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如果不餓肚子就吃不到「真食物」,你買不買單?

《矽谷製造的漢堡肉?》 讀後感
《矽谷製造的漢堡肉?》 讀後感
作者本身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比一般人注意食物內容。然而作者沒有因 身體的限制扼殺了對食物的興趣和喜愛,反而因此成為研究食品科學產業的獨 立記者。書中介紹許多食品工業新興技術,像是植物漢堡、人造肉、「沒有牛」 的牛奶、不是雞生的蛋等。帶領讀者們回顧過去、一窺現在和未來餐桌可能的 模樣。
不同食品公司、不同老闆、多個動機,生產各式各樣加工或是人工食品的初 衷,無論有偉大願景也好,個人因素也罷,最初的動機都很單純,像是:
  1. 生產更多糧食,讓更多人吃飽,免於挨餓。
  2. 減碳、減少能源消耗,對環境更友善。
  3. 為了贖罪
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發展,不論是化學添加物還是冷凍技術進步,已證明可以餵 飽更多人。因此無論是植物漢堡、人造肉、不含牛奶和雞蛋的食物有機會可以 讓更多人吃飽、拯救更多生命。或是在救急食品、不易保􏰀生鮮食物的環境有 巨大貢獻。又或者讓想嘗試新的飲食法的人們多了一些選擇,比方說吃素這件 事。與其強迫自己吞下一整盤生菜沙拉,喝一杯豌豆蛋白分離物做成的「豌豆奶」作為入門的第一步會比較容易接受。
但有光亮的地方,影子也如影隨形。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製造更多問題:
1. 營養價值可以完全複製嗎?
植物肉漢堡、人造肉、不含牛奶成份的「牛奶」和不是雞生的「雞蛋」,拜科技 進步之賜,口感、味道或許可以以假亂真、延長保􏰀期限,但經過層層加工 後,食物的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等成分也可以完全複製嗎?
2. 食物還是我原來認識的樣子嗎?
會不會以後小孩會反駁我豆子不是從土裡長出來的、乳牛不產牛奶、雞蛋不再 是橢圓形狀的球,而是無色無味的液體?餐盤上的牛魚雞鴨肉不再需要活捉活 體動物,而是實驗室生產製造?
3. 容易被標籤誤導,影響用􏰁精準度。還有我到底吃了什麼?
在最尖端的食品科技還沒進軍我們的餐桌前,這個問題早已隨處可見。譬如:
Miyoko’s Creamery 的「腰果奶油」主成份不是腰果,椰子油、葵花油用得還比 較多。而且沒有牛奶成份的話,還能叫「奶油」嗎?還是該換個名􏰁叫「植物 調和油塊」?還有植物「肉」取代原本漢堡排的漢堡還能被稱為「肉」嗎? 「植物聚合漢堡」怎麼樣?
這個現象在台灣也很常見。 先不要對文字那麼斤斤計較好了,可是光營養標示就感到疑點重重:
燕麥奶,顧名思義只有水和燕麥吧?如果為了延長保􏰀期限等原因含有化學添 加物還可以理解,然而主原料含「油菜籽油」又該如何解釋?
喝的是燕麥奶?還是油?
不難理解為什麼食藥署要替市售食物正名的用心了。諸如「米粉」其實是「炊 粉」,「巧克力」該改成「可可脂塊」。
我們吃的食物,除去糖、鹽、大量化學添加物,經過繁複的製造過程後,這些 「真食物」的含量還剩下百分之幾呢?
我們餐桌的未來:要還是不要?
儘管最後一章作者對食品加工(或無中生有)的未來仍抱持樂觀態度。然而同 時納入長年從事食品相關產業的人們,如廚師、食品大廠員工等,可以發現大 多抱持保守、懷疑的態度。不是懷疑科技進步可以製造更美味的「類天然食 品」,而是對於大量生產這些「食物」,真的可以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嗎?解決 這個問題的代價,要放棄多少習以為常的事情或食物的營養?
對於這點我持比較負面的看法。因疫情、氣候變遷、戰爭造成的糧食供應問 題,不只烏克蘭的葵花油、印尼的棕櫚油限制出口;美國碼頭工人罷工造成馬 鈴薯無法及時出貨而導致日本、台灣薯餅薯條一度缺貨;甚至連肉品供應也 是。馬來西亞禁止國內雞肉出口,造成新加坡著名平民美食「海南雞飯」即將 漲價。各國顯然已自顧不暇,只能先確保自己國民至少不要餓肚子。
我在挑選食物時,會盡可能避免人工、加工食物,以及查看標籤上的營養標示,但製造、生產過程恐怕得睜隻眼閉隻眼(就連健身狂熱者大推的無調味雞胸肉,也添加不少看不懂的化學成分)就算作者鍥而不捨地追問各廠家 「類天然食物」製作過程和配方,得到的回應要不是「我們不能分享這些細 節」,就是「也沒人知道他們吃的動物吃什麼飼料啊,這還不是一樣」。
我吃的到底是雞肉還是豬肉?
然而現實是沒錢的人偏偏能負擔的只有加工食品。可以預期等到食品公司找到 方法大規模生產這些「類天然食品」,壓低生產價格的話,賺不了更多錢的我, 大概得多餓幾餐才有機會吃到「真食物」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