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承諾大海的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聽聞台南真善美戲院即將熄燈的消息,馬上安排了周末與它告別,這趟告別也沒別種儀式可行,便是當天下午連續看兩場電影,其中之一我選擇了這部《承諾大海的老師》。這張照片在我的社群媒體反覆出現,很好奇電影內容要如何呈現,才能像這張照片一樣師愛無邊。我以為我的想像可以與劇情走向百分之百相似,卻沒想這部作品涵蓋了更深層的故事。它最撼動我心的反而不是老師宛如明燈的教學方式,而是歷史背景以及它暗喻的自由精神

《承諾大海的老師》(英語:The Teacher Who Promised the Sea)為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描述 1935年的西班牙在局勢動盪不安之時,主角安東尼奧前往一個偏僻小鎮成為老師。盛行著保守主義與一絲不苟教規的偏鄉地區,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彷彿是為了杜絕改變而在靈魂深處築起一道道牆,安東尼奧創新的教學則為他們鑿開了裂縫。自由之光照進小鎮,帶來希望也同樣帶來恐懼,勇敢的人們跟隨安東尼奧改變想法之時,守舊的人們也做出行動

以作為現代的 2010年與過去的 1935年穿插而成,塵封了 75年的歷史隨著亞莉安娜找尋遺骸之路漸漸曝光。亞莉安娜這個角色是虛構的,導演藉此方式暗喻那些受獨裁而失蹤的人們。因威權體制而生的亂葬崗旁,亞莉安娜替祖父尋找著他父親的遺骸,在這個過程遇到同樣尋找著遺骸的老人,才得知祖父與安東尼奧這段動容的緣分存在。安東尼奧啟發了孩子們,他為孩子們帶來打字機,在不被傳統限制的氣氛中,孩子們創造自己的小書。在小書中描繪自己對未來的想像,也述說自己所聞所見,這些都不是他們在一般生活中嘗試過的。其中一段台詞說到:「身為老師,不應該為了方便,急著要孩子成為大人,而是要讓他們先成為小孩,能想像自己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

有別於其他教師的教授方式驚動了當地的傳統勢力,他們一次次在課堂中介入卻沒有使安東尼奧退縮,因此引發了殺機。如同這世界上所有的威權體制,異議之聲是不被容許存在的。即使深知安東尼奧的死與獨裁政府眼中的其他「叛亂者」沒有不同,折磨、殺戮與埋沒等方式,不管在哪裡看到都仍會覺得氣憤。從導演與原著作家的故事中得知,這部作品由於慘遭抹滅的歷史,生成並不容易。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這並不算是劇情太有深度的作品,打進我內心的是安東尼奧的故事本質,無關於劇情安排與效果。但片中呈現出的壓抑感與受害者後代的無助,我們要看到的是在電影、作品等背後,導演們真正想復原的安東尼奧這個人以及他的故事,是所有「被消失」的人都應有的尊嚴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納情緒並不是像電影一開始一樣讓他為所欲為,接納是感受這個情緒為我們帶來的益處,讓它在必要時顯現。當某種情緒過於高亢,其他情緒便能成為手煞車,沒有任何一種有絕對的主控權,但他們都有發言的資格
無論觀眾對這七宗案件與少年法的想法如何,我想從很多角度來看,都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討論度。導演與編劇沒有美化青少年犯罪者,更彰顯了這個領域與成年犯罪同等重要。不是自身有苦痛就可以為所欲為,也不是年幼無知就能目無王法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無論「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生理性別是男或女,都應被當作一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貝拉是憑藉自己的判斷決定她未來的模樣,不受任何外界干預的禁錮。 貝拉自實驗室出走,其所聞所見才形塑了貝拉這個人,她是從這些嶄新經歷與自由選擇中誕生的。
沒人想過在漢南洞的一夜對峙,會將韓國拉進十幾年的無民主深淵,爾後還需依靠民主化運動,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抗爭,才得到今日的自由。那一夜哪怕只有一人改變了想法,都可能造就不同的黎明,無論是守護民主抑或是反叛,需要的都是一股眾志成城的氣魄。
接納情緒並不是像電影一開始一樣讓他為所欲為,接納是感受這個情緒為我們帶來的益處,讓它在必要時顯現。當某種情緒過於高亢,其他情緒便能成為手煞車,沒有任何一種有絕對的主控權,但他們都有發言的資格
無論觀眾對這七宗案件與少年法的想法如何,我想從很多角度來看,都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討論度。導演與編劇沒有美化青少年犯罪者,更彰顯了這個領域與成年犯罪同等重要。不是自身有苦痛就可以為所欲為,也不是年幼無知就能目無王法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無論「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生理性別是男或女,都應被當作一個完整且獨立的個體。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貝拉是憑藉自己的判斷決定她未來的模樣,不受任何外界干預的禁錮。 貝拉自實驗室出走,其所聞所見才形塑了貝拉這個人,她是從這些嶄新經歷與自由選擇中誕生的。
沒人想過在漢南洞的一夜對峙,會將韓國拉進十幾年的無民主深淵,爾後還需依靠民主化運動,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抗爭,才得到今日的自由。那一夜哪怕只有一人改變了想法,都可能造就不同的黎明,無論是守護民主抑或是反叛,需要的都是一股眾志成城的氣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我把他殺了,埋在那年熟悉的灰燼堆裡…… 「我們辛苦賺錢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讓你們好好讀書!」 「又跑去哪玩?書都不用讀了嗎?不讀書怎麼會有出息!」
Thumbnail
遺忘 帶來真正的自由 這自由卻太過於 悲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教官,謝謝你,當年如果不是你,我也無法順利地脫離組織。」  「不用謝我,我只是完成隨安的遺願罷了。」  「隨教官,他真的“犧牲”了嗎?」  「嗯。先打住,我不是來找你敘舊的,有件事跟你確認,我記得你“側腹”是不是也烙有英文的字樣?」  「也?是這樣子的沒錯。」  「能讓我看一下嗎?」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審判,你們無法期盼有所謂公平的審判,因為你的心裡已經對他下了審判,你對他所做的審判,都成就了他的人生版本。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走錯路,你想得到他人如何的對待呢?
空白的文字檔案 是為了誰而留 思想劃過 卻不會為我而留   被選取的文字 被刪除了意義 好像 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感覺   嘲笑完美 像是個不存在的神話 卻彌留於 曾經握在手掌上的靈感   曾經見過的所有事物 列舉在我的文章 像是摧毀了一切 虛偽 欺騙   我像是
Thumbnail
前段時間,我打開了這本來自作家安妮·艾諾的作品...... 本文在撰寫有提到一些劇情內容,介意的格友先別點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我把他殺了,埋在那年熟悉的灰燼堆裡…… 「我們辛苦賺錢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讓你們好好讀書!」 「又跑去哪玩?書都不用讀了嗎?不讀書怎麼會有出息!」
Thumbnail
遺忘 帶來真正的自由 這自由卻太過於 悲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教官,謝謝你,當年如果不是你,我也無法順利地脫離組織。」  「不用謝我,我只是完成隨安的遺願罷了。」  「隨教官,他真的“犧牲”了嗎?」  「嗯。先打住,我不是來找你敘舊的,有件事跟你確認,我記得你“側腹”是不是也烙有英文的字樣?」  「也?是這樣子的沒錯。」  「能讓我看一下嗎?」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審判,你們無法期盼有所謂公平的審判,因為你的心裡已經對他下了審判,你對他所做的審判,都成就了他的人生版本。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走錯路,你想得到他人如何的對待呢?
空白的文字檔案 是為了誰而留 思想劃過 卻不會為我而留   被選取的文字 被刪除了意義 好像 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感覺   嘲笑完美 像是個不存在的神話 卻彌留於 曾經握在手掌上的靈感   曾經見過的所有事物 列舉在我的文章 像是摧毀了一切 虛偽 欺騙   我像是
Thumbnail
前段時間,我打開了這本來自作家安妮·艾諾的作品...... 本文在撰寫有提到一些劇情內容,介意的格友先別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