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宜蘭文化俱樂部|【宜蘭公園5-4】獻馘碑下方有頭骨?!

<iframe src="https://player.soundon.fm/embed/?podcast=1b0e537f-4758-4df3-ad14-c4e501cd755f&episode=c1aa882e-b7ec-4fc7-ba1b-ece8205ec94b" style="height: 140px; width: 100%;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box-shadow: 0 1px 8px rgba(0, 0, 0, .2);"></iframe>

日人對宜蘭泰雅族的理蕃政策

宜蘭泰雅族分為分布在宜蘭濁水溪(蘭陽溪)上游的「溪頭群」和南澳山區的「南澳群」二支。日本人殖民台灣後,為有效統治高山原住民並藉機開發高山自然資源,故採取武力鎮壓和教育同化的雙管齊下理番政策;一九○○年代宜蘭廳即針對溪頭群與南澳群泰雅族原住民進行討伐,並在1909(明治42)年、1910(明治43)年分別使兩群原住民正式歸順,並在「歸順式」上向日本人獻出頭骨及武器。
宜蘭泰雅族原住民歸順後,日本人作為殖民者為了宣揚理蕃事蹟而欲立碑紀念,1909年地方仕紳波江野吉太郎、江錦章、李紹宗、陳掄元及藍新等人,發起連署募款設碑,由宜蘭廳向台灣總督府提出申請。
「南澳蕃討伐の狀況」,(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南澳蕃討伐の狀況」,(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澳蕃歸順〉,《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明治41)年7月12日,第2版。
「台灣生蕃種族寫真帖-隘勇線前進と討蕃-歸順式、慰問袋の山」,(來源: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2.0)。
「明治四十一年大南澳蕃歸順式」,(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原稱做「首塚」的獻馘碑

獻馘碑」最初以「首塚」為碑名,背後原因便是當時台灣原住民普遍有出草馘(音同「國」)首的文化慣習,日本人理蕃過程中,台灣總督府要求宜蘭泰雅原住民獻出遭馘首之頭骨作為歸順的誠意,並設立「首塚碑」埋葬頭骨慰藉遭難者亡靈。
一開始首塚碑的設立位置並非宜蘭公園,而是在「宜蘭廳員山堡金六結庄土名五結第100番、第101番、第102番墓地」,亦即「(日本)內地人共同墓地」(約在今宜蘭高中足球場處)。後來由於內地人共同墓地非台灣民眾經常到訪之處,加上該墓地地質鬆軟,恐無法承受大型紀念碑重量,因此提出變更申請,將紀念碑基地改為宜蘭公園,並更名為「獻馘碑」。
〈殉難者首塚建設〉,《台灣日日新報》,1909(明治42)年2月18日,第5版。 〈宜蘭首塚的建立〉,《台灣日日新報》,1909(明治42)年10月14日,第5版。
「首塚設計圖」,(來源: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2.0)。
「宜蘭廳下蕃人の歸順後提供せし首級(髑髏)全部を合祀せる首塚」,(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獻馘碑碑文與建築特色

「獻馘碑」在日治時期設立於宜蘭的紀念碑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設計最複雜、施工最精緻的一個碑。碑體大體上是以砂岩、紅磚分層砌築,最上方的圓形碑頂則是以混凝土塑形;紅磚砂石的材料都是採用宜蘭本地材料,而最外層的砂岩則是使用來自大南澳的大理石,而以大篆字體書寫的碑名「獻馘碑」三字和碑文則是用來自日本的花崗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獻馘碑的碑文內容是由前清廩生林拱辰所擬,而書法則是由當時任職於宜蘭廳的日本人島田正幹所寫,這也反映出當時的時代氛圍。
獻馘碑正面碑名碑文近照。(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戰後差點被拆掉的獻馘碑

戰後因政權變遷,「獻馘碑」曾數度差點遭到拆除,主因都是「皇民遺毒」、「有礙觀瞻」、「有損民族精神」的意識形態問題。第一次拆除事件發生在1953年8月,當時的宜蘭縣政府下令並派駐軍工兵拆除,然而作業開始不久便挖出頭骨,拆除工程馬上喊停;後來也出現反對拆除、應先妥善安置頭骨的聲音,獻馘碑因此繼續留在原地。後來,1958年宜蘭公園內新建中國廣播公司宜蘭廣播電台(中廣宜蘭台)房舍,獻馘碑被包入中廣宜蘭台的院落範圍中,像是間接獲得保護。
經過數十年,1984年反過來由宜蘭市公所行文宜蘭縣政府,提出拆除獻馘碑的要求,時任宜蘭縣長的陳定南批示:「獻馘碑其碑文內容,無論係平番之史,抑侵華之證,皆為歷史,足為後代子孫訓,應予妥善保存,以永誌異族統治之恥。」回覆宜蘭市公所,並要求工務課整建公園時應妥善保存維護獻馘碑,不應拆除。「獻馘碑」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故於2004年3月被指定為宜蘭縣縣定古蹟。
〈宜公園殘存皇民碑 將予拆除〉,《聯合報》,1953(民國42)年8月5日。 〈碑落骨出!宜蘭公園掘出頭骨 年長父老講述遺事〉,《聯合報》,1953(民國42)年8月27日。

獻馘碑與林曹祖宗之墓

宜蘭縣內有一個看起來和獻馘碑如同雙胞胎的古蹟,那就是蘭陽博物館南側有另一處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是戰後宜蘭第四任民選縣長林才添之家族墓。1972年林才添家族墓老舊需重修,因林才添對宜蘭公園內「獻馘碑」建築樣式有好感,故邀請頭城當地土水匠師林茂昌先生實地參訪,希望以獻馘碑的樣式作為祖墓重修的參考來源。
由於家族墓重修的形式不同於傳統墓塚,原欲移除祖墓重建,後經地理師薛文龍建議,保留既有墓塚金斗與墓碑不做更動,直接用像是「加蓋」的方式在上方興建參照獻馘碑外觀樣式的的新墓塔。這種「致敬」也形成相當獨特的宜蘭歷史古蹟風景。
參考文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