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鳳山的朋友來找我老爹閒聊......不知怎地?老爹提起他以前曾看過武秀才練武用的「技勇石」,這位朋友居然說:「我祖父是前清的武舉人,光緒13年(西元1887年)中式(上榜)的,小時後家裡也有一對這樣的石頭,跟一些刀槍劍弩,可惜鐵兵器後來被日本人沒收,現在老家只剩一只技勇石了,據說一個就重達160斤」
科舉時代,童生在縣城參加童子試,及格者為「秀才」;秀才參加在省城舉行的鄉試,合格者為「舉人」;舉人再到京城參加禮部舉辦的會試,及格者稱「貢士」;貢士再參加天子舉辦的殿試,及格者為「進士」故而其階級:進士>貢士>舉人>秀才。
舉人,俗稱老爺。即使華人社會重文輕武,武舉人不如文舉人吃香,但通常也是當代中堅份子,門前能擺兩隻石獅子、樹旗杆以顯擺的。
台灣在清領時代,極不受朝廷重視,文風不盛。再加上會來台灣的先民,絕大多數都是原鄉困苦、土地貧瘠,不搬遷難以維持生計的窮苦人家,因此來台通常都是墾荒務農為業,罕有讀書識字的。通常得等到墾殖二三代之後,家裡略有餘資者,才有能力供子弟讀書考取功名。因此直至非常後期,才有進士及第的台灣紳民(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新竹人鄭用錫在科舉場上取得進士功名,號稱「開台進士」,距離清廷納台灣入版圖的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已然經過139年矣!)
及至光緒21年(西元1895年)乙未割台,台灣人取得進士功名者仍然屈指可數(有研究者統計,清領時期台灣人進士及第者僅33名),故而這位武舉人,在當年想必也是高雄地區舉足輕重的鄉紳,期待有機會能透過他的後代子孫,多了解其人其事......
田寮武秀才家傳的技勇石,據說秀才要舉得動160斤、舉人280斤