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付費限定] NFT:數位資產的危險陷阱/Seth Godin

2021/04/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創作者著迷於創造NFT數位作品、買家也追逐著節節上漲的價格而無法自拔,使得雙方都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不受監管的體系中,每個人都要不斷付出金錢、也消耗了大量的寶貴能源;而整個過程中除了創造出一些「稀有」的數位憑證或代幣之外,對社會並沒有任何貢獻。

很多我們稱為「陷阱」的東西都差不多:很神秘、很吸引人;但等你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太晚了。
最近正成為話題的「NFT」(Non-fungible token,直譯為「非同質化代幣」),不僅是一種數位資產、也已經成為一種高價值的商品,甚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什麼是NFT?

你可以把NFT當做數位化的「神奇寶貝卡」、棒球球員卡、畢卡索的原畫、或是1955年迪斯尼動畫的實體膠片;而且NFT跟實體藝術品一樣,都是一種無法複製、獨一無二的資產 。
NFT雖然是數位形式的檔案,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拷貝無數份,但真正的、經過認證的「原稿」,一次只能屬於一個人。
舉例來說吧,早期美國職棒選手Honus Wagner的球員卡,因為Wagner個人反對在自己的卡上放香煙廣告,所以產量極少,總共只有不到200張;時至今日,一張這種卡在市場上的成交價格已經超過300萬美金。
然而即使你擁有這張價值300萬美金的球員卡,也不代表你擁有這位球員、這個人的相關權利金收入、或是其他任何權利;你擁有的,只有這張價值連城的紙片而已。
過去百年以來,這就是球員卡交易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廠商生產了幾十億張卡,其中大部分的歸宿都是垃圾桶;但也有些棒球新秀日後成為大牌選手,讓卡片的價值跟著一飛沖天,成為交易市場的寵兒。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專業、深入、提供最佳閱讀體驗的商業評論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