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買過一本有意思的小書,叫做《嬉皮生活》(The Hippie Handbook),副標題「第一本嬉皮全方位介紹書」,不用我多說了吧?附錄有章「必讀的嬉皮書」,我餘生一大目標就是攻略完整份書單呀。不過當中大部分在台灣連影子都沒見過,少數榮獲本地書商慧眼者必將為我所納。譬如某本名稱怪異的書去年才讓我發現此間竟有譯本出版,驚訝之餘衝去書店手刀買回,那就是《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讀完後回頭看吳明益的推薦序,方知原來此書並非第一次在台灣出版,1993 年時報出版社的「大師名作坊」系列中便有它。不過今番 2020 年新譯版延請名家宋瑛堂出手,譯文甚為流暢、專有名詞亦不含糊,無論摩托車機械術語或是哲學、心理學專有名詞,皆盡心盡力求證與釋疑,務望讀者免於字詞晦澀而囫圇吞棗。
你問既然書名如此炫目,它內容到底在講啥?一言以蔽之,就是曾有精神分裂病史的作者 Robert Pirsig 藉由和兒子一起騎摩托車浪遊美國中西北境的路上,通過維修機車的經驗,回溯起自己隱密不宣的過往,摭拾斑斕繽紛的萬般哲思,終與自己和兒子和解。
這主題好像可以歸類成旅遊文學,喔不,應該說是旅遊哲學,因為作者曾是哲學學士,甚至遠赴印度修禪過,東西哲學知識兼備。但是博覽群書所取得的淵博知識卻使得他的教職生涯極不順遂,因為眼高性傲、無法接受學術界陳腐的教學方式。窘境不斷令他開始懷疑自己,最終落入精神病院、慘遭電擊療法——那時代普遍對待精神病人的手段——的折磨,始得回歸「正常」心性,卻被年幼的兒子視為一名冷淡無情的父親。
以上交代了 Pirsig 撰書時的近期背景,不過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其實在於那些哲學思辨的過程。一開始他不同意朋友鄙視技術知識的態度,甚至說「譴責科技是不知感恩的行為」。他用「死力」來形容反科技者眼中那「非人類、機械性、無生命,宛如一頭無眼怪獸」的邪惡事物,「科技人的怪獸不停啃噬土地,污染大氣和湖泊,人類無力反擊,也幾乎難以逃脫。」這對於像我這種技術出身的人來說體會極深,根本是週遭日常。
這本書誕生於嬉皮年代,嬉皮排斥物質成就,追求自由。熱愛老搖滾樂的我,當然十分迷戀六〇年代的嬉皮精神,也希望能在技術面與精神面之間保有平衡。展書當即襲來此等氣味,令我越讀越開心。Pirsig 說「遇到反科技、反體制人士時,世人常用『垮世代』、『嬉皮』之類的陳腔濫調與刻板印象來貼標籤」,致使他們「被動反抗、盡可能逃向鄉村地區」。我那理想化的一面性格始終支持科技可以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度,就像影響 Steve Jobs 至深的《全球型錄》(Whole Earth Catalog)所宣揚的精神。Pirsig 可能亦作此感,所以他說「佛陀、神格隨處在,可存在於數位電腦的電路中,可存在於摩托車變速箱的齒輪裡,更可存在於山頂上或花瓣裡」。職是之故,為了解開心物亙古糾結,他開啟了這趟交織著機械、道路、山野與心靈的旅程。
其實 Pirsig 過去曾經攀上知識的頂峰過。他試圖釐清心物兩派的代溝,因他明白「垮」、「嬉」和機械技術間的差異次元是絕難消弭的,解決之道只能循環試誤。所以他回去哲學研究所讀書,從休謨的經驗論探入整合心物二元最有名的康德「先驗論」裡。
康德的形上學理論讓 Pirsig 十分興奮,以為發現了讓科技產生溫度而能為浪漫人士所接受的關鍵。更繼之從數學家牛頓與東方先哲老子的道德經中,逐漸開採出本書核心觀點:「質素」(quality)。質素就是佛陀,就是「道」:此道非常道,乃所謂眾妙之門、東西方所有宗教的核心、產生萬物的原動力、所有知識的根。質素可以結合藝術、科學與宗教,而後者確切指的是人性中的「神格」,也就是美德。一旦論及美的本質則不能忽略柏拉圖以降的西方哲學進程,可一個怪象是學術界好以理性方法來反制理性方法,非但不能促進理性分析還阻絕之。這尤其常見於保守古板的課堂上:照本宣科的教授不允許學生自由表達他的意見,即使那是經過系統性分析(演繹與歸納)後的想法。旋踵而來的是瞧不起學院裡的保守風氣,這無奈地導致他疏離感漸增,更別說破除理性、重獲自由。難怪到了六〇年代,那個二十世紀最動盪的十年,「理性遭詆毀、抨擊得體無完膚」。身為理性捍衛旗手的他,徹底崩潰,飛進杜鵑窩。
嬉皮的問題在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唱高調的態度反讓自己迭陷虛無,保守人士為此大加撻伐。怎料柳暗花明尋得中庸之道的 Pirsig 竟也將自己逼入苦境,我私心認為這是箇中最諷刺與玄妙的地方。前面曾提及結局上演和解戲碼,所以到底救贖之道為何?(你以為我會劇透嗎?)
若將目光拉近,其實二十世紀前期的哲學界仍有值得他探索的寶藏,譬如班雅明。班雅明從波特萊爾《惡之華》中發現所謂的「通感」(correspondences),他在〈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中說通感「只會出現在宗教儀式的領域,如果它超越了這個範圍,就會以『美的事物』展現出來,而在這些『美的事物』裡,儀式的價值就會顯現為藝術價值。」通感是指一種能感應到雜多細節背後相互連結的能力,有點神秘主義傾向,著重於聯繫精神與物質的表象。我想可能是因為班雅明要到六〇年代後才在美國開始受到重視,彼時 Pirsig 尚未接觸之,否則救贖路也許不會走得那麼辛苦。
無論如何 Pirsig 都用自己血淚教訓鋪築了一條超越自由的向上提升道路,後世普遍認為本書具備自我反省批判的含義。他後來回顧時說:「有些優質的書會成為重要的文化成分,但這種書和承載文化的書不同。優質的書不一定會把文化載到什麼地方去,而承載文化的書會挑戰文化價值觀,而且在文化因應挑戰而變遷時經常如此。整個文化當時尋找的東西和本書提供的對策正好不謀而合,所以才會成為文化乘載者。」
譬如心靈雞湯類的書,應該會被多數人視為優質書吧?我無意妄加針貶,畢竟也許他們對某些人來說深具意義。有趣的是,《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在書店就被置於心理類,那是我絕少涉足的角落。還好我先看過《嬉皮生活》,不然真有眼不識泰山。只是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到嬉皮到摩托車到禪到心靈雞湯到飛進杜鵑窩,我現在任督二脈似乎更不通了。神入又神出,醒腦亦燒腦,看不破才是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