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抬頭,歐美高階自行車需求暢旺,國內第 2 大自行車廠營運將持續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快速結論】​
​🎯看好電動自行車在歐洲將持續穩健成長、北美基期較低成長性高,加上下半年不利因素逐一緩解,有助於生產效率提升,預估 2022 全年營收為 333.97 億元(年增 13.63%),EPS 為 17.09 元。擬定條件如下:​
​✅ 美利達為國內自行車大2大廠,營收規模在全球市佔率約 2%,公司主攻中高價位的歐美市場,以自家品牌「MERIDA」販售,另外,還擁有美國「SPECIALIZED」品牌 35% 持股,該品牌在美國高級車市占率約 18%,僅次於 TREK 的 33%。
​✅ 以美利達 5 月營收 30.84 億,年增 31.1%來看,受惠歐美市場對高階自行車需求暢旺,且庫存水位仍低,訂單能見到看至 2024,預期下半年隨著疫情獲得控制,且海運、缺工、 缺料等問題逐一紓緩,營運將持續成長。
✅ 自行車具備無碳、零污染等特性,滿足短程交通代步、休閒運動等需求,因此歐美為主的許多國家積極投入相關自行車建設,推出補貼政策以鼓勵並提升民眾使用自行車、電動自行車(E-bike)的意願。
..​
​目前 5 項條件已完成 4 項,完成度 80%。​
更多完整條件可到《股海方舟》APP 查看,​
追蹤並擬定屬於自己的 美利達 ( 9914 ) 投資策略!​
🔔股海方舟 FB 粉專:https://bit.ly/3kdEerW
🔔股海方舟 IG :https://bit.ly/3LggeQX
🔔股海方舟 FB 秘密討論社團 ( 限時加入 ) :https://bit.ly/3MrnbPw
---​
近期台股隨美股持續劇烈震盪,市場擔憂聯準會 ( Fed ) 打擊通膨下,經濟持續衰退,光是 6 月加權指數就大跌近 2000 點,讓許多價值成長股股價一再往下探底,台積電也跌破 500 大關,今天 ( 6/30 ) 收盤價更是來到了 476 元。
不過,儘管台股短線波動劇烈,長期而言仍有穩健基本面支撐,根據今年前 5 月全體上市公司累積營收 16 兆 1504 億元來看,相比去年成長 9.64%,顯示台股資本市場成長動能持續強勁。
本周要分享的內容,反而比較不受大環境通膨及升息的影響,而是受惠於目前環境保護議題,在節能減碳趨勢下,應運而生的族群「自行車」。
自行車具備無碳、零污染等特性,滿足短程交通代步、休閒運動等需求,因此歐美為主的許多國家積極投入相關自行車建設,推出補貼政策以鼓勵並提升民眾使用自行車、電動自行車(E-bike)的意願。
目前國內自行車供應鏈廠商包括巨大( 9921 ) 、美利達 ( 9914 ) 、桂盟 ( 5306 ) 、愛地雅( 8933 ) 、拓凱 ( 4536 ) 、明係 ( 6804 ) 、日馳 ( 1526 ) 、利奇 ( 1517 ) 等。
📍觀察它們個別的營運狀況及股價位階,最後,我們挑選美利達 ( 9914 ) 來為各位介紹。
【國內第 2 大自行車廠】
美利達我想有在騎自行車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美利達 ( 9914 ) 成立於 1972 年,主要產品為自行車、自行車車架及零件、鎂合金鑄件。公司原本為 OEM 廠,後來轉型為 ODM 廠,進而朝自有品牌發展,同時也是國內第 2 大自行車廠。
以營收規模來看,美利達在全球市佔率約 2%,公司主攻中高價位的歐美市場,以自家品牌「MERIDA」販售,另外,還擁有美國「SPECIALIZED」品牌 35% 持股,該品牌在美國高級車市占率約 18%,僅次於 TREK 的 33%。
2020 年公司營收比重:自行車 92%、自行車車架與零組件 8%。
【歐美高階自行車需求暢旺,是產業成長的重要動力】
根據 Pierer Mobility 統計,2021 年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達 450 萬台,預估 2025 年可達 600 萬台,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而 2021 年北美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為 50 萬台,預估 2025 年規模可達 200 萬台,顯現成長動能強勁。
以美利達 5 月營收 30.84 億,年增 31.1%來看,受惠歐美市場對高階自行車需求暢旺,且庫存水位仍低,訂單能見到看至 2024,預期下半年隨著疫情獲得控制,且海運、缺工、 缺料等問題逐一紓緩,營運將持續成長。
【從基本面推算合理價】​
👉看好電動自行車在歐洲將持續穩健成長、北美基期較低成長性高,加上下半年不利因素逐一緩解,有助於生產效率提升,預估 2022 全年營收為 333.97 億元(年增 13.63%),EPS 為 17.09 元。
以今日 ( 6/30 ) 收盤價 255.5 元來看本益比約為 14.95 倍,以近幾年美利達價值區間高檔約為 25~26 倍,目前評價還算低,潛在獲利空間大,建議可以待 PER 落在 14.5 ( 推算價格為 247 元 ) 以下,採低接方式分批佈局。
※ 警語:本篇存為教學心得分享文,僅供參考,沒有推薦個股之意途,投資有風險請請小心謹慎,買賣前請自行獨立思考,審慎評估,切勿以跟單模式進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速結論】​ ​🎯看好上銀 Q2 受惠於產品漲價與訂單下,營運仍保持在高位,加上疫情影響對全球生產自動化產業趨勢有加分機會。擬定條件如下:​ ​✅Q1 營收比重:滾珠螺桿佔比 20%、線性滑軌佔比 64%、工業機器人佔比 8%,其他包括上銀光電、陸聯精密等,佔營收比重 8%。 ..​ ​ ​
【快速結論】 目前車用市場持續成長,胡連打入積極美系及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競爭力強。未來隨著疫情復甦,工廠復工下,供給及需求有望同步提升,預期全年EPS 8.01 元。擬定條件如下:​ ..​ ​目前 5 項條件已完成 4 項,完成度 80%。​ ​ 更多完整條件可到《股海方舟》APP 查看,​
目前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矽晶圓需求暢旺,8吋、12吋晶圓產能需求強且滿載,台勝科訂單能見度看至 2026 年,加上漲價題材發酵,挹注獲利顯著成長,預期全年營收上看三成。擬定條件如下:​ ..​ 目前 5 項條件已完成 4 項,完成度 80%。​ ​ 更多完整條件可到《股海方舟》APP 查看,​ ​
【長話短說 結論先下】 網通大廠智易 ( 3596 ) 受惠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客戶積極回補庫存,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且昆山防疫政策使 4 月需求遞延至 5、6 月,Q2 營收有望再創新高,下半年預計逐季成長,看好全年營運成長雙位數。擬定條件如下: .. 【獲利尤佳的網通 ODM 大廠】
現在有很多選股工具都很好用,但如果你沒有把這些選股工具的分析的結果紀錄下來也是無用的,等真的要下單的時候早就忘了當時為何看好這檔標的,更不用說何時要賣了,最終就隨波逐流,非常可惜。 目前盤勢非常難操作,投資人更要理性看待任何股市風吹草動,也因此更會發現擬定好投資策略是能穩定心態的不二法門。
伺服器產業趨勢向上,身為伺服器 PCB 龍頭的金像電,將有利於在市場上發揮,成長動能將由原本穩定狀態,轉換成加速階段。 擬定條件如下: 3、手機、PC等終端消費品需求減少,但在這些裝置上使用的網路應用大增,例如遠距會議、教學、遊戲等,導致伺服器需求與日俱增。
【快速結論】​ ​🎯看好上銀 Q2 受惠於產品漲價與訂單下,營運仍保持在高位,加上疫情影響對全球生產自動化產業趨勢有加分機會。擬定條件如下:​ ​✅Q1 營收比重:滾珠螺桿佔比 20%、線性滑軌佔比 64%、工業機器人佔比 8%,其他包括上銀光電、陸聯精密等,佔營收比重 8%。 ..​ ​ ​
【快速結論】 目前車用市場持續成長,胡連打入積極美系及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競爭力強。未來隨著疫情復甦,工廠復工下,供給及需求有望同步提升,預期全年EPS 8.01 元。擬定條件如下:​ ..​ ​目前 5 項條件已完成 4 項,完成度 80%。​ ​ 更多完整條件可到《股海方舟》APP 查看,​
目前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矽晶圓需求暢旺,8吋、12吋晶圓產能需求強且滿載,台勝科訂單能見度看至 2026 年,加上漲價題材發酵,挹注獲利顯著成長,預期全年營收上看三成。擬定條件如下:​ ..​ 目前 5 項條件已完成 4 項,完成度 80%。​ ​ 更多完整條件可到《股海方舟》APP 查看,​ ​
【長話短說 結論先下】 網通大廠智易 ( 3596 ) 受惠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客戶積極回補庫存,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且昆山防疫政策使 4 月需求遞延至 5、6 月,Q2 營收有望再創新高,下半年預計逐季成長,看好全年營運成長雙位數。擬定條件如下: .. 【獲利尤佳的網通 ODM 大廠】
現在有很多選股工具都很好用,但如果你沒有把這些選股工具的分析的結果紀錄下來也是無用的,等真的要下單的時候早就忘了當時為何看好這檔標的,更不用說何時要賣了,最終就隨波逐流,非常可惜。 目前盤勢非常難操作,投資人更要理性看待任何股市風吹草動,也因此更會發現擬定好投資策略是能穩定心態的不二法門。
伺服器產業趨勢向上,身為伺服器 PCB 龍頭的金像電,將有利於在市場上發揮,成長動能將由原本穩定狀態,轉換成加速階段。 擬定條件如下: 3、手機、PC等終端消費品需求減少,但在這些裝置上使用的網路應用大增,例如遠距會議、教學、遊戲等,導致伺服器需求與日俱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許多自行車同業、供應鏈都不約而同認為2024年的中旬會是自行車產業去庫存完畢、產業復甦的時機點,現在已經到了2024年中下旬了,就來看看目前美利達去庫存的情況如何吧!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台中、彰化和南投。2023年,台灣擁有986家自行車製造商,提供了42,000個就業機會,產業總產值達1,881.7億元,平均每人產值為448萬元。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和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2
台灣早在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在2001年時,兩家自行車大廠「巨大」與「美利達」在台中福華飯店召開會議、並達成「朝向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隔年還共同號召11家主要零件廠,成立了「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
Thumbnail
財報亮點:前三季毛利率 19.7%,主因來自匯率、中國內銷暢旺,中國銷售額 YoY +65%。 產能狀態:目前進行降載,預計 2024 年 3 月逐步退場。 Q2 產業庫存有望去化完畢。 產業庫存:還需再 6 個月時間去化。 產品別庫存:高階的公路車、電動自行車沒有庫存,反之中低階車庫存皆高。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加百裕 (3323-TW) 在電動載具方面深耕電動自行車 (E-Bike) 電池市場,已與北美第二大自行車品牌廠 SPECIALIZED 合作,預計第二季起出貨量逐步拉升。加百裕看好,隨著全球節能減碳議題發酵,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為市場新潮流,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數據,至 20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許多自行車同業、供應鏈都不約而同認為2024年的中旬會是自行車產業去庫存完畢、產業復甦的時機點,現在已經到了2024年中下旬了,就來看看目前美利達去庫存的情況如何吧!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台中、彰化和南投。2023年,台灣擁有986家自行車製造商,提供了42,000個就業機會,產業總產值達1,881.7億元,平均每人產值為448萬元。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和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2
台灣早在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在2001年時,兩家自行車大廠「巨大」與「美利達」在台中福華飯店召開會議、並達成「朝向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隔年還共同號召11家主要零件廠,成立了「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
Thumbnail
財報亮點:前三季毛利率 19.7%,主因來自匯率、中國內銷暢旺,中國銷售額 YoY +65%。 產能狀態:目前進行降載,預計 2024 年 3 月逐步退場。 Q2 產業庫存有望去化完畢。 產業庫存:還需再 6 個月時間去化。 產品別庫存:高階的公路車、電動自行車沒有庫存,反之中低階車庫存皆高。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加百裕 (3323-TW) 在電動載具方面深耕電動自行車 (E-Bike) 電池市場,已與北美第二大自行車品牌廠 SPECIALIZED 合作,預計第二季起出貨量逐步拉升。加百裕看好,隨著全球節能減碳議題發酵,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為市場新潮流,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數據,至 20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