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垮世代的認識是從 Jack Kerouac 的《在路上》伊始,然後蒐集陸續被譯介至台灣的 William Burroughs《裸體午餐》與 Allen Ginsberg《嚎叫》這幾本垮派扛鼎之作。最近才發現此本地曾出版過《達摩流浪者》,迫不及待借來讀,三天閱畢,回味再三。
主角 Ray(原型為 Kerouac 自己)形容他朋友 Japhy Ryder(原型為另一名垮派詩人 Gary Snyder)是個「禪瘋子」(Zen Lunatic)或「達摩流浪者」,熱衷研究東方詩歌、人類學、鳥類學和書本中的一切,又常常單獨爬到崇山峻嶺上,還會突然拿出一串念珠來做莊嚴禱告,宛如古代生活在沙漠裡的老和尚;在鋼鐵工廠和飛機場遍佈的美國,會出現這樣一號人物,更是奇上加奇。兩人一起去爬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北邊的馬特杭峰(Matterhorn Peak),一路旅程叫人神往,無論堅毅的跋山涉水或悟道的修禪禮佛,都有源源不絕的東方無為思想作為精神補給。在山頂上 Ray 有感而發:「終有一天,某種永恆的東西會從銀河向我們那未被幻象遮蔽的眼睛開啟的」,顯然接續啟發了整個六〇年代的廣大嬉皮們。
於是 Gary Snyder 成為 Jack 心靈導師,後來兩位各奔前程,前者去日本學禪,後者去美國西北華盛頓州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的孤涼峰(Desolation Peak)上擔任林火瞭望員,這些真實故事都被轉化為書中動人篇章。兩個月的山頂絕塵生活非但沒有逼瘋他,反使他彙聚一身佛性,離山前豁然留下了不朽名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