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 從企而望歸到怒氣填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位於法國, 安葬了參戰中國勞工的墓園 (網上圖片)
甲午戰爭後,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德國強迫滿清租借膠州灣,並取得山東的鐵路修建及礦產開採的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佔領山東,戰後拒絕撤兵,圖謀接管德國的權益,引起「山東問題」。
1915年初,日本利用袁世凱籌謀稱帝的時機,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袁世凱最終接納大部分條文,不但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而且容許日本在南滿及內蒙等地區擴展勢力,為日本佔領山東提供理據。
1918年中,國務院總理段祺瑞向日本借款,日本藉此機會誘使中國簽訂「山東問題換文」,答允日本有關山東權益的要求,內文更寫上「欣然同意」四字。此舉不但錯失推翻袁世凱對日承諾的機會,更加成為中國的申訴被巴黎和會否決的理由。
諷刺日本侵佔山東的漫畫 (網絡圖片)
中國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參與一次世界大戰,先後派出約15萬勞工支援歐洲戰事。1919年,戰爭結束,中國以戰勝國身份出席商討戰後秩序的巴黎和會。中國竟與列強並肩作戰,因此,國民對和會懷有極高期望。
這種企而望歸的心情,可以從兩個事件反映出來。其一,中國自視為「大國」,組成五人代表團,由外交總長陸徵祥率領,成員包括敵對的廣州政府代表王正廷。其二,中國既是列強的盟友,代表在大會不但提出收回被日本佔領的山東權益,而且提出廢除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簽約。
然而,代表團在巴黎的活動並不順利,其一,「大國」只是一廂情願,中國沒有五位代表的「大國」待遇,只獲准兩位代表出席大會,其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種種要求落空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不受處理尚可理解,但收回山東權益這個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被大會否決了。
列強偏袒日本,認為日本在戰爭中的「貢獻」較大,與日本達成秘密協議。大會以「二十一條」承認日本在山東的權益,「山東問題換文」又有「欣然同意」字眼,因此日本有權暫時佔領山東,中日再自行商議歸還問題。中國提出的要求全盤落空,國民的心情從企而望歸,急促轉變為怒氣填胸。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中國,舉國沸騰,結果引發五四運動。
巴黎和會中國代表 (從左至右): 陸徵祥、顧維鈞、魏宸組、施肇基、王正廷
當然,引發五四運動還有其他原因。其一,國民對救亡的訴求。面對外患,究其根本在於內憂,政權不穩及積弱,軍閥的外交措施都被視為出賣國權以換取私利。其二,反日情緒高漲。當一戰令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日本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國民認為是本地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其三,新文化的啟蒙。民主與科學的思潮興起,國民對傳統文化加以否定,對政治現況也敢於批判及反抗。以上原因,凝聚了一個孕育群眾運動的環境,但關鍵原因,還是在於巴黎和會,激發國民的強烈情緒反應,加上以上的社會背景,五四運動一觸即發。
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也拒絕簽署和約。巴黎和會被視為外交失敗,因為最受關注的訴求落空了,但卻不能說是一事無成。第一,中國代表拒絕簽約,拒絕任由列強擺佈,象徵中國走上外交自由。其二,山東問題成為懸案,美國其後外交介入,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其三,中國有機會參與國際聯盟的草創工作,也向其他同盟國取回權益,體會了難得的平定外交。當然這些都不是國民的首要關心,山東問題未能即時解決,國民的情緒從企而望歸轉到怒氣填胸,引發五四運動。
avatar-img
21會員
88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i Sh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袁世凱稱帝失敗,至國民革命軍完成統一,即1916至1928的一段時間,被稱為軍閥時期。據估計,軍閥時期經歷超過一百場大小戰役,先後出現七位總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晚明陳繼儒在其《安得長者言》摘錄這句來自長輩的寄語,並為它寫下了註腳,認為女子能夠通文識字,明白道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醉心於通俗文學,便會挑動邪心,甚至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如果這樣,寧願選擇不識字,過安分守己的生活。
貞節觀念指妻子對丈夫的關係保持專一,宋代理學盛行,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把慾望妖魔化,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至清時期,理學深入民間,女性追求貞節,由個人的道德選擇,變成社會給予女性的沉重枷鎖,由社會鼓吹的道德價值,變成國家推動的社會制度,女性的獨立自主被否定,被視為女性地位最低落的時期。
袁世凱稱帝失敗,至國民革命軍完成統一,即1916至1928的一段時間,被稱為軍閥時期。據估計,軍閥時期經歷超過一百場大小戰役,先後出現七位總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晚明陳繼儒在其《安得長者言》摘錄這句來自長輩的寄語,並為它寫下了註腳,認為女子能夠通文識字,明白道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醉心於通俗文學,便會挑動邪心,甚至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如果這樣,寧願選擇不識字,過安分守己的生活。
貞節觀念指妻子對丈夫的關係保持專一,宋代理學盛行,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把慾望妖魔化,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至清時期,理學深入民間,女性追求貞節,由個人的道德選擇,變成社會給予女性的沉重枷鎖,由社會鼓吹的道德價值,變成國家推動的社會制度,女性的獨立自主被否定,被視為女性地位最低落的時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