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流浪者之歌》:百年前東方哲學的精神燈塔|寫在前言|赫曼.赫塞|榮格心理學

2024/02/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資料

圖片取自網路資料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面向的自己,例如悉達多身為婆羅門之子對待身邊人、事、物充滿尊敬並且遵循社會世俗規定。然而看似完美的一切最終還是破碎,起因竟然是當他看見沙門僧侶團行腳經過城中,自己的內心如同像是平靜的湖水裡被僧人投入石頭,湖面不禁泛起陣陣漣漪,想要開始追尋內在的聲音,展開一段靈性生命的修行旅程。


當自己身為「人」的時候(又有哪時候不身為人呢?),內心總有一個微弱的聲音不斷詢問自己:「我想要怎麼樣的人生?」、「安於現狀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到底我這一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於是,悉達多自己懵懵懂懂踏上旅程,只帶上婆羅門修行法門的「唵」字,面臨即將到來的種種挑戰。當他被世俗一切吸引走目光的時候,想起梵語中「阿特曼」的大我精神,定在合一的狀態下,最終穿越世俗的噪音,與自身再次整合。所以,悉達多的「唵」字代表超越自身意義的使命,以及故事情節中許多段的頓悟,最後在故事結尾中才了解真正的使命。


我認為《悉達多.流浪者之歌》如同經典名作《小王子》,每個人生階段讀起來的滋味不盡相同,如同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的評價:「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種哈姆雷特」,端看讀者從何種切入點去評價主角悉達多的遭遇。我們不見得要去追求別人的生活,把自己活在侷限與痛苦之中。如同斯多噶學派塞內卡的《論生命之短暫》核心觀點:「因為人們面對自己太過痛苦,只好逃進他人的生活裡面」,相信人最終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的價值。


佛教言八萬四千法門證得一法,最終連法都不存在,只理解世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Karma)隨身。法門、法理如同船與船槳,在渡過生命長河到達彼岸前,我們都依靠它們達成目的。差別在於上岸之後自己記不記得該把船槳放下,帶著路途上收穫的風景與體驗,揉合出自己的人生畫布。希望你能夠在這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悉達多,自己的「唵」字。

內容總結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
0
/5
你好,我是灰鴿,希望這裡的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以下是可以聯繫到我的方式: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nF-HkTdiMApy3p0Dk-OuQ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