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宮﨑駿的角色們沒有失憶:談《蒼鷺與少年》、《風起》與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網路上流傳的宮﨑駿哏圖

網路上流傳的宮﨑駿哏圖

▱ 宮﨑駿的兩個矛盾

  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宮﨑駿作品 vs 宮﨑駿本人」哏圖,紀錄片裡的宮﨑駿不斷散發出負面情緒,說出:「人類所有的夢想都受到詛咒。」「我不能理解人活著是為了追求幸福。」「製作電影會讓人變得不幸。」等消極言論,與他筆下作品的氛圍大相逕庭。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法公主》)。

  第二個矛盾,是更加抽象的,籠統點說是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也就是前面提到那張哏圖所揭示出的反差。

  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在展示理想世界的可能——衝突過後,結局皆大歡喜,眾生找到了共存的方式。然而,我們清楚這個世界並非這麼理想,童年過得不好的宮﨑駿本人亦是。

  這是藝術上的矛盾,也是宮﨑駿政治立場上的矛盾(因此《風起》才會左右兩派都不討好)。

《風起》(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風起》(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宮﨑駿過往的作品,舞台幾乎都是架空世界,直到《風起》與《蒼鷺與少年》,才把時代拉到了二戰前後的日本。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的主角皆是與宮﨑駿世代相近的生理男性,另外也有人發現《蒼鷺與少年》中的父親與宮﨑駿生父有諸多重疊。根據以上線索,我們也許可以視為:宮﨑駿終於想好好處理自身的矛盾。

  為了處理矛盾,宮﨑駿也變得更加「文學」:不同於過往的作品中多有個性鮮明的角色,如無臉男、湯婆婆、桑、阿席達卡、霍爾、紅豬、穆斯卡⋯⋯,近期兩部作品中,主角的設定相對樸實,配角的存在感也較為薄弱,以當代小說或日本私小說的系譜來看,可以說宮﨑駿的作品更加靠近了我們對(純)文學的想像:嘗試捕捉角色的游移狀態,而非聚焦或放大固定的片面特質。這也導致《風起》與《蒼鷺與少年》的評價十分兩極。



▱ 原文片名的由來: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第二個矛盾的轉變,發生在《蒼鷺與少年》的主角真人讀了母親久子留下的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之後,這本小說正是原文片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的由來。小說的作者為吉野源三郎,出版於1937年,最初屬於「日本少國民文庫」的一冊,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

  小說描寫主角本田潤一站上銀座的百貨公司頂樓俯視人群,發現到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學識淵博的舅舅告訴潤一這項發現相當於哥白尼的地動說,於是稱他為「小哥白尼」。書中穿插故事與舅舅的筆記,描寫小哥白尼如何在舅舅的提點下思考貧富、友情、生產關係、勇氣等課題。

  這本書也被認為隱含著反軍國主義的內容,高年級學生以「制裁非國民的卵」的名義出手毆打小哥白尼友人的段落,顯然是在影射當時日本政府為了管制思想而制定的「治安維持法」(作者吉野源三郎曾因為此法被逮捕)。同時代有諸多日本作家屈服於社會風氣寫出歌頌軍國主義的作品,對比之下本書更顯得難能可貴。

  小說尾聲,舅舅與小哥白尼談及文化無國界的概念,其中的共存思想與宮﨑駿過往的作品,尤其是《風之谷》與《魔法公主》的主題如出一轍。宮﨑駿曾在訪談中提及自己是在小學時讀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許正是本書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

《蒼鷺與少年》(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蒼鷺與少年》(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 宮﨑駿的角色們這次沒有失憶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書中與《蒼鷺與少年》最相關的段落,是舅舅的最後一篇筆記,其中寫道:「當人類沒有處在正常狀態,就會感受到痛苦與煎熬。反過來說,正因為內心會感受到痛苦,我們才能認清人類本來應有的樣貌。」「最能夠直達內心深處、讓我們的流下最煎熬的淚水的痛苦,發生在自覺犯了無法彌補的過錯之際。」也就是說,最強烈的痛苦,源自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惡意」。

  筆記也引用了歌德的名言:「錯誤相對於真理,如同睡眠相對於清醒。我曾經見過人從錯誤中醒來,就像清醒之後朝真理前進。」承認並理解痛苦與惡意之後,人類才有向善的可能。因此《蒼鷺與少年》中,夏子在產房坦露內心的厭惡,反而換得真人的一聲「夏子媽媽」。

  前述並非令人耳目一新的論點,《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畢竟是80多年前出版,且面向青少年讀者的書。綜觀至今的文學或電影,類似的議論並不稀有。

  然而,出現在宮﨑駿的晚期作品中,卻別具意義:《蒼鷺與少年》的真人承認自身惡意,拒絕觸摸無垢之石,回到戰爭下的日本,火美也選擇面對多年後的火焰;《風起》中堀越二郎承認了零式戰機所造出的地獄,行走在戰機的殘骸中,看著菜穗子的靈魂離去。由「崎」改名成「﨑」的宮﨑駿,與真人一同承認了痛苦與惡意,向善的可能才終於產生。

  隨著石塔倒塌,宮﨑駿的角色們這次沒有失憶,而是手握惡意之石,走出了理想世界,來到那位渾身負面情緒的宮老身邊。

  (另外,《蒼鷺與少年》中的石頭有13顆,現在畢竟資訊過少,「13」這個數字的意義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是宮﨑駿目前為止執導的長篇作品正好是13部,若是如此解讀,就能將推倒石塔看作是推倒過往作品建構出的世界。)

  理想世界不再可能的情況下,宮﨑駿先是透過《風起》的菜穗子之口說出:「要活著。」今年再向觀眾題問:「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蒼鷺離去,宮﨑駿沒有留下太多答案,反正,他可能會繼續畫下去。

《風起》(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風起》(圖片來源:吉卜力官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煮雪的人 𝐙𝐡𝐮𝐱𝐮𝐞 𝐃𝐞𝐫𝐞𝐧
44會員
14內容數
詩人、作家,1991年生於台北。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著有《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等。2021年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www.zhuxuederen.com
2024/03/06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Thumbnail
2024/03/06
我的詩作〈月球博物館〉在2022年2月獲選入 Arch Mission Foundation 策劃的「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搭載入選作品的登月艇奧德修斯號(Odysseus)於台灣時間2024年2月15日成功發射,並順利在2月23日登陸月球。
Thumbnail
2024/01/15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2024/01/15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2023/03/06
今天的觀眾就算不讀文學,也可能看過《惡人》中深津繪里與妻夫木聰一同在久石讓的配樂下走向燈塔;看過菅田將暉在《共食家族》中的情慾演出;看過《影裏》中綾野剛與松田龍平潛藏在溪流下的情愫;看過《幻之光》中腳踏車上的淺野忠信,仰望著無法企及,已然駛去的電車。
Thumbnail
2023/03/06
今天的觀眾就算不讀文學,也可能看過《惡人》中深津繪里與妻夫木聰一同在久石讓的配樂下走向燈塔;看過菅田將暉在《共食家族》中的情慾演出;看過《影裏》中綾野剛與松田龍平潛藏在溪流下的情愫;看過《幻之光》中腳踏車上的淺野忠信,仰望著無法企及,已然駛去的電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宮崎駿大概沒有要觀眾去弄懂什麼意涵或是分析那如同夢境與詩歌般的奇想片段。《蒼鷺與少年》非線性發展的故事與奔放的畫面,狀似不可思議又相互矛盾,卻帶來了貼合人類生命複雜性的真實感。即便我們不完全理解宮崎駿的人生或早年日本環境,也不妨礙觀者向內召喚曾經驗的生命歷程,以及其所交織出的喜怒愛憎、明亮與灰暗。
Thumbnail
宮崎駿大概沒有要觀眾去弄懂什麼意涵或是分析那如同夢境與詩歌般的奇想片段。《蒼鷺與少年》非線性發展的故事與奔放的畫面,狀似不可思議又相互矛盾,卻帶來了貼合人類生命複雜性的真實感。即便我們不完全理解宮崎駿的人生或早年日本環境,也不妨礙觀者向內召喚曾經驗的生命歷程,以及其所交織出的喜怒愛憎、明亮與灰暗。
Thumbnail
看《蒼鷺與少年》是從第一分鐘就開始的驚喜:那場火災,所有背景人物灰黑、歪斜、慌亂和恐懼滿溢,是不曾見過的新畫風,連真人爬木梯的姿態都像《魔法公主》裡的魔物般張狂,讓我看到宮﨑駿的毫不示弱,沒有要收斂的意思。於是我在社群上說:比起安全而無力的創作,看到這樣霸氣超展開、充滿活力的故事,我真是開心一萬倍。
Thumbnail
看《蒼鷺與少年》是從第一分鐘就開始的驚喜:那場火災,所有背景人物灰黑、歪斜、慌亂和恐懼滿溢,是不曾見過的新畫風,連真人爬木梯的姿態都像《魔法公主》裡的魔物般張狂,讓我看到宮﨑駿的毫不示弱,沒有要收斂的意思。於是我在社群上說:比起安全而無力的創作,看到這樣霸氣超展開、充滿活力的故事,我真是開心一萬倍。
Thumbnail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
Thumbnail
宮﨑駿過往的作品有兩個矛盾。第一個矛盾,是作品中常提倡反戰與環保,卻又一再顯現宮﨑駿的軍武迷特質,兩者可以說是水火不容。2013年,宮﨑駿終於在《風起》面對這個矛盾,透過卡普羅尼之口承認了「飛機是個美麗卻受詛咒的夢想」。因此我總覺得,比《風起》更早的作品,都有部份的自欺欺人(儘管如此,我依舊最愛《魔
Thumbnail
能夠在《風起》之後,還能看到宮崎駿的作品,已經要感恩了,10年時間,交出了《蒼鷺與少年》,已與宮崎駿先前作品,大有不同,完全脫離邏輯,徹底天馬行空。先前的宮崎駿,是進去他自己打造的浪漫奇幻世界,這部像是徹底作夢,夢遊。   過程中就像夢境,不用邏輯、不用特異的世界觀,想到什麼就變成什麼,難以看懂
Thumbnail
能夠在《風起》之後,還能看到宮崎駿的作品,已經要感恩了,10年時間,交出了《蒼鷺與少年》,已與宮崎駿先前作品,大有不同,完全脫離邏輯,徹底天馬行空。先前的宮崎駿,是進去他自己打造的浪漫奇幻世界,這部像是徹底作夢,夢遊。   過程中就像夢境,不用邏輯、不用特異的世界觀,想到什麼就變成什麼,難以看懂
Thumbnail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Thumbnail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Thumbnail
這部作品從一開始就與過去不同。沒有任何的宣傳,有的只是一張海報及一個名字。 看完之後,雖然思緒複雜,但身為宮崎駿腦粉,不免覺得有點感傷。我感覺這部作品像是他於人生的最後階段,放入他全部想要說出口的話,因此敘事上以及劇情節奏都讓人感到「啊!他真是一位任性的人,簡直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感覺。 也
Thumbnail
這部作品從一開始就與過去不同。沒有任何的宣傳,有的只是一張海報及一個名字。 看完之後,雖然思緒複雜,但身為宮崎駿腦粉,不免覺得有點感傷。我感覺這部作品像是他於人生的最後階段,放入他全部想要說出口的話,因此敘事上以及劇情節奏都讓人感到「啊!他真是一位任性的人,簡直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感覺。 也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日文片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引用自吉野源三郎的經典書籍。電影內容雖與該書並無直接關聯,但透過打造看似全然虛構、實則精確對照了日本戰時社會複雜樣貌的「異世界」,欲讓觀眾直面戰爭與生死議題,進而省思並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點倒與吉野源三郎想傳達的精神相似。只不過《蒼鷺與少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日文片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引用自吉野源三郎的經典書籍。電影內容雖與該書並無直接關聯,但透過打造看似全然虛構、實則精確對照了日本戰時社會複雜樣貌的「異世界」,欲讓觀眾直面戰爭與生死議題,進而省思並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點倒與吉野源三郎想傳達的精神相似。只不過《蒼鷺與少
Thumbnail
宮崎駿相隔10年又回歸的(偽)最終作,《神隱少女》的異世界冒險+今敏的夢境與現實的折射+近期的《鈴芽之旅》、《深海》都可以看到的思母、尋母設定,大致上就是本片的完整樣貌,只不過它比上述作品(包括宮老自己的《神隱少女》)都更加隱晦些。
Thumbnail
宮崎駿相隔10年又回歸的(偽)最終作,《神隱少女》的異世界冒險+今敏的夢境與現實的折射+近期的《鈴芽之旅》、《深海》都可以看到的思母、尋母設定,大致上就是本片的完整樣貌,只不過它比上述作品(包括宮老自己的《神隱少女》)都更加隱晦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