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級距與股息比例優化工具、增加股息,靠扣股利抵稅額就能退稅嗎?

所得級距與股息比例優化工具、增加股息,靠扣股利抵稅額就能退稅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1

圖1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2.雙薪+扶養長輩1人+列舉扣除額,夫妻薪水合併計算

說明範例1.

圖2

圖2

以薪水收入60萬元的單身族來看,所得稅率5%,假設搭配股息28萬收入,還可以得到退稅950元

殖利率5%對應的股票本金約766萬元,單身族應該10~15年有機會達成。

達成時間試算。

以收入50萬元來計算,單身省吃儉用每月花兩萬,每年省下錢共投資26萬,5%殖利率約第18年可以達成。

以收入100萬元來計算,單身省吃儉用每月花兩萬,每年省下錢共投資76萬,5%殖利率約第9年可以達成。

說明範例2.

圖3

圖3

以雙薪家庭扶養一個長輩的情況來看,丈夫收入110萬,太太收入70萬,所得稅率12%,夫妻薪資共同申報的狀況。

當股息收入30萬元時,所得稅應繳納5萬8千元

當股息收入50萬元時,所得稅應繳納6萬6千元

股息增加不少,但所得稅增長幅度反而不會太高,則可以善加利用。

殖利率5%對應的股票本金約1060萬元,對大多的上班族雙薪家庭來說,應該要達成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反而可以好好利用級距內的額度充實股息。

達成時間試算

以家庭收入150萬元來計算,每月家庭收入12.6萬,省吃儉用每月花6萬,每年省下錢共投資78萬,5%殖利率約第11年可以達成。

以家庭收入180萬元來計算,每月家庭收入15萬,省吃儉用每月花7萬,每年省下錢共投資96萬,5%殖利率約第9年可以達成。

以上試算是理想情況算盤文,先有理想才有滾動式修正。

參考我的E政府網頁公式設計,使用上若有不清楚處可以參考網站公式

增加股息,靠扣股利抵稅額就能退稅嗎?實際案例

看存大這篇文討論到股息扣抵稅額節稅,很有意思,最近剛好設計[所得級距與股息比例優化]工具,下面圖片收入都是假設,應繳稅金額跟股息金額、2個小孩都是參考存大的資訊算了一下,參考參考。

圖4

圖4

圖5

圖5

試算心得

當所得12%的人,股息本來就是課稅(12%-8.5%=3.5%),有扣抵稅額,只是節稅 ,所以股息增加同時,所得也增加自然繳的稅也會增加 ,只是當股息增加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所得稅上升的幅度就不會太高。

方格子讀者若想參考本範例,可以到威利財經角FB做討論。

----

可免費訂閱本專題,下方Liker ID 拍手五下,免費贊助作者。

追蹤威利財經角FB: https://www.facebook.com/Willinvestment/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5.1K會員
823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含 AI 應用內容
#信貸#質押#最佳解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
前言 在上次的內容中,討論到7年的時間觀察週期,短期間要最快增加投資市值,槓桿搭配較高的年化報酬率工具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代表借貸就很差,以長時間周期來看,不借貸,將每月自由現金流全數投資,複利效果也很好,最終的市值會最高。有朋友討論到數學公式,這次也將程式碼中的公式轉換出來,有
含 AI 應用內容
#信貸#質押#最佳解
前言 在前面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0050內有50檔標的已經足以分散風險5%以下,這讓我感到好奇,為何說可以分散風險,是什麼風險?那為何又是5%以下?這次來討論看看。 大綱 1.0050有沒有權重上限規定 2.台積電權重高的解釋 3.0050追蹤指數的特
前言 這次來觀察S&P500、納指100在個股權重上限怎麼做?設定權重上限有違背EMH效率市場假說嗎?到底要設權重上限好,還是不設定好? 大綱: 1.國際ETF權重上限的做法 2.S&P500的權重規則 3.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調整機制 4.設定權重上限是否違背E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