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可能,與誤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原題為〈NFT:從數位藝術到球員卡〉
2022年5月9日刊載於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


NFT:從數位藝術到球員卡


  NFT的全名為「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不同於比特幣、以太幣等等「同質化代幣」,NFT不能相互替代與分割,因此很適合當作數位資產的所有權證,舉凡音樂、數位藝術、虛擬世界的土地都能透過NFT交易。2021年3月,數位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賣中以約新台幣19.5億元成交,締造了在世藝術家成交作品的第三高價紀錄。

  更值得一提的是,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與不可竄改性,使得NFT就算被轉移至其他平台交易,原作者依然能夠追蹤並獲得分潤,未來的藝術家不再需要眼睜睜看著作品價格水漲船高,自己卻拿不到半毛錢。

  美國職籃NBA提前看見了這項技術的潛能,早在2020年推出NFT虛擬球員卡。對於藏家來說,無論是想蒐集卡片的稀缺性,還是想藉此證明自己喜愛卡片中的球員,只要不執著於物質實體,NFT就可以提供與紙本無異的功能;對於投資者來說,除了不用擔心因保存不慎而掉價,還能夠始終確保卡片的真實性。

  NFT技術的應用前景不可限量,媒體對此的報導卻多少帶有誤解,甚至有妖魔化的傾向,導致有些民眾對其敬而遠之。以下將針對「鬱金香狂熱說」與「不環保」兩點,提供不同的視角。

NBA官方推出的NFT虛擬球員卡(圖片來源:nbatopshot.com)

NBA官方推出的NFT虛擬球員卡(圖片來源:nbatopshot.com)


NFT是否只是鬱金香狂熱?


  搜尋NFT的相關新聞,大多是某位名人藉此賺進大筆鈔票,或是默默無名的人因為炒作而一夕致富。部分媒體因而評斷NFT只不過是另一波鬱金香狂熱,並戲稱購買NFT只是在浪費錢購買毫無價值jpg圖片。

  這個說法點出了確實存在的NFT炒作現象,卻也忽略了一件事:許多NFT除了是數位圖片的所有權證,還會提供「賦能」。譬如曾獲米其林二星的名廚江振誠在近日推出自家餐廳的NFT,持有者能夠優先訂位並享用專屬料理;亦有電玩遊戲在開發前透過NFT發行遊戲角色,不只兼具募資功能,持有者還能夠加入DAO(去中心化組織),參與遊戲開發的決策。

  相較於炒作出來的圖片可能毫無價值,長期經營的NFT會在發行之前公布專案藍圖(Roadmap),吸引購買者支持其所對應的未來。當然,並非所有的NFT都真的會兌現藍圖內容,因此購買前必須審慎評估團隊背景。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 Murakami Flowers NFT 的專案藍圖(圖片來源:murakamiflowers.kaikaikiki.com)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 Murakami Flowers NFT 的專案藍圖(圖片來源:murakamiflowers.kaikaikiki.com)


|環保的爭議,以及解決之道


  音樂家坂本龍一於2021年底發行「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NFT,隨即有媒體抨擊這項行為不環保。坂本龍一當時選用以太坊(Ethereum)來發行作品,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電力, NFT因而常被視為破壞環境的元凶。

  針對這點,目前已經有環保鏈Tezos或是兼容鏈Polygon等等替代方案出現,耗費的成本遠低於以太坊。而以太坊也預計會在2022年內升級成2.0,由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轉變為PoW與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並存,藉此解決耗能的問題。使用者若能持續監督,相信高耗能的NFT將會成為過去式。

  另一個角度來看,聯合國早已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登記難民身分,藉此追蹤捐款與糧食的流向,減少中間機構的剝削;同時也有醫療團隊嘗試透過NFT技術來儲存健康數據,以避免數據壟斷。只要應用得當,透過NFT與區塊鏈技術所節省掉的人力與資源,將會更勝於其所消耗的電力。

Anivance AI 團隊推出的NFT數位器官卡片(圖片來源:alethea.ai)

Anivance AI 團隊推出的NFT數位器官卡片(圖片來源:alethea.ai)


  在這個現實與虛擬逐漸模糊的時代,無論人類文明將走向AR還是VR,虛擬資產的所有權都會日益重要。當今的NFT交易熱潮也許會冷卻,但是NFT這項技術不僅不會泡沫,而是會更加普及並深入人類的生活。但願我們不會因為受媒體誤導而產生錯誤認識,以致故步自封,葬送了這項新技術的未來。


avatar-img
煮雪的人 𝐙𝐡𝐮𝐱𝐮𝐞 𝐃𝐞𝐫𝐞𝐧
44會員
14內容數
詩人、作家,1991年生於台北。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著有《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等。2021年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www.zhuxuederen.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