐。

跟主管報告,主管緊張詢問該不會是確診吧(瞬間引發一片小混亂)。身體的症狀不是完全符合確診情形,趕忙請假就診中醫診所,醫師說:「天氣忽冷忽熱,你的身體熱氣無正常排除,調節不佳,濕氣籠罩,頭重腳輕之疲倦稱「濕困」,俗稱「陰暑」。」

開了好些利濕、發表的方劑,出診所後,嘴饞勁犯了,安慰自己,中暑喝仙草茶、吃嫩仙草再應景不過(80世代樂天病又上身),接著到隔壁新開的「瘋仙草」朝聖。(《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仙草能「療飢澤顏」,而且能治療中暑、火氣大、皮膚發炎、牙痛等熱性體質引起的不適症狀)

吃了「嫩仙草」、喝了「仙草茶」,服了中藥,不舒服的症狀就慢慢消失了,理所當然的跟家人說要早點睡,其實還是偷偷的看了遍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睡夢中,竟還是被蚊子侵擾,免不了開了燈ㄧ遍翻找,殊不知,蚊蟲就跟大紅電影中的三姨太梅芳一樣,人間蒸發了。。改天再來說說這部電影)

雜言:中暑中醫最見效,生病也要找尋小確幸。





avatar-img
蔡雜方格room
7會員
47內容數
浮生若夢,生活從來不是個好朋友。 筆耕人的辛苦您懂得,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雜方格room 的其他內容
以中醫的觀點,人類其實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倍受天氣影響, 節氣由來,最早可以溯及上古中國周朝以前, 古代的人們,靠天吃飯,不得不尊重大自然,經由不停的觀察與記錄,最終成就了一項偉大的人類遺產"二十四節氣"。 但這篇文章的要旨並非要討論節氣,想說的是 如何在立夏安穩生活。
一直很喜歡 "浮生"這個詞彙, 第一次聽到"浮生"二字,是來自於"浮生若夢"這個成語。 第二次聽到"浮生",則是來自於韓劇步步驚心,當王昭望著人去樓空的宮殿,輕輕地吐出"浮生"二字,當下極致了王昭的近乎絕望的孤獨感。 浮生,也是人生,老莊以人生在世,虛浮無定,稱作浮生。
以中醫的觀點,人類其實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倍受天氣影響, 節氣由來,最早可以溯及上古中國周朝以前, 古代的人們,靠天吃飯,不得不尊重大自然,經由不停的觀察與記錄,最終成就了一項偉大的人類遺產"二十四節氣"。 但這篇文章的要旨並非要討論節氣,想說的是 如何在立夏安穩生活。
一直很喜歡 "浮生"這個詞彙, 第一次聽到"浮生"二字,是來自於"浮生若夢"這個成語。 第二次聽到"浮生",則是來自於韓劇步步驚心,當王昭望著人去樓空的宮殿,輕輕地吐出"浮生"二字,當下極致了王昭的近乎絕望的孤獨感。 浮生,也是人生,老莊以人生在世,虛浮無定,稱作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