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流浪者之歌》:百年前東方哲學的精神燈塔|寫在前言|赫曼.赫塞|榮格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資料

圖片取自網路資料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面向的自己,例如悉達多身為婆羅門之子對待身邊人、事、物充滿尊敬並且遵循社會世俗規定。然而看似完美的一切最終還是破碎,起因竟然是當他看見沙門僧侶團行腳經過城中,自己的內心如同像是平靜的湖水裡被僧人投入石頭,湖面不禁泛起陣陣漣漪,想要開始追尋內在的聲音,展開一段靈性生命的修行旅程。


當自己身為「人」的時候(又有哪時候不身為人呢?),內心總有一個微弱的聲音不斷詢問自己:「我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安於現狀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到底我這一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於是,悉達多自己懵懵懂懂踏上旅程,只帶上婆羅門修行法門的「唵」字,面臨即將到來的種種挑戰。當他被世俗一切吸引走目光的時候,想起梵語中「阿特曼」的大我精神,定在合一的狀態下,最終穿越世俗的噪音,與自身再次整合。所以,悉達多的「唵」字代表超越自身意義的使命,以及故事情節中許多段的頓悟,最後在故事結尾中才了解真正的使命。


我認為《悉達多.流浪者之歌》如同經典名作《小王子》,每個人生階段讀起來的滋味不盡相同,如同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的評價:「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種哈姆雷特」,端看讀者從何種切入點去評價主角悉達多的遭遇。我們不見得要去追求別人的生活,把自己活在侷限與痛苦之中。如同斯多噶學派塞內卡的《論生命之短暫》核心觀點:「因為人們面對自己太過痛苦,只好逃進他人的生活裡面」,相信人最終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的價值。


佛教言八萬四千法門證得一法,最終連法都不存在,只理解世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Karma)隨身。法門、法理如同船與船槳,在渡過生命長河到達彼岸前,我們都依靠它們達成目的。差別在於上岸之後自己記不記得該把船槳放下,帶著路途上收穫的風景與體驗,揉合出自己的人生畫布。希望你能夠在這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悉達多,自己的「唵」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灰鴿私塾|GrayPigeon的沙龍
10會員
13內容數
你好,我是灰鴿,希望這裡的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以下是可以聯繫到我的方式: 電子信箱:a5334788@gm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nF-HkTdiMApy3p0Dk-OuQ
2024/10/28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中,作者比約恩.納提科以他的個人體驗,揭示了念頭的脆弱性與生命的可能性,一起來看看我對這本書的書評吧!
Thumbnail
2024/10/28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中,作者比約恩.納提科以他的個人體驗,揭示了念頭的脆弱性與生命的可能性,一起來看看我對這本書的書評吧!
Thumbnail
2024/02/1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2024/02/1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2023/09/04
開啟人生作弊碼-《理性生活》作者本人竟然沒想到留了一個神經科學後門程式,讓我們其門而入更加容易了解其中奧秘?如果有興趣不妨閱讀本篇文章吧!
Thumbnail
2023/09/04
開啟人生作弊碼-《理性生活》作者本人竟然沒想到留了一個神經科學後門程式,讓我們其門而入更加容易了解其中奧秘?如果有興趣不妨閱讀本篇文章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但是,詩真的是最危險的活動嗎?荷爾德林曾寫道:「從前我能歡呼關於我們周身遭際的一個新真理,一個好觀點;現在我卻擔心,我最終不能勝任,就像古老的坦塔羅斯,他從諸神那裡所獲得的,遠超過了他能消化的。」  
Thumbnail
但是,詩真的是最危險的活動嗎?荷爾德林曾寫道:「從前我能歡呼關於我們周身遭際的一個新真理,一個好觀點;現在我卻擔心,我最終不能勝任,就像古老的坦塔羅斯,他從諸神那裡所獲得的,遠超過了他能消化的。」  
Thumbnail
1988-2012 洛夫.九歌出版.2023/04. 推薦給: ❦ 喜歡讀詩的人 ❦ 喜歡洛夫的人 我一直覺得「詩」很難懂。 可能因為看不懂,無法頓悟詩人想傳達的意思。 也可能因為文體很"不整齊",不知如何規則的讀? 直到有一次聽到楊照談他的《迷路的詩》, 他說,就是詩的
Thumbnail
1988-2012 洛夫.九歌出版.2023/04. 推薦給: ❦ 喜歡讀詩的人 ❦ 喜歡洛夫的人 我一直覺得「詩」很難懂。 可能因為看不懂,無法頓悟詩人想傳達的意思。 也可能因為文體很"不整齊",不知如何規則的讀? 直到有一次聽到楊照談他的《迷路的詩》, 他說,就是詩的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