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The Lion King)於1994年由迪士尼推出,並於1997年改編為舞台劇進行首演。在百老匯表演後大獲好評,隨後進軍歐美等國。2008年首次到台灣演出,2022年的表演則打破了在台演出場次之紀錄,成為台灣巡演日期最長的百老匯音樂劇。
睽違三年,《獅子王》再度登台,也是首次在高雄衛武營表演。聽到高雄場訊息公布後,我便迫不及待買票。雖然已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但以前只接觸過動畫與電影,這次想透過現場感受大家說的那種震撼。看完後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猶豫,從音樂、演員動作與各種服裝道具感受到了生命力,是有別於螢幕帶來的感動。跟上次看《貓》一樣選擇了一樓的座位,兩側字幕非常清楚,而且不會影響觀影體驗。在一樓的好處是,可以近距離看到從走道驚喜出來的演員,也更能融入其中。
這次衛武營表演,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同觀看,所幸同場的小朋友觀影禮節很優秀,整個過程沒有因為任何哭鬧聲被干擾。音樂劇開始前的關機提醒充滿《獅子王》風格,有好多孩子雖然聽不懂,卻也跟著小小聲驚呼,是讓人一下子就跟著進入非洲大草原的聲音。整部音樂劇最大亮點無非為幻化為動物的人,演員們透過面具與道具將動物特徵模擬得栩栩如生,尤其一開始的歌曲《Circle of Life》動物們齊聚一堂向未來的國王辛巴表示尊敬時,動物們的頓足、踏步等肢體語言都相當豐富,讓人目不暇給。個人在長頸鹿出現時最為震撼,真的像到不行!
看到這些道具設置,必須提到背後一大貢獻者—茱莉.泰默(Julie Taymor)。茱莉.泰默是音樂劇導演,也同時負責服裝、面具與戲偶操作等細項。並非每一個導演都能身兼數職,並將各項細節調整到如此到位。茱莉.泰默在此之前並沒有執導百老匯音樂劇的經驗,相對於音樂劇,她過去更投入於電影。《獅子王》可說是她在這領域的處女座,作品卻沒有因此顯得生澀,反而將電影元素融入舞台劇,讓舞台彷彿無邊無際,展現前所未有的磅礡感。這份用心將整部劇提高到另一個層級,好比故事中惡角刀疤使壞時,總是將頭筆直地伸向對方(通常是弱者),透過面具,刀疤的脖頸延伸更顯壓迫。身為管家的犀鳥沙祖與搞笑角色的狐蒙丁滿,則利用戲偶與服裝結合,完美展現出兩個角色的靈活個性。不過在木法沙(辛巴的父親)過世時,母獅們流淚的畫面讓我笑了,紙條從母獅眼中突然出現,讓我有點不知所措。
場景設計也是《獅子王》的亮點之一,在預告片看過無數次的非洲大草原、木法沙與辛巴談心的遼闊夜空、從地面緩緩而升的太陽,以及一大群狂奔的兇猛牛羚,都是現場觀看才能感受更多的場面。每一幕呈現都相當浩大,必須用瞠目結舌來形容我當下的反應。在這次販賣的台版節目冊中,負責場景的理查.哈德森(Richard Hudson)提到他18歲以前都居住於辛巴威。因此以非洲元素與背景為主的《獅子王》對他而言是個完美的設計素材。身為觀眾的我,在看到那些場景設計真實被感動到了。即便你知道那些是道具,即便你看見了引領其移動的拉繩,卻還是能沉浸其中。彷彿此刻自己在大草原上,感受那些原始、活力、炙熱,以及那塊大陸想帶給你的未知。我深刻了解自己想說的,不過是「身歷其境」這四個字,但還是想以更多的形容詞去解釋我當下承接到的遼闊感,是我以前看舞台劇不曾體驗過的美妙。
不只是視覺,《獅子王》也是一場聽覺饗宴。前面提過充滿《獅子王》風格的開演提醒,在這之後,音樂劇便以拉飛奇嘹亮的招牌歌聲點燃序幕。拉飛奇是一個我相當喜歡的角色,他是一隻靈長類,並根據巫師形象加以塑造,呈現出南非的靈媒形象。每次他出場,無論是說話或高歌,都讓我感覺到源源不絕的豐沛活力,是一個充滿南非氣息的角色,他的開場高歌我誠摯推薦一生必須親臨體驗一次。每個角色都唱得很棒,但我尤其喜歡有李柏.M與非洲之聲(Lebo M & Sounds of Africa)的部分。在動物們聚集於榮耀之岩時,他們的聲音響徹整個音樂廳,也讓人感受到不同層次的非洲文化。透過音樂去感覺傳統以及那遙遠的國度,這部分是很觸動人心的。在節目冊中的訪談,李柏提到:「《獅子王》在一個重要的時刻走進我的生命和我國家的歷史中。大部分電影中的角色對我來說都成為了人形,但我將木法沙與曼德拉聯想在一起,將辛巴比作離鄉背井的自己。在更多時候,這看起來更像一部個人故事,代表辛巴與木法沙的勝利。」
《獅子王》整個故事的起程轉折相當鮮明,從最初充滿活力的榮耀之岩,惡角刀疤三番兩次從中搗亂,令眾人遺憾、令辛巴愧疚的木法沙之死,到辛巴長大回來拯救被刀疤破壞的殘破不堪的王國,觀眾們其實都大致能想像下一場景會出現什麼,但還是充滿期待。我隔壁的聽眾是在多年前已看過一次舞台劇的一家四口,他們討論到跟之前觀賞感覺不太一樣,但他們認為是好的改變。我想就像榮耀之岩這個地方吧?勢必要做點什麼不同於以往,以此令它生生不息。
《獅子王》是一部比我想像中更美妙的音樂劇,誠摯推薦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